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室常用下列裝置制取氣體,請你根據(jù)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1)寫出編號所指儀器的名稱:①                   ②                

2)以上裝置圖中共有兩處明顯的錯誤,請你找出錯誤的地方并把改正的結(jié)果填在下列橫線上:①                                                         。

上述裝置改進后,請繼續(xù)回答下列問題。

3)小李在實驗室中用高錳酸鉀制取氧氣,寫出該反應(yīng)的文字表達式               ,他選擇上述裝置中的A和        (填字母)進行組裝。小紅在實驗室中選用C裝置作為制氧氣的發(fā)生裝置,寫出該裝置中發(fā)生反應(yīng)的文字表達式                  。在他們的實驗中都涉及到了一種相同的固體藥品是       ,在后一個反應(yīng)中它起

          作用。

4)實驗室選用C和E裝置還可以制取的氣體是          ,寫出制取該氣體發(fā)生反應(yīng)的文字表達式                        

5)裝置B、C都可以用來制。4)中的氣體,比較這兩個裝置的不同,指出B裝置的

一個突出優(yōu)點                                。

6) 若用G裝置收集二氧化碳,則氣體由__________通入。

7) 某同學欲收集一種難溶性氣體,認為G裝置可以代替F裝置。請簡述該同學應(yīng)如何使用G裝置?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如圖是甲、乙、丙三種物質(zhì)的溶解度曲線。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60℃時,50克水中加入50克甲得到不飽和溶液

B.60℃三種物質(zhì)的飽和溶液降到40℃時,乙析出

晶體最多

C.40℃時,丙和乙飽和溶液的溶質(zhì)質(zhì)量分數(shù)相同

D.40℃時,三種物質(zhì)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為:乙>甲>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工業(yè)上用甲、乙制備化學肥料丙,同時有丁生成。根據(jù)下列微觀示意圖得出的結(jié)論中,正確的是(     )

 

①甲的化學式為NH3             ②乙、丙、丁都是氧化物

③丙中氮、氫元素質(zhì)量比為7:1    ④參加反應(yīng)的甲、乙質(zhì)量比為17:44   

A. ①           B. ①③          

C. ①④         D. 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在給銅綠粉末加熱時,可以觀察到的實驗現(xiàn)象是

   A.綠色粉末變成紅色的銅            B.試管內(nèi)壁上出現(xiàn)小水珠

C.有無色氣體二氧化碳產(chǎn)生            D.試管內(nèi)產(chǎn)生濃厚的黑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右圖是測定空氣中氧氣體積分數(shù)的實驗,實驗后發(fā)現(xiàn)測定氧氣的含量低于1/5。針對

這一事實,你認為下列做法和想法不可取的是

A.查看實驗裝置是否漏氣 

B.將紅磷改成木炭后重新實驗

C.實驗中紅磷的量不足,沒有將瓶內(nèi)的氧氣全部消耗盡

D.實驗中可能未冷卻到室溫就打開止水夾,使進入瓶內(nèi)

的水的體積不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實驗室制取氧氣不正確的操作是(   )

   A裝藥品前應(yīng)檢查裝置的氣密性

   B導氣管口開始有氣泡冒出時,不宜立即收集氣體

   C停止加熱時,應(yīng)先把導管移出水面,然后熄滅酒精燈

   D收集滿氧氣的集氣瓶從水槽中拿出后倒放在桌面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能保持氫氣的化學性質(zhì)的最小粒子是(            )

A、氫原子       B、氫分子          C、兩個氫原子      D、氫元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1000t含氧化鐵80%的赤鐵礦石,理論上可以煉出含鐵96%的生鐵的質(zhì)量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情況一般不造成空氣污染的是(  )。

A.煤燃燒生成的煙

B.汽車排氣生成的煙霧

C.人呼出的二氧化碳

D.放鞭炮產(chǎn)生的煙霧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