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
分析:(1)①利用溶液中溶質質量=溶液質量×溶液中溶質質量分數(shù),計算配制溶液所需氯化鈉質量;②根據(jù)稱取固體氯化鈉的操作,分析天平指針向左偏時天平兩端質量關系,判斷所要進行的操作;③會導致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10% 的原因主要為氯化鈉質量偏小或水量偏大,據(jù)此分析操作;
(2)①根據(jù)加水稀釋時溶質質量不變,計算配制溶質質量分數(shù)為20%的稀硫酸90g,需要溶質質量分數(shù)為98%(密度為1.84g/cm
3)的濃硫酸的體積;②根據(jù)濃硫酸稀釋的要求,說明稀釋濃硫酸的操作;③根據(jù)濃硫酸沾到皮膚上的處理方法,處理不慎沾到了手上的濃硫酸;
(3)根據(jù)所進行的實驗,對比小茜和小強兩位同學使用玻璃棒的作用.
解答:解:(1)①配制50g溶質質量分數(shù)為10%的NaCl溶液,需稱量NaCl的質量=50g×10%=5g,需要水的質量=50g-5g=45g合45mL;
②如在稱量過程中,若指針偏右,根據(jù)“左物右碼”的原則,說明左盤內氯化鈉質量偏小,應繼續(xù)增加少量氯化鈉使天平達到平衡;
③a、稱量時砝碼和氯化鈉的位置顛倒,所稱取氯化鈉質量偏小,導致所配制溶液質量分數(shù)偏小,故符合;
b、往燒杯中倒入氯化鈉有少量氯化鈉灑落,所溶解氯化鈉質量偏小,導致所配制溶液質量分數(shù)偏小,故符合;
c、往燒杯中倒入水有少量水灑落,配制時水的量偏小,導致所配制溶液質量分數(shù)偏大,故不符合;
d、用量筒取蒸餾水時,仰視凹液面最低處讀數(shù),讀數(shù)大于實際體積,使所取水的體積偏小,導致所配制溶液質量分數(shù)偏大,故不符合;
(2)①配制溶質質量分數(shù)為20%的稀硫酸90g,需要溶質質量分數(shù)為98%(密度為1.84g/cm
3)的濃硫酸的體積=
=10mL;
②在稀釋濃硫酸時,應把濃硫酸緩慢倒入水中并不斷攪拌;
③不慎將濃硫酸沾到了手上,應立即用抹布擦掉,然后用大量水沖洗;
(3)小茜同學配制氯化鈉溶液時,需要使用玻璃棒進行攪拌加快氯化鈉的溶解;小強同學稀釋濃硫酸時,需要使用玻璃棒攪拌使溶解放出的熱及時擴散而使液體均勻受熱;
故答案為:
(1)①5;45;②繼續(xù)增加氯化鈉;③ab;
(2)①10;②把濃硫酸倒入水中并不斷攪拌;③用抹布擦掉,然后用大量水沖洗;
(3)攪拌,加快溶解;攪拌,使熱量均勻擴散.
點評:稀釋濃硫酸時,為防止硫酸溶于水放出的大量熱造成液體濺出,應把濃硫酸緩慢倒入水中,切不可把水倒入硫酸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