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cessing math: 100%
17.過濾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引流,過濾后發(fā)現(xiàn)濾液依然渾濁,原因有哪些?(寫兩條)

分析 根據(jù)過濾時注意事項和各儀器的用途分析解答;過濾的原理是根據(jù)固體不能通過濾紙上的小孔,而液體可以通過濾紙上的小孔.凡是不能經(jīng)過濾器過濾就進入濾液的失誤,都能造成濾液渾濁;另外,接濾液的燒杯不干凈也會造成同樣的結果.

解答 解:過濾時玻璃檢的作用是引流,濾紙破損,則混合物就會不經(jīng)過濾直接進入濾液;待濾液體液面高于濾紙邊緣,液態(tài)混合物也會從過濾器外側流下;接濾液的燒杯不干凈,濾液也會渾濁;
故答案為:引流;濾紙破損;漏斗內(nèi)所加溶液的液面高于濾紙的上邊沿;(或接濾液的燒杯不干凈).

點評 本題難度不大,掌握過濾操作(“一貼、二低、三靠”的原則)的原理、注意事項等即可正確解答本題.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碳是形成化合物種類最多的元素,含碳物質是中學化學研究的重要內(nèi)容.
(1)如圖1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碳的原子結構示意圖為
(2)寫出由碳元素組成的兩種單質金剛石、石墨、C60等其中兩種,碳的單質都是由碳元素組成,但它們的性質卻存在明顯差異,其原因是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3)“低碳生活”倡導低能量、低消耗,主要是為了減少CO2(填化學式)的排放量.
  (4)甲、乙、丙、丁是初中化學常見的化合物,甲和乙中含有碳元素,丙能做干燥劑.它們之間有如圖2所示的轉化關系(部分物質和反應條件已略去).則甲的化學式為CaCO3;甲生成乙和丙的化學方程式為CaCO3_CaO+CO2↑,乙和丁反應生成甲的化學方程式為Ca(OH)2+CO2═CaCO3↓+H2O.

(5)稱取12.5g石灰石(主要成分是CaCO3,雜質不參加反應)放入燒杯中,向其中加入50g稀鹽酸,二者恰好完全反應.反應結束后稱量燒杯中剩余物質的總質量 為58.1g(不包括燒杯的質量,且氣體的溶解忽略不計).試計算石灰石中雜質的質量分數(sh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8.某學習小組的同學以蓋房子的游戲來建立幾種重要物質之間的聯(lián)系,如圖,游戲規(guī)則是上、下相鄰的物質間均可發(fā)生反應.
(1)根據(jù)規(guī)則從CaCO3、CuCl2、KNO3、CuO、CO2中為圖①、②、③處選出合適的物質并填空.
①是CuO;  ②是CuCl2;  ③是CO2
(2)寫出圖中涉及到的兩個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置換反應Fe+H2SO4═FeSO4+H2↑;
復分解反應CuO+H2SO4═CuSO4+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5.(1)實驗室采用加熱高錳酸鉀制取氧氣時,在試管口放一團棉花的目的是防止高錳酸鉀的小顆粒隨氣流進入導管
(2)寫出用過氧化氫溶液和二氧化錳制氧氣的反應文字表達式過氧化氫水+氧氣
(3)甲烷的實驗室制法:用無水醋酸鈉和堿石灰兩種固態(tài)藥品,經(jīng)研磨均勻后裝入反應裝置中,加熱產(chǎn)生甲烷氣體.甲烷氣體是無色、無味,比空氣輕,極難溶于水的氣體.根據(jù)如圖回答問題:

a.寫出圖中標號的儀器名稱:
①酒精燈②試管
b.若制取甲烷發(fā)生裝置應選A,收集裝置可選C或E.欲收集不混有空氣的甲烷應采用C,當氣泡連續(xù)均勻冒出時開始收集;收集較干燥的甲烷應采用E.收集滿甲烷的集氣瓶應倒放在桌面上.(填“正”或“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2.下列實驗現(xiàn)象的描述正確的是( �。�
A.紅磷在空氣中燃燒產(chǎn)生大量煙霧
B.硫在氧氣中燃燒發(fā)出明亮的藍紫色火焰,生成二氧化硫
C.鐵絲在空氣中燃燒,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體,放出大量的熱
D.木炭在氧氣中燃燒生成能夠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無色氣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2.如圖為a、b兩種物質的溶解度曲線.請根據(jù)圖中內(nèi)容回答下列問題:
(1)隨著溫度的升高,a物質的溶解度的變化趨勢是溫度越高,a物質的溶解度越大.
(2)曲線a和b的交叉點M表示的含義是60℃時,a、b兩物質的溶解度相同,都是52g
(3)37℃時a物質的溶解度為30 g;80℃時40g a物質溶于50g水中所形成的溶液是不飽和溶液(選填“飽和”或“不飽和”),其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是36.7%.
(4)要從a物質的飽和溶液中得到a物質的晶體,一般采用冷卻熱飽和溶液的方法,這是因為a物質的溶解度隨溫度的變化幅度比較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9.如圖,小新同學將學校荷花池中渾濁的水樣倒入燒杯中,先加入明礬粉末攪拌溶解,靜置一會兒,采用如圖的裝置進行過濾.加明礬的作用是加速沉降.圖中缺少的一種儀器是玻璃棒,其作用是引流;
(2)過濾后,小新發(fā)現(xiàn),濾液仍然渾濁,可能的原因是濾紙破損、液面高于濾紙邊緣或是儀器不干凈.小新改進了實驗,得到了澄清透明的水,如果他想制取純水,還需采用凈化的方法蒸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6.試依據(jù)核電荷數(shù)為1~18的元素的原子結構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

(1)原子一般由原子核和核外電子構成,圖中硫元素的核電荷數(shù)z=16;氯元素的最外層電子數(shù)y=7(填數(shù)值),則與氯元素化學性質相似的元素是氟.
(2)核電荷數(shù)為12的元素的原子失去兩個電子后,形成的粒子的符號是Mg2+,它的核外電子排布與氖元素的原子核外電子排布相同.
(3)由圖可知,元素周期表中每一周期從左至右,核電荷數(shù)依次遞增.除此規(guī)律外你還發(fā)現(xiàn)了什么規(guī)律?請列舉一條:每一橫行電子層數(shù)相等或每一縱行電子層數(shù)從上到下依次遞增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7.實驗室常用如圖A或B裝置制取氣體,回答相關問題:

(1)小明用氯酸鉀制取氧氣,他應選擇A裝置(填字母),實驗中還需用到的藥品是二氧化錳,該藥品在反應中起催化作用,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KClO3MnO2_2KCl+3O2↑.
(2)小紅想利用B裝置制取O2、CO2、H2等干燥氣體,其中能制備的氣體是O2和CO2
(3)小紅制取氣體前,對B裝置進行氣密性檢驗:分別加水浸沒錐形瓶中長頸漏斗的末端和集氣瓶④中導管的末端,然后用熱毛巾捂住洗氣瓶③,若錐形瓶內(nèi)長頸漏斗中液面上升和集氣瓶④中導管口有氣泡冒出,則該裝置的氣密性良好.
(4)小紅在觀察到錐形瓶內(nèi)有大量氣泡,開始用B裝置收集氧氣,一段時間后,用帶火星的木條伸到瓶口,未見木條復燃.其原因可能是長頸漏斗下端沒有沒入液面以下.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