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驟 | 操作 | 現(xiàn)象 | 結(jié)論 |
1 | 在試管中加入2mL紫色石蕊溶液,滴加幾滴稀硫酸 | 溶液變成紅色 | 酸能使紫色石蕊試液變紅色 |
2 | 將一片干燥則、紫色石蕊試紙,放入充滿CO2的集氣瓶中 | 試紙不變紅 | 二氧化碳不能使紫色的石蕊試液變紅色 |
3 | 取出步驟2的試紙,噴上蒸餾水 | 試紙不變色 | 水不能使紫色石蕊變紅色 |
4 | 將步驟3的試紙放入步驟2的集氣瓶中 | 試紙變紅色 | 有酸生成 |
分析 【實驗探究】步驟1:根據(jù)酸的性質(zhì)來分析;
步驟2:根據(jù)實驗的現(xiàn)象來分析;
步驟3:根據(jù)實驗結(jié)論來分析;
步驟4:根據(jù)酸的性質(zhì)來分析;
【討論分析】(1)石蕊試液中就含有水;
(2)碳酸不穩(wěn)定,受熱易分解;
(3)根據(jù)硫酸的性質(zhì)來分析;
【拓展】二氧化碳能夠溶于水,并且能夠水反應(yīng)生成碳酸,碳酸顯酸性,能使石蕊試液變紅色.
解答 解:【實驗探究】步驟1:因為酸能使紫色的石蕊試液變紅色,所以看到石蕊試液變成了紅色;
實驗2:根據(jù)實驗現(xiàn)象可知,二氧化碳不能使紫色的石蕊試液變紅色;
步驟3:因為得到了水不能使紫色石蕊變紅色的結(jié)論,所以實驗操作是取出步驟2的試紙,噴上蒸餾水,觀察到試紙不變色;
步驟4:因為有酸生成,所以觀察到試紙變紅色;
故答案為:
步驟 | 操作 | 現(xiàn)象 | 結(jié)論 |
1 | 在試管中加入2mL紫色石蕊溶液,滴加幾滴稀硫酸 | 溶液變成紅色 | 酸能使紫色石蕊試液變紅色 |
2 | 將一片干燥則、紫色石蕊試紙,放入充滿CO2的集氣瓶中 | 試紙不變紅 | 二氧化碳不能使紫色的石蕊試液變紅色 |
3 | 取出步驟2的試紙,噴上 蒸餾水 | 試紙不變色 | 水不能使紫色石蕊變紅色 |
4 | 將步驟3的試紙放入步驟2的集氣瓶中 | 試紙變紅色 | 有酸生成 |
點評 二氧化碳不能使石蕊試液變紅色,二氧化碳和水反應(yīng)的生成物--碳酸能使石蕊試液變紅色,要注意區(qū)分.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青蒿素由C、H、O三種元素組成 | |
B. | 青蒿素由15個碳原子、22個氫原子和5個氧原子構(gòu)成 | |
C. | 青蒿素中C、H、O三種元素的質(zhì)量比為90:11:40 | |
D. | 青蒿素中氧元素的質(zhì)量分數(shù)為28.37%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檸檬pH=2.0 | B. | 菠蘿pH=5.1 | C. | 葡萄pH=3.5 | D. | 柿子pH=8.5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名稱 | 氧化鐵 | 硫酸 | 氦氣 | ||
化學式 | $\underset{F}{•}$e2O3 | H2$\underset{S}{•}$O4 | Ca($\underset{O}{•}$H)2 | K2$\underset{Mn}{•}$O4 | |
類別 | 酸 | 單質(zhì) | 堿 | 鹽 | |
化合價 | +3 | 0 | -2 | +6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高錳酸鉀和錳酸鉀是由同種元素組成的同種物質(zhì) | |
B. | 白磷和紅磷是由磷元素組成的兩種不同的單質(zhì) | |
C. | 水和氨(NH3)兩種分子的核電荷數(shù)相等,這兩種物質(zhì)是由相同元素組成 | |
D. | 氕和氘的核電荷數(shù)相同屬于同種元素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quán)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