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各組物質(zhì)中,都含有少量的雜質(zhì),分別用什么試劑可以將括號內(nèi)的雜質(zhì)去除,只要求寫出除雜質(zhì)時發(fā)生的化學方程式.
CO(CO2
 
NaOH(Na2CO3
 
KNO3(KCl)
 
NaCl(Na2CO3
 
考點:物質(zhì)除雜或凈化的探究,常見氣體的檢驗與除雜方法,鹽的化學性質(zhì)
專題:物質(zhì)的分離、除雜、提純與共存問題
分析:根據(jù)原物質(zhì)和雜質(zhì)的性質(zhì)選擇適當?shù)某s劑和分離方法,所謂除雜(提純),是指除去雜質(zhì),同時被提純物質(zhì)不得改變.除雜質(zhì)題至少要滿足兩個條件:①加入的試劑只能與雜質(zhì)反應,不能與原物質(zhì)反應;②反應后不能引入新的雜質(zhì).
解答:解:CO2能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生成碳酸鈉和水,CO不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能除去雜質(zhì)且沒有引入新的雜質(zhì),符合除雜原則,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O2+2NaOH═Na2CO3+H2O.
要除去NaOH溶液中的Na2CO3,實質(zhì)就是除去碳酸根離子,可利用碳酸鈉溶液與氫氧化鈣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淀和氫氧化鈉溶液,然后過濾即可,能除去雜質(zhì)且沒有引入新的雜質(zhì),符合除雜原則,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a(OH)2+Na2CO3=CaCO3↓+2NaOH.
要除去KNO3溶液中的KCl,實質(zhì)就是除去氯離子,可利用KCl溶液與硝酸銀溶液反應生成氯化銀沉淀和硝酸鉀溶液,然后過濾即可,能除去雜質(zhì)且沒有引入新的雜質(zhì),符合除雜原則,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KCl+AgNO3═AgCl↓+KNO3
要除去NaCl溶液中的Na2CO3,實質(zhì)就是除去碳酸根離子,可利用碳酸鈉溶液與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鈉、水和二氧化碳,能除去雜質(zhì)且沒有引入新的雜質(zhì),符合除雜原則,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Na2CO3+2HCl═2NaCl+H2O+CO2↑(合理即可).
故答案為:CO2+2NaOH═Na2CO3+H2O;Ca(OH)2+Na2CO3=CaCO3↓+2NaOH;KCl+AgNO3═AgCl↓+KNO3;Na2CO3+2HCl═2NaCl+H2O+CO2↑(合理即可).
點評:物質(zhì)的分離與除雜是中考的重點,也是難點,解決除雜問題時,抓住除雜質(zhì)的必需條件(加入的試劑只與雜質(zhì)反應,反應后不能引入新的雜質(zhì))是正確解題的關(guān)鍵.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現(xiàn)有圖1所示的實驗裝置,請回答問題:
(1)在加入藥品之前應檢查實驗裝置的
 

(2)實驗室用過氧化氫制備和收集O2的一套裝置是(填字母序號,下同)
 
.寫出用過氧化氫制備O2的反應符號表達式
 

(3)若選用A裝置制備氧氣,可選用的藥品名稱是
 
,發(fā)生反應的符號表達式為
 

(4)實驗室用無水醋酸鈉固體和固體堿石灰加熱制取甲烷氣體.甲烷的密度比空氣小,不溶于水.可以選用①
 
裝置制備甲烷氣體;用②
 
裝置收集甲烷氣體.
(5)圖2是某學生設計的一種有貯氣等用途的裝置.
用此裝置以排空法收集氧氣時,氣體從①
 
(填“a”或“b”,下同)處導管通入;當用排水集氣法收集氧氣時,瓶內(nèi)先裝滿水,氣體從②
 
處管通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如圖所示為電解水的實驗裝置,請回答下列問題.
(1)寫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2)通電一段時間后,若甲試管中收集到了10mL的氣體,則乙試管中理論上應同時收集到
 
mL的氣體.
(3)甲試管產(chǎn)生的氣體是
 
,乙試管產(chǎn)生的氣體是
 
.(填化學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請用規(guī)范的化學符號表示:
(1)銅元素
 
;  
(2)2個氫氧根離子
 
;  
(3)氧化鋁
 
;
(4)3個氧分子
 
;
(5)鐵元素的化合價為+3價
 

(6)硫酸亞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將適量的下列物質(zhì)溶于水的過程中,會使溶液溫度顯著降低的是( �。�
A、氫氧化鈉B、食鹽
C、硝酸銨D、濃硫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某同學設計了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的實驗,實驗裝置如圖1.該同學的實驗步驟如下:

①將圖中的集氣瓶分為5等份,并作好標記;
②在帶橡皮塞和導管的燃燒匙內(nèi)裝入足量的紅磷,將導管上的止水夾夾緊,在酒精燈上點燃紅磷,并立即伸入集氣瓶內(nèi),塞緊橡皮塞;
③充分反應后,待集氣瓶冷卻至室溫,打開止水夾.請回答下列問題:
(1)該實驗中紅磷需稍過量,目的是
 

(2)寫出紅磷燃燒的文字表達式
 
;步驟②集氣瓶中的現(xiàn)象是
 
;步驟③中打開止水夾后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
 
,由此可得出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shù)約為
 

(3)實驗完畢,若進入集氣瓶中水的體積不到總?cè)莘e的
1
5
,你認為導致這一結(jié)果的原因可能是
 
;
(4)上面的實驗證明了氧氣有
 
的性質(zhì),同時也證明了氮氣有哪些性質(zhì)?①
 
;②
 

(5)若將紅磷換成炭粉,該實驗能否獲得成功?為什么?
 
成功,原因是
 

(6)用來測定空氣成分的方法很多,某同學對實驗進行反思后,提出了改進方法(如圖2所示),你認為改進后的優(yōu)點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化學述語:寫出符號、化學式及名稱:
(1)2個氫原子
 
;
(2)4個水分子
 
;
(3)3個亞鐵離子
 

(4)氬氣
 
;
(5)硫酸鋁
 

(6)ClO2名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某天然礦泉水的主要成分如下,請認真閱讀后填空.
主要成分(mg/L):
氯:1.0-8.0   鈉:8-50  鈣:5-14.5  鎂:2.5-12.5 等等 
(1)保持水的化學性質(zhì)的微粒是
 

(2)該礦泉水的主要成分中的氯、鈉、鈣、鎂屬于
 
(填“物質(zhì)”、“元素”“原子”或“分子”).
(3)我們向該礦泉水滴加
 
,發(fā)現(xiàn)有大量浮渣產(chǎn)生說明該礦泉水屬于硬水;如經(jīng)常過量飲用該礦泉水會對身體有害,可通過
 
方法降低礦泉水的硬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根據(jù)如圖判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第一周期1      H
 
第二周期3      Li
4    Be
5     B
  
第三周期11     Na
12    Mg
13      Al
A、鎂的相對原子質(zhì)量是12
B、鈉離子核外有三個電子層
C、第二、第三周期元素的原子從左至右最外層電子逐漸增多
D、在化學變化中鎂元素容易失去最外層2個電子形成離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