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下面是某學生學完化學用語后的一次練習的部分內(nèi)容,其中不正確的是( 。
A.2Mn:表示2個錳元素
B.維生素C(C6H8O6):表示該物質(zhì)由三種元素組成,該分子中含20個原子
C.Ar:可表示1個氬分子由1個氬原子構成
D.2O:表示2個氧原子

分析 本題考查化學用語的意義及書寫,解題關鍵是分清化學用語所表達的對象是分子、原子、離子還是化合價,才能在化學符號前或其它位置加上適當?shù)挠嬃繑?shù)來完整地表達其意義,并能根據(jù)物質(zhì)化學式的書寫規(guī)則正確書寫物質(zhì)的化學式,才能熟練準確的解答此類題目.

解答 解:A、元素只講種類不講個數(shù),當元素符號前面加上數(shù)字就只表示幾個這樣的原子,故2Mn表示2個錳原子,故A錯誤;
B、維生素C(C6H8O6):由化學式可以看出該物質(zhì)由碳、氫、氧三種元素組成,元素符號右下角的數(shù)字表示原子的個數(shù),故該分子中含有的原子數(shù)為:6+8+6=20,故B正確;
C、稀有氣體是單原子分子,因而Ar可表示1個氬分子由1個氬原子構成,正確,故C正確;
D、當元素符號前面加上數(shù)字就只有微觀意義,故2O:表示2個氧原子,說法正確,故D正確.
故選A.

點評 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化學用語的書寫和理解能力,題目設計既包含對化學符號意義的了解,又考查了學生對化學符號的書寫,考查全面,注重基礎,題目難度較易.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5.將相同體積、相同溶質(zhì)質(zhì)量分數(shù)的稀鹽酸,分別滴到等質(zhì)量、顆粒大小相同的X、Y、Z三種較活潑金屬中,生成H2的質(zhì)量與反應時間的關系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三種金屬的活動性順序為Y>X>Z
B.產(chǎn)生氫氣的速率順序為 X>Y>Z
C.消耗稀鹽酸的質(zhì)量順序為Z>Y>X
D.相對原子質(zhì)量由大到小的順序為 X>Y>Z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6.下列轉(zhuǎn)化不能一步完成的是( 。
A.CaO→CaCl2B.CaO→Ca(OH)2C.CO2→COD.CuO→Cu(OH)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3.下列關于實驗方法的歸納,正確的是( 。
A.將鼻孔湊到容器口去聞藥品的氣味
B.給試管內(nèi)液體加熱時管口對著人
C.給玻璃儀器加熱時,均應墊上石棉網(wǎng)
D.取用液體藥品可用滴管吸取,也可直接傾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0.1989年世界衛(wèi)生組織確認,長期或大量攝入含鋁食品會對人體的大腦和神經(jīng)系統(tǒng)造成損害,建議限制有關人體攝入含鋁食品的各種應用.如在生活中盡量少用鋁鍋,根據(jù)你的生活經(jīng)驗,這些受限制的應用還可能包括:
(1)限制使用鋁箔作為食品包裝材料.
(2)限制使用明礬等含鋁試劑作為水源凈化劑.
(3)限制使用含鋁試劑作為食品添加劑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0.元素周期律的發(fā)現(xiàn)者是( 。
A.道爾頓B.阿伏加德羅C.門捷列夫D.拉瓦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7.將100g 10%的某固體物質(zhì)M的溶液,分別進行下述操作,所得溶液中溶質(zhì)的質(zhì)量分數(shù)最小的是(  )
A.蒸發(fā)掉10 g水,無晶體析出B.加入10 g 10%的M的溶液
C.加入10 g固體M,并使之完全溶解D.加入10 g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4.形態(tài)各異的物質(zhì)可按一定規(guī)律分類.現(xiàn)有以下八種物質(zhì),請選用各物質(zhì)名稱前的字母序號填在相應位置.
A.鹽酸     B.氯化鉀C.氧化銅        D.淀粉E.五氧化二磷  F.氮氣G.氫氧化鈣  H.甲烷
題號物質(zhì)分類標準字母序號題號物質(zhì)分類標準字母序號
(1)金屬氧化物(5)非金屬單質(zhì)
(2)非金屬氧化物(6)揮發(fā)性酸
(3)易溶性鹽(7)最簡單
的有機物
(4)微溶性堿(8)糖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5.在查閱資料時,小明得知CO2在高溫條件下能與木炭反應生成CO.他決定對該反應進行探究.
【提出問題】CO2與木炭在高溫條件下反應是否生成CO?
【實驗探究】小明設計了如圖的實驗方案,并進行實驗.

(1)A中用石灰石與稀鹽酸反應生成CO2,反應的化學方程式:CaCO3+2HCl=CaCl2+H2O+CO2↑.
(2)B中裝有飽和碳酸氫鈉溶液,其作用是除去CO2氣體中混有的少量HCl氣體.C中裝有濃硫酸,其作用是吸水作干燥劑.
(3)E中裝入氫氧化鈉溶液的作用是吸收多余的二氧化碳.
【實驗結論】經(jīng)檢驗F處的氣體為CO.結論:CO2在高溫條件下與木炭反應生成了CO.
【實驗反思】
(4)有同學對A裝置作如下改進:在錐形瓶中放入一小試管,將長頸漏斗下端插入小試管中.改進后的優(yōu)點是可通過控制加酸的量,控制產(chǎn)生氣體的快慢;同時小試管中充滿鹽酸,可達到液封的作用.
【實驗拓展】
(5)撤去B,按A→C→D→E順序連接.然后A中用二氧化錳和過氧化氫溶液混合生成O2,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此時要檢驗該實驗條件下D中木炭所發(fā)生反應的生成物,還需要補充和完善的實驗是在D、E之間增加一個裝有澄清石灰水的洗氣瓶,石灰水變渾濁,則說明有二氧化碳生成;再在F處點燃氣體,若產(chǎn)生藍色火焰,且在火焰上方罩一內(nèi)壁涂有石灰水的燒杯,石灰水變渾濁,則證明有CO生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