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圖表示兩種氣體發(fā)生的化學反應,其中相同的球代表同種原子。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生成物一定是混合物
B.分子在化學變化中不可分
C.化學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不變
D.該反應既不是化合反應也不是分解反應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遼寧省鞍山市2019-2020學年九年級上學期第一次月考化學試卷 題型:計算題
學了空氣的組成后,同學們知道了氧氣約占空氣休積的五分之一;瘜W興趣小組同學查閱資料得知:氧氣的密度約為1.43g/L,空氣的密度約為1.29g/L。
試回答:
(1)小芳想知道體積為2000L的空氣中氧氣的質量,請你幫她計算,并寫出計算過程_______。
(2)小明同學從與醫(yī)生的交談中獲悉:正常人每分鐘約呼吸30次,每次約吸入0.4L空氣。請問一個人一天吸入人體內的氧氣約為多少升_______。(計算結果取整數(sh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江蘇省鎮(zhèn)江市潤州區(qū)2018-2019學年九年級上學期第一次月考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反應是氧化反應,但不屬于化合或分解反應的是( )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四川省成都市錦江區(qū)2019-2020學年九年級上學期期末化學試卷 題型:科學探究題
化學興趣小組利用手持技術(利用傳感器和數(shù)據(jù)采集器實時測量技術)測量模擬建筑火災現(xiàn)場中氧氣含量、二氧化碳濃度和溫度的變化.驗證建筑火災逃生策略的合理性。
如圖l所示,在圓簡形透明塑料實驗容器中底部3個點(K1、K2、K3)分別放置甲、乙、丙3根高低不同的蠟燭:如圖2所示,在3根燭芯一定距離都依次放置氧氣傳感器(a1、a2、a3)、溫度傳感器(b1、b2、b3) 和二氧化碳傳感器(c1、c2、c3)。點燃蠟燭后,蓋上實驗容器頂蓋后,采集3根蠟燭火焰附近相關數(shù)據(jù)。
(1)實驗獲取 3 根蠟燭熄滅的時間如表 1 所示,并提取每根蠟燭在這三個時間火焰附近的含氧量如表2所示。
表1 3根蠟燭熄滅的時間
蠟燭 | 甲 | 乙 | 丙 |
熄滅時間/s | 106 | 164 | 199 |
表2熄滅時不同高度所測的含氧量%
熄滅時間/s | 低處(a3) | 中處(a2) | 高處(a1) |
106 | 19.8 | 19.1 | 18.5 |
164 | 18.9 | 17.7 | x |
199 | 18.6 | 17.1 | 16.5 |
①三支蠟燭熄滅的先后順序是___________。
②表 2 中,x 可能是___________(填序號)。
A.17.9 B.17.2 C.16.1
③蠟燭熄滅時,含氧量均不為零。請據(jù)此對燃燒條件的表述做進一步的細化:___________。
④縱看表 2 數(shù)據(jù),___________(填“低”“中”或“高”)處氧氣含量下降最慢。
(2)實驗獲取溫度和二氧化碳濃度隨時間變化曲線依次如圖 3 和圖 4 所示。
由此可知,點燃蠟燭后二氧化碳濃度由低處到高處逐漸變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
(3)從以上分析,建筑火災時,人員應低下身子沿墻壁或貼近地面逃生,依據(jù)是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四川省成都市錦江區(qū)2019-2020學年九年級上學期期末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實驗事實不能作為相應觀點的證據(jù)的是
選項 | 實驗事實 | 觀點 |
A | lg干冰變成lg二氧化碳氣體 | 化學反應遵守質量守相定律 |
B | 加熱紅色的氧化汞粉末分解成汞和氧氣 | 化學變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
C | 香水、汽油要密閉保存以減少其揮發(fā) | 分子在不停地運動 |
D | 6000L氧氣在加壓的情況下可裝入容積為40L的鋼瓶中 | 氣體分子間存在較大間隔 |
A.A B.B C.C 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江蘇省蘇州星灣學校2018-2019學年九年級上學期期中化學試卷 題型:實驗題
現(xiàn)代化學實驗可以更多地借助數(shù)字化儀器,某科學興趣小組利用數(shù)顯設備、氣壓傳感器等對課本實驗進行進一步探究:
興趣小組對“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的實驗進行了如圖的探究,實驗步驟如下:
①檢查裝置氣密性良好,調節(jié)右邊敞口容器和集氣瓶里的水面相平,此時集氣瓶內氣體的體積為V1,關閉活塞;
②點燃燃燒匙內的足量的紅磷,立即塞緊瓶塞;
③待火焰熄滅并冷卻后,過一段時間打開活塞,觀察到集氣瓶中的水位上升,待集氣瓶內的水面不再上升時,集氣瓶內的氣體體積為V2;
④然后向右邊容器內加入一定量的水至兩邊水面再次相平,此時集氣瓶內的氣體體積為V3。
請回答:
(1)紅磷燃燒的符號表達式為_____。
(2)基于數(shù)顯設備顯示的氣壓變化,“過一段時間打開活塞”中的“一段時間”指的是火焰熄滅后到_____所經(jīng)歷的時間。
(3)在實驗過程中,兩次在右邊敞口容器加水與集氣瓶里的水面相平,目的是_____。在整個實驗過程中,集氣瓶中減少的氧氣體積為_____(用“V1、V2、V3”的關系式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江蘇省蘇州星灣學校2018-2019學年九年級上學期期中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如圖是表示氣體分子的示意圖,圖中“●'和“”分別表示質子數(shù)不同的兩種原子,其中表示化合物的是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江蘇省蘇州星灣學校2018-2019學年九年級上學期期中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產(chǎn)品的開發(fā)利用與環(huán)境保護無關的是
A.加碘食鹽
B.無磷洗衣粉
C.無鉛汽油.
D.無氯冰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安徽省合肥市2019-2020學年九年級上學期期中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木炭燃燒生成有黑色固體
B.鐵絲伸入裝有氧氣的集氣瓶中劇烈燃燒,火星四射
C.紅磷在空氣中燃燒產(chǎn)生白色煙霧
D.硫在氧氣中燃燒發(fā)出藍紫色火焰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