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科粵版 專題2.3 構成物質的微粒(Ⅱ)-原子和離子(第2課時) 題型:單選題
在近代原子學說的發(fā)展過程中,有下列觀點,1911 年盧瑟福用帶正電的 α 粒子轟擊原子,發(fā)現多數 α 粒子穿過后仍保持原來的運動方向,但絕少數 α 粒子發(fā)生了較大角度的偏轉,分析實驗結果,可以否定上述觀點中的( 。
①物質都是由原子構成的;
②原子是實心球體;
③正電荷均勻分布在整個原子內。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7-2018學年科粵版九年級化學第四單元第四節(jié)難度偏大尖子生題 題型:單選題
已知在反應A+2B═2C+D中,反應物A、B的質量比3:4,當生成C、D的質量共140克時,則消耗B的質量是( 。
A.60克
B.30克
C.80克
D.40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科粵版 專題2.3 構成物質的微粒(Ⅱ)-原子和離子(第3課時) 題型:單選題
2019年5月,英國科學家利用稀有化學元素镅成功點亮了一只小燈泡,該實驗的成功為接下來在太空電池中使用镅奠定了基礎。镅的相對原子質量為241,核外電子數為95,則镅原子的核電荷數為( )
A.95 B.146 C.241 D.336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科粵版 專題2.3 構成物質的微粒(Ⅱ)-原子和離子(第3課時) 題型:單選題
考古學家通過測定碳14的含量等方法將人類生活在黃土高原的歷史推前至距今212萬年。碳14原子的核電荷數為6,相對原子質量為14,則該原子核外電子數為
A. 6 B. 8 C. 14 D. 2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科粵版 學生實驗活動記錄和報告 實驗二 氧氣實驗室制取、性質與物質燃燒的條件 題型:單選題
某同學用加熱高錳酸鉀的方法制取氧氣,實驗結束時,發(fā)現試管炸裂了。造成試管炸裂的原因可能是( )
①沒有給試管均勻受熱 ②試管外壁有水③試管口沒有略向下傾斜④忘了加催化劑⑤用排水法收集完氧氣后,先撤酒精燈,再取出集氣瓶⑥沒有在試管口堵一團棉花 ⑦加熱時試管與燈芯接觸
A.①②③⑥ B.①②③⑤⑥ C.①②③④⑤⑥⑦ D.①②③⑤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科粵版 學生實驗活動記錄和報告 實驗二 氧氣實驗室制取、性質與物質燃燒的條件 題型:填空題
由于氧氣的密度比空氣____,收集氧氣時,可用_________法,又因為氧氣______溶于水,收集它時可用______法,欲得到較純凈的氧氣(盡可能不含空氣)最好選用_____法收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科粵版 3.3.2 燃燒條件與滅火原理 第二課時 爆炸與防爆安全 題型:單選題
由燃燒的條件判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只要外界條件足夠,所有物質都能燃燒
B. 燃燒一定會引起爆炸
C. 用玻璃杯罩住點燃的蠟燭,火焰熄滅是因為隔絕了空氣
D. 只要溫度達到著火點,可燃物一定會燃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7-2018學年科粵版九年級化學第八單元第二節(jié)中檔難題提升題 題型:單選題
下列有關實驗現象的描述或實驗操作正確的是( )
A.打開濃鹽酸瓶蓋,看到有白煙冒出
B.硫在氧氣中燃燒時,產生明亮的藍紫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氣味的二氧化硫氣體
C.試管夾夾持試管時,要夾在試管口
D.滴瓶上的滴管用后不經清洗,直接插入滴瓶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