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生活中的下列物質屬于純凈物的是
A.米酒 B.食醋 C.純堿 D.礦泉水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同學們利用裝修后剩下的大理石碎片進行相關實驗.
(1)一位同學設計了裝置A制取CO2,該裝置能通過上下移動穿過橡膠塞的粗銅絲來控制反應的發(fā)生或停止.大理石碎片應放在 中,A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該反應屬于 反應(填基本反應類型).根據(jù)氣體制備的一般原則,A中的粗銅絲能否用鐵絲代替 (填“能”或“不能”),原因是 .
(2)濃H2SO4具有強烈的吸水性,可作為干燥劑除去某些氣體中的水份.如用裝置B干燥CO2,則CO2應從 (填字母)端口通入.
(3)如用裝置C收集CO2,則CO2應從 (填字母)端口通入.
(4)裝置D用于通入CO2將水壓入量筒中以測量CO2的體積,植物油的作用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有關金屬的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A.鐵釘在潮濕空氣中易生銹
B.常溫下金屬均為固態(tài)
C.鋅和稀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鋅和氫氣
D.合金的許多性能和組成它們的純金屬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為了探究某脫氧劑的成分(由兩種單質組成)及利用該脫氧劑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興趣小組進行了如下實驗:
Ⅰ探究脫氧劑成分
【實驗觀察】脫氧劑為灰黑色粉末,若在空氣中放置一段時間,有紅棕色固體生成.
【實驗猜想】根據(jù)顏色變化,猜想該脫氧劑中含有 (填化學式).
【驗證猜想】方法為: .
【實驗探究】新取一定量的脫氧劑,將已驗證的成分分離.取剩余固體與少量CuO混合,置于圖1所示裝置中加熱.一會兒觀察到黑色固體變紅色,同時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實驗結論】該脫氧劑中還含有 (填化學式).寫出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化學方程式: .
Ⅱ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
使用圖2裝置進行實驗.實驗前應先進行的操作是 .
【實驗過程】
步驟1:在注射器中放入足量脫氧劑粉末(體積為2mL),封閉.
步驟2:打開彈簧夾,將活塞向右拉至一定距離,關閉彈簧夾.
步驟3:不斷輕輕晃動注射器,至活塞位置不再發(fā)生變化.
【數(shù)據(jù)處理】
(1)實驗中需要記錄的數(shù)據(jù)是 .
(2)上述實驗測定過程至少需要重復兩次,其目的是 .計算得氧氣約占空氣體積的.
【實驗對比】
實驗室常通過燃燒紅磷法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裝置如圖3).步驟如下:
(1)用彈簧夾夾緊橡皮管;
(2)點燃燃燒匙內的紅磷,立即伸入瓶中并塞緊瓶塞.
(3) .
(4)觀察并記錄水面的變化情況.
多次實驗發(fā)現(xiàn),集氣瓶內上升的水面始終小于瓶內原有空氣體積的.
【拓展研究】查閱資料得知,當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shù)降至約為7%以下時,紅磷不再燃燒.由此可知,燃燒紅磷法測定結果不夠準確的原因的是 .
【實驗評價】與燃燒紅磷法相比,脫氧劑法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的優(yōu)點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把金屬X放入AgNO3溶液中,X表面有銀白色固體析出;若放入FeSO4溶液中,無明顯現(xiàn)象。則X、Ag、Fe三種金屬活動性由強到弱的順序正確的是
A.Fe、X、Ag B.X、Fe、Ag C.Fe、Ag、X D.Ag、X、Fe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吸煙有害健康,香煙的煙氣中含有幾百種對人體有害的物質,尼古丁是其中的一種,其化學式為C10H14N2,下列關于尼古丁的說法正確的是
A.尼古丁由三種元素組成
B.尼古丁是由10個碳原子、14個氫原子、2個氮原子構成
C.尼古丁中氮元素質量分數(shù)最大
D.尼古丁中含有氮分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從分子和原子的角度解釋并分析下列事實,其中不正確的是
A.品紅在水中擴散 —— 分子在不斷的運動
B.物體的熱脹冷縮 —— 分子的大小隨溫度的改變而改變
C.氧化汞分解成汞和氧氣 —— 分子還可以再分
D.一滴水中大約有1.67×1021個水分子 —— 分子很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化學就在我們身邊,它與我們生產(chǎn)生活息息相關。請從①稀有氣體、②氧氣、③食鹽、④明礬中選擇符合題意的物質,并用其符號填空。
(1)可供給人類呼吸的氣體是 ;
(2)烹飪時可作調味品的是 ;
(3)作為焊接金屬的保護氣的是 。
(4)可以吸附水中的懸浮雜質而沉降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