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cessing math: 100%
精英家教網 > 初中化學 > 題目詳情
10.在實驗室的下列做法中正確的是( �。�
A.為了節(jié)約藥品,用剩的藥品應放回原試劑瓶
B.為了獲得感性認識,可觸摸藥品或嘗藥品的味道
C.為了能看到標簽,傾倒試液時,標簽不能向著手心
D.為了防止試管底砸壞,應先將試管橫放,后將固體藥品放在試管口部,讓其慢慢滑到試管底部

分析 A、根據實驗室剩余藥品的處理的方法進行分析判斷;
B、根據藥品使用要遵循三不原則進行分析判斷;
C、根據液體藥品的取用方法進行分析判斷;
D、根據塊狀固體藥品的取用方法進行分析判斷.

解答 解:A、剩余的藥品要放到指定的容器中,不可放回原瓶,防止藥品污染,故A錯誤;
B、化學藥品一般有腐蝕性和毒性,不可用手觸摸或品嘗,故B錯誤;
C、倒液體時,為防止殘液腐蝕標簽,標簽要向著手心,故C錯誤;
D、向試管中加入塊狀固體藥品時,為了防止試管底砸壞,應先將試管橫放,后將固體藥品放在試管口部,讓其慢慢滑到試管底部,故D正確;
故選:D.

點評 本題難度不大,熟悉各種儀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項、掌握常見化學實驗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項是解答此類試題的關鍵.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0.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堿類物質一定能使酚酞試液變紅
B.有鹽和水生成的反應不一定是中和反應
C.呈酸性的雨水就是酸雨
D.pH=0的溶液即不顯酸性,也不顯堿性,呈中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水和溶液在生命活動和生產、生活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1)“生命吸管”是一種可以隨身攜帶的小型水凈化器,里面裝有網絲、注入了活性炭和碘的樹脂等.其中活性炭起到吸附和過濾的作用.
(2)水常用來配制各種溶液,硝酸鉀溶液中的溶質為硝酸鉀.
(3)農業(yè)生產常用溶質的質量分數為10%~20%的NaCl溶液來選種.現將300g 25%的NaCl溶液稀釋為15%的NaCl溶液,需要加水的質量為200g.
(4)根據下表回答問題.
溫度/℃020406080100
溶解度/gNaCl35.736.036.637.338.439.8
NH4Cl29.437.245.855.265.677.3
①60℃時,向兩個分別盛有50g NaCl和NH4Cl的燒杯中,各加入100g的水,充分溶解后,為飽和溶液的是氯化鈉溶液.
②采用一種操作方法,將上述燒杯中的剩余固體全部溶解,變?yōu)椴伙柡腿芤海铝姓f法正確的是D(填字母序號)
A.溶質的質量不變            B.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一定減小
C.溶液質量可能不變           D.可升高溫度或增加溶劑
(5)海水晾曬得到的粗鹽中往往含有少量泥沙,為了除去泥沙等不溶物,某小組設計了如圖所示的實驗.

①在粗鹽提純的操作中,正確的操作順序為(填序號)CBA,
其中A.B的操作名稱為蒸發(fā),過濾,B中的玻璃棒的作用為引流.
②除去泥沙后的食鹽中,通常還含有氯化鈣、氯化鎂、硫酸鎂等可溶雜質.要除去這些雜質,選擇的藥品和加藥的順序均正確的是(填序號)④.
①Na2CO3、BaCl2、NaOH            ②Ba(NO32、NaOH、Na2CO3
③BaCl2、NaOH、K2CO3、HCl      ④BaCl2、NaOH、Na2CO3、HCl
③某小組量取了10.0mL 水,稱取4.0g粗鹽,逐漸加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斷攪拌,繼續(xù)操作最終蒸干得3.6g精鹽,則精鹽的產率是90.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8.用如圖的裝置來測定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
(1)該實驗中紅磷稍過量,目的是保證集氣瓶內氧氣全部耗盡.
(2)步驟③中打開止水夾后觀察到的現象是水進入集氣瓶,約占集氣瓶體積的五分之一;由此可以得出的有關空氣組成的結論是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約為20%.
(3)由此你還可以得到氮氣的一些性質:物理性質難溶于水;化學性質不燃燒也不支持燃燒.
(4)如果實驗步驟是:①先用夾子夾緊橡皮管;②點燃燃燒匙內的固體物質;③將燃燒匙插入廣口瓶,并塞緊橡皮塞;④燃燒完畢后,打開橡皮管上的夾子,結果發(fā)現測定的氧氣體積分數低于21%,造成此結果可能的原因主要有:
①裝置漏氣;
②紅磷不足;
③沒有冷卻至室溫就打開止水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5.登山隊員登山攜帶貯氣瓶是為了提供( �。�
A.氫氣B.氮氣C.氧氣D.二氧化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5.多角度認識物質,能幫助我們更全面了解物質世界.以氧氣和二氧化碳為例,回答下列問題:
(1)認識物質的組成和構成
①從宏觀上看,氧氣和二氧化碳都由元素(填“元素”、“原子”或“分子”,下同)組成.
②從微觀上看,氧氣和二氧化碳都由分子構成.
(2)認識物質的性質
①氧氣的化學性質比較活潑,可以與很多物質發(fā)生反應,請你寫出氧氣與一種金屬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3Fe+2O2_Fe3O4(寫一個即可).
②如圖,將蘸有酒精的棉芯點燃后放入燒杯中,向杯中緩緩傾倒二氧化碳,觀察到燒杯中的棉芯自下而上熄滅,
說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質有密度比空氣大、既不燃燒也不支持燃燒,由此可推知的滅火原理是隔絕氧氣.若不增加儀器、藥品,要使棉芯下半段恢復燃燒,操作方法是將棉芯從燒杯中取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計算題

2.(1)葡萄糖(C6H12O6)在體內經緩慢氧化生成二氧化碳和水,釋放出熱量.每90g葡萄糖完全氧化,可以產生大約1402kJ熱量.若500g5%葡萄糖注射液中的葡萄糖完全氧化,至少消耗氧氣多少克大約釋放多少千焦熱量(計算結果取整數)
(2)秸稈是一種相對清潔的可再生能源,平均含硫量只有千分之三點八(3.8‰),而煤的平均含硫量約為百分之一(1%).某地燃燒秸稈的發(fā)電廠一年燃燒秸稈約2.0×105t,可節(jié)約煤1.0×105t.假設燃料中的硫元素經燃燒后全部轉化為SO2,試計算該發(fā)電廠燃燒秸稈比燃燒煤每年少排放SO2多少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9.請回答下列問題:
(1)用CO高溫下還原赤鐵礦(主要成份Fe2O3)的化學方程式為3CO+Fe2O3_3CO2+2Fe.
(2)金屬鎂著火不能用CO2滅火,因為鎂能在CO2中燃燒生成碳和氧化鎂.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O2+2Mg_2MgO+C.
(3)用“”表示氫原子,“”表示氧原子,則如圖所示的化學反應方程式為:2H2O2_2H2O+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20.通過晾曬海水或者煮鹽井水、鹽湖水等,可以蒸發(fā)除去水分,得到粗鹽.粗鹽中含有多種可溶性雜質(氯化鎂、氯化鈣等)和不溶性雜質(泥沙等).工業(yè)上以粗鹽為原料制取精鹽,其生產流程如圖所示.請回答下列問題:

(1)已知操作a、b、c中均含同一種操作,其名稱是過濾.
(2)將足量稀鹽酸加入溶液C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任寫一個).
(3)在蒸發(fā)操作中,用玻璃棒攪拌的作用是使液體均勻受熱,防止液體飛濺.
(4)如果稱量Ⅰ中稱得粗鹽的質量為5g,稱量Ⅱ中稱得精鹽的質量為5.1g,則下列分析正確的是CE.
A.精鹽的產率一定為98.04%            B.精鹽的產率一定為102%
C.蒸發(fā)操作中可能有水分沒有蒸干  D.溶解操作中可能有粗鹽沒有溶解
E.除雜過程中有NaCl生成
(5)農業(yè)生產常用溶質的質量分數為10%~20%的氯化鈉溶液來選種.現將100g5%的氯化鈉溶液變成質量分數為20%的氯化鈉溶液,需要再加氯化鈉的質量是18.75g.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