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熟悉常見的儀器,了解名稱;
(2)根據反應物、反應條件、生成物寫出反應的方程式;根據反應物和反應條件選擇發(fā)生裝置;
(3)甲圖所示裝置能夠隨時控制反應的發(fā)生和停止;
(4)根據催化劑的特點分析.
解答 解:(1)圖中a是錐形瓶;
(2)實驗室用高錳酸鉀制取氧氣的反應的方程式是2KMnO4$\frac{\underline{\;\;△\;\;}}{\;}$K2MnO4+MnO2+O2↑;高錳酸鉀制取氧氣是固體加熱反應,所以用A作為發(fā)生裝置;收集較干燥的氧氣用C收集.
(3)沾有黑色二氧化錳的小球在上,要產生氣體時,打開止水夾,長頸漏斗內的過氧化氫溶液就會下降浸沒黑色小球產生氣體,不用時關閉止水夾,壓強增大部分過氧化氫溶液又被壓到長頸漏斗內,使二者分離,控制了反應的進行.故該裝置能夠使反應隨時發(fā)生或停止.乙同學用“碎碎冰”軟包裝、吸管、橡皮泥等制作了如乙圖所示簡易裝置,捏軟包裝下半部分液體與沾有二氧化錳的黑色小球接觸,反應發(fā)生,放開時反應就液體與黑色小球分離,反應停止,所以如要達到甲裝置的功能,捏、放軟包裝下半部分即可.
(4)催化劑能改變化學反應速率,而本身的質量和化學性質不變,但不能改變生成物的質量.所以甲裝置還可以快速證明二氧化錳是該反應的催化劑,我們可以通過驗證二氧化錳可以在多次反應中質量和性質不發(fā)生變化來證明.
故答案為:(1)錐形瓶;
(2)2KMnO4$\frac{\underline{\;\;△\;\;}}{\;}$K2MnO4+MnO2+O2↑;AC;
(3)控制反應的發(fā)生與停止;捏、放軟包裝下半部分(合理均可);
(4)再打開活塞,液面上升至黑色小球,又產生大量氣泡.
點評 本考點對制取氧氣的裝置進行了合理的設計和分析,關鍵是明確反應的原理,考查了學生的視圖能力,培養(yǎng)了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開拓了學生的異向思維.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反應生成了氣體 | |
B. | 反應物是KClO3和MnO2,生成物是KCl和O2 | |
C. | 反應物與生成物的粒子個數(shù)比為2:2:3 | |
D. | 245g KClO3完全反應生成149g KCl和96g O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t1℃時,溶解度最大的物質是B | |
B. | 在t2℃時,把150g A物質的飽和溶液降溫到t1℃,析出晶體的質量為25g | |
C. | t2℃時A、B、C三種物質的混合溶液100克,恒溫蒸發(fā),先析出的晶體一定是C | |
D. | 用同一種方法可以使A、B、C三種物質的溶液都有晶體析出,該方法是蒸發(fā)結晶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實 驗 操 作 | 現(xiàn) 象 | 結 論 |
(1)在氫氧化鈉溶液的燒杯中,滴加2-3滴酚酞試液,用膠頭滴管逐滴滴加鹽酸,邊滴邊攪拌. | 溶液剛好由紅色變成無色. | 反應中堿的特性消失了(溶液不呈堿性) |
(2)取實驗1 所得少量溶液于試管中,向其中加入一滴氫氧化鈉溶液. | 溶液由無色變成紅色 | 反應中酸的特性消失了. |
(3)取變色硅膠、無水醋酸和氫氧化鈉固體進行如下圖所示的三個實驗. | ①②中硅膠不變紅,③中硅膠變紅 | 反應生成了水.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表明同種物質的質量與體積成正比 | |
B. | 表示血液流經人體組織細胞氧氣含量變化 | |
C. | 表明晶體熔化過程中溫度保持不變 | |
D. | 表示等質量的塊狀碳酸鈣、粉末狀碳酸鈣與同濃度足量鹽酸反應,產生的二氧化碳隨時間變化的曲線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