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的意義是100g溶液中有20g溶質(zhì).

(  )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2013?普陀區(qū)一模)下表是KNO3、NaCl在不同溫度下的溶解度表(單位:g/100g水)
溫度(℃)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KNO3 13.3 20.9 32 45.8 64 85.5 110 138 169 202 246
NaCl 35.7 35.8 36 36.3 36.6 37 37.3 37.8 38.4 39 39.8
①請寫出表中“20.9”的意義是
10℃時,KNO3的溶解度為20.9g
10℃時,KNO3的溶解度為20.9g

②40℃時,50g水溶解
32
32
g KNO3形成飽和溶液,若將該飽和溶液冷卻到20℃時,析出KNO3晶體
16
16
g.
③通過表內(nèi)數(shù)據(jù),可知在某一溫度下KNO3和NaCl的溶解度相等,該溫度約為
23
23
℃.
(填寫溫度范圍的不給分)
④某硝酸鉀飽和溶液的溶質(zhì)質(zhì)量分數(shù)為24%,則該溶液的溫度是
20
20
℃.
⑤物質(zhì)的溶解度往往還用“溶解度曲線圖”來表示,與“溶解度表”相比較,你認為哪個更好,理由是
溶解度曲線;因為更直觀,信息更全面
溶解度曲線;因為更直觀,信息更全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如圖是A、B、C三種物質(zhì)的溶解度曲線,根據(jù)溶解度曲線回答問題:
(1)Q點表示的意義
20℃ABC三種物質(zhì)的溶解度相同,都為28g
20℃ABC三種物質(zhì)的溶解度相同,都為28g

(2)讓C物質(zhì)的不飽和溶液變?yōu)轱柡腿芤,可以采?!--BA-->
降低溫度
降低溫度
、
蒸發(fā)溶劑
蒸發(fā)溶劑
、
加溶質(zhì)
加溶質(zhì)
的方法.
(3)10℃,ABC三種物質(zhì)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順序是
C>B>A
C>B>A

(4)10℃時,A物質(zhì)溶于100克水中,形成飽和溶液,當溫度升高到20℃時,至少要加入A物質(zhì)
18
18
克,才能達到飽和狀態(tài).
(5)將30℃時等質(zhì)量的三種物質(zhì)的飽和溶液分別降到20℃,析出晶體最多的是
A
A
,無晶體析出的是
C
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表是硝酸鉀、氯化鈉在不同溫度下的溶解度.
溫度(℃)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硝酸鉀 13.3 20.9 32 45.8 64 85.5 110 138 169 202 246
氯化鈉 35.7 35.8 36 36.3 36.6 37 37.3 37.8 38.4 39 39.8
(1)30℃時,KNO3的溶解度是
45.8
45.8
g.表示的意義是
30℃時,100g水中溶解45.8g硝酸鉀達到飽和狀態(tài)
30℃時,100g水中溶解45.8g硝酸鉀達到飽和狀態(tài)

(2)以上兩種物質(zhì)溶解度的變化受溫度影響較大的是
硝酸鉀
硝酸鉀

(3)當溫度在
20℃~30℃
20℃~30℃
范圍內(nèi)時,硝酸鉀和氯化鈉可能具有相同的溶解度.
(4)60℃時,配制硝酸鉀溶液溶質(zhì)的質(zhì)量分數(shù)最大為
52.4%
52.4%

(5)若要從飽和硝酸鉀溶液中獲得晶體,常采取的方法是
冷卻熱飽和溶液的方法
冷卻熱飽和溶液的方法

(6)要從含有少量氯化鈉的硝酸鉀溶液中分離出硝酸鉀,應采用的方法是
冷卻熱飽和溶液的方法
冷卻熱飽和溶液的方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表是KNO3、NaCl在不同溫度下的溶解度表(單位:g/100g水)

溫度(℃)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KNO3

13.3

20.9

32

45.8

64

85.5

110

138

169

202

246

NaCl

35.7

35.8

36

36.3

36.6

37

37.3

37.8

38.4

39

39.8

①請寫出表中“20.9”的意義是(20)                                           。

②40℃時,50g水溶解   (21)    g KNO3形成飽和溶液,若將該飽和溶液冷卻到20℃時,析出KNO3晶體  (22)     g。

③通過表內(nèi)數(shù)據(jù),可知在某一溫度下KNO3和NaCl的溶解度相等,該溫度約為(23) ℃。

(填寫溫度范圍的不給分)

④某硝酸鉀飽和溶液的溶質(zhì)質(zhì)量分數(shù)為24%,則該溶液的溫度是  (24) ℃。

⑤物質(zhì)的溶解度往往還用“溶解度曲線圖”來表示,與“溶解度表”相比較,你認為哪個更好,理由是(2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1~2012學年山東省威海市文登實驗中學九年級(上)期中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如圖是A、B、C三種物質(zhì)的溶解度曲線,根據(jù)溶解度曲線回答問題:
(1)Q點表示的意義   
(2)讓C物質(zhì)的不飽和溶液變?yōu)轱柡腿芤海梢圆扇?u>    、        的方法.
(3)10℃,ABC三種物質(zhì)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順序是   
(4)10℃時,A物質(zhì)溶于100克水中,形成飽和溶液,當溫度升高到20℃時,至少要加入A物質(zhì)    克,才能達到飽和狀態(tài).
(5)將30℃時等質(zhì)量的三種物質(zhì)的飽和溶液分別降到20℃,析出晶體最多的是    ,無晶體析出的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