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圖所示,向放有燃著蠟燭的燒杯中緩慢傾倒二氧化碳,觀察到下層蠟燭先熄滅,上層蠟燭后熄滅。說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質(zh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此可知二氧化碳的用途是_____________。
(2)用扇子扇煤爐火焰,不會熄滅,而是越扇越旺。原因是________(填字母,下同)。用扇子扇蠟燭火焰,一扇就立即熄滅。原因是____________。
A空氣流動可快速地提供燃燒所需的氧氣
B空氣流動雖帶走熱量,但溫度未降到著火點以下
C主要是空氣流動帶走熱量,溫度降到著火點以下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山東省濰坊市心學校2019-2020學年九年級上學期12月月考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2011年“六·五”世界環(huán)境日中國主題是“共建生態(tài)文明,共享綠色未來”。下列做法不符合該主題的是( )
A.大量使用乙醇、沼氣等可再生能源 B.垃圾分類回收處理再利用
C.用集體供暖取代家庭燃煤取暖 D.將廢棄塑料集中到野外焚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廣東省惠州市惠城區(qū)2018-2019學年九年級上學期期末化學試卷 題型:計算題
為了測定混有少量雜質(zhì)的高錳酸鉀固體樣品中高錳酸鉀的質(zhì)量分數(shù),取10g樣品加熱(雜質(zhì)不反應(yīng)),剩余固體的質(zhì)量與加熱時間的關(guān)系如表所示:
加熱時間/min | t0 | t1 | t2 | t3 | t4 | t5 | t6 |
剩余固體質(zhì)量/g | 10 | 10 | 9.8 | 9.4 | 9.3 | 9.2 | 9.2 |
(1)反應(yīng)中產(chǎn)生氧氣的質(zhì)量是_________g。
(2)求樣品中高錳酸鉀的質(zhì)量分數(shù)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廣東省惠州市惠城區(qū)2018-2019學年九年級上學期期末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潛艇中船員呼吸產(chǎn)生的二氧化碳能通過化學反應(yīng)2Na2O2+2CO2=2X+O2吸收,則X的化學式為
A.NaOH B.Na2C C.Na2O D.Na2C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廣東省惠州市惠城區(qū)2018-2019學年九年級上學期期末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變化屬于化學變化的是( )
A.滴水成冰 B.蠟燭燃燒 C.汽油揮發(fā) D.銅絲折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山東省臨沂市2019-2020學年九年級上學期期末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有關(guān)“物質(zhì)--性質(zhì)--用途”的敘述中,用途與性質(zhì)不相關(guān)的是
序號 | 物質(zhì) | 性質(zhì) | 用途 |
A | 干冰 | 升華時吸收熱量 | 制冷劑 |
B | 活性炭 | 吸附性 | 防毒面具 |
C | 氧氣 | 助燃性 | 醫(yī)療急救 |
D | 木炭 | 可燃性 | 做燃料 |
A.A B.B C.C 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廣西梧州市藤縣2019-2020學年九年級上學期期中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已知:KNO3在20℃和60℃時,溶解度分別為31.6 g和110 g。(溶解度是指在一定溫度下,固體溶質(zhì)在100 g溶劑中所溶解的質(zhì)量)
序號 | ① | ② | ③ | ④ | ⑤ |
水溫/℃ | 20 | 20 | 60 | 60 | 60 |
KNO3的質(zhì)量/g | 20 | 60 | 60 | 110 | 150 |
水的質(zhì)量/g | 100 | 100 | 100 | 100 | 100 |
⑤中溶質(zhì)的質(zhì)量分數(shù)約為
A.25% B.40% C.52% D.6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四川省遂寧市2019-2020學年九年級上學期期末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2001年5月,臺灣傳出“毒飲料事件”,一些廠商在飲料中違法添加了“塑化劑”。塑化劑的主要成分為鄰苯二甲酸二辛酯,其化學式為C24H38O4.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鄰苯二甲酸二辛酯是有機高分子
B.C24H38O4中碳、氧元素質(zhì)量比為6:1
C.鄰苯二甲酸二辛酯屬于氧化物
D.一個C24H38O4分子中含有66個原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quán)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