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聯(lián)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京都議定書》要求發(fā)達國家限制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排量,以控制日趨嚴重的溫室效應.
(1)綠色植物通過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氣.
(2)科學家采取“組合轉(zhuǎn)化”技術,將CO2和H2以一定比例混合,在一定條件下反應(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如下),生成一種重要的化工原料和水.請在括號中填寫該化工原料的化學式:2CO2+6H2═C2H4+4H2O
(3)為了減緩大氣中CO2含量的增加,以下建議可行的是①③(填序號)
①開發(fā)太陽能、水能、風能、地熱等新能源;
②禁止使用煤、石油、天然氣等礦物燃料;
③大量植樹造林,禁止亂砍濫伐.

分析 (1)根據(jù)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原理作出解答;
(2)根據(jù)質(zhì)量守恒定律化學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和數(shù)目都不變確定化學式;
(3)減緩大氣中CO2含量的增加的思路一是減小排放、二是增加二氧化碳的消耗.

解答 解:(1)植物光合作用的原理是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氣,而呼吸作用的原是吸收氧氣放出二氧化碳;
(2)根據(jù)質(zhì)量守恒定律化學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和數(shù)目都不變,反應生成的這種化工原料的一個分子中含有兩個碳原子和四個氫原子,其化學式為C2H4
故答案為:C2H4;
(3)了減緩大氣中CO2含量的增加的主要方法一是開發(fā)利用新的清潔的能源,減少化石能源的利用.二是加大植樹造林的力度,提高二氧化碳的吸收能力,
故選①③.
答案:
(1)光合;二氧化碳;氧氣;
(2)C2H4;
(3)①③.

點評 本題考查環(huán)境污染及治理,側(cè)重于化學與人體健康的考查,為高考常見題型和高頻考點,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良好科學素養(yǎng),難度不大,注意相關基礎知識的積累.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10.科學嚴謹?shù)膽B(tài)度、安全規(guī)范的操作是成功進行化學實驗的保障,如圖是小欣配制100g質(zhì)量分數(shù)為5%的氯化鈉溶液過程.

(1)氯化鈉如圖應存放在廣口瓶中,用藥匙取用,實驗中玻璃棒的作用是攪拌,加速溶解;
(2)實驗操作中有兩處錯誤:①稱量時氯化鈉放在右盤,②量筒讀數(shù)時仰視;
(3)上述兩處錯誤操作導致所配置溶液的質(zhì)量分數(shù)偏小,請再舉一個會導致相同后果的例子:氯化鈉在轉(zhuǎn)移過程中灑落在燒杯外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推斷題

11.如圖是初中化學常見六種物質(zhì)之間的關系圖(物質(zhì)是溶液的只考慮溶質(zhì)),圖中“-”表示兩種物質(zhì)之間能發(fā)生化學反應,“→”表示一種物質(zhì)可以轉(zhuǎn)化為另一種物質(zhì)(部分反應物或生成物及反應條件已略去)

A中含有人體中含量最多的金屬元素,B、C中不含相同元素,C、D中所含元素種類相同
(1)請分別寫出A、B、C、D物質(zhì)的化學式(或溶質(zhì)的化學式):ACa(OH)2、BHCl、CCO2、DCO.
(2)寫出轉(zhuǎn)化①的化學方程式3CO+Fe203$\frac{\underline{\;高溫\;}}{\;}$2Fe+3CO2(寫一個).
(3)寫出Fe2O3與足量B反應的實驗現(xiàn)象紅棕色固體逐漸減少至消失,溶液由無色變?yōu)辄S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8.“碳循環(huán)”是自然界中重要的一類物質(zhì)轉(zhuǎn)化,CO2在轉(zhuǎn)化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如圖1是這種作用的具體體現(xiàn)之一

(1)自然界中“碳循環(huán)”的“碳”是指元素(選填“單質(zhì)”“元素”“原子”).
(2)某有機物R在空氣中完全燃燒的化學方程式:R+3O2$\frac{\underline{\;點燃\;}}{\;}$2CO2+3H2O,R的化學式為C2H6O.
(3)煤的燃燒會產(chǎn)生大量CO2,通過煤的綜合利用可獲得多種產(chǎn)品,有很多用途,其中焦炭廣泛應用于煉鐵,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c(填序號).
a.煤是復雜的混合物,主要含碳元素
b.煤加工成焦炭的變化屬于物理變化
c.煤燃燒排放的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質(zhì).
(4)科學家用NaOH溶液噴淋吸收CO2(如圖2),對該方法的敘述正確的是D.
A.該方法中包含分解反應,置換反應等   B.物質(zhì)是①是Na2CO3溶液
C.操作①是蒸發(fā)濃縮,降溫結晶  D.整個過程至少有兩種物質(zhì)可以循環(huán)利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5.世界是物質(zhì)的,而物質(zhì)又是由粒子構成的.構成物質(zhì)的粒子有分子、原子、離子.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構成的,銅是由銅原子構成的,氯化鈉是由鈉離子和氯離子構成的.(填具體的粒子名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5.化學興趣小組同學發(fā)現(xiàn)實驗臺上按如圖所示順序擺放著6瓶不同的無色溶液(如圖所示:A、B、C、D、E、F代表對應的溶液).其中E溶液的試劑瓶標簽破損.為此,他們做了如下探究:

【提出問題】E溶液的成分是什么?
【初步判斷】根據(jù)受損標簽及實驗室藥品分類擺放原則,E溶液不可能是①(填序號).
①酸;②堿;③鹽.
【提出猜想】猜想Ⅰ:NaOH溶液;猜想Ⅱ:Na2CO3溶液;猜想Ⅲ:Na2SO4溶液;猜想Ⅳ:NaCl溶液(任寫一種).
【設計并實驗】興趣小組的同學為驗證“猜想Ⅱ”是否正確,設計并完成如表所示實驗.
實驗方案實驗一實驗二實驗三
實驗操作
實驗現(xiàn)象試紙變色,對照比色卡,pH>7有無色無味氣體產(chǎn)生有白色沉淀產(chǎn)生
實驗結論猜想Ⅱ正確
【分析與推理】
①完成“實驗一”后,李成同學即認為“猜想Ⅰ”正確,張平同學認為“猜想Ⅰ”不一定正確,他的理由是因NaOH溶液變質(zhì)也會產(chǎn)生Na2CO3不合理.
②請寫出“實驗三”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Na2CO3+BaCl2=2NaCl+BaCO3↓.
【反思與評價】
經(jīng)過討論,同學們認為“實驗一”存在明顯操作錯誤,該錯誤是把pH試紙浸入待測液;觀察發(fā)現(xiàn)D、E試劑瓶的瓶塞是橡膠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12.某校興趣小組同學準備進行常見酸、堿、鹽的性質(zhì)實驗時,發(fā)現(xiàn)實驗臺上擺放的藥品中(如圖1),有一裝溶液的試劑瓶未蓋瓶蓋且標簽破損,于是決定對這瓶溶液進行實驗探究:
【提出問題】這瓶溶液是什么溶液?
【獲得信息】實驗中用到含有鈉元素的物質(zhì)是氯化鈉、氫氧化鈉、碳酸鈉
【提出猜想】這瓶溶液原來是:
猜想一:氯化鈉溶液;猜想二:氫氧化鈉溶液;猜想三:碳酸鈉溶液.
【實驗推斷】
①甲取樣滴加無色酚酞試液,溶液呈紅色,得出結論:該溶液不可能是氯化鈉溶液溶液,理由是氯化鈉溶液呈中性,不能使酚酞試液變色;
②乙另取樣滴加稀鹽酸有氣泡產(chǎn)生,乙得出結論:該溶液原來是碳酸鈉溶液.
③丙認為乙的結論不完全正確,理由是露置于空氣中的NaOH溶液與空氣中的CO2反應也生成碳酸鈉.小組同學討論后一致認為還需要進行如下實驗:
【繼續(xù)探究】
④另取樣加入過量的氯化鈣溶液,觀察到有白色沉淀產(chǎn)生,設計這一步驟的目的是完全除去溶液中的CO32-,避免其對OH-檢驗造成干擾;靜置后,取上層清液,滴入酚酞試液,溶液呈紅色.
【得出結論】⑤這瓶溶液原來是NaOH溶液.
【拓展遷移】⑥氫氧化鈉溶液與鹽酸發(fā)生中和反應,恰好完全反應的微觀過程如圖2所示,反應的實質(zhì)表達式為:H++OH-=H2O,則反應后溶液中存在的陰、陽離子是Cl-、Na+(填離子符號).請寫出【繼續(xù)探究】實驗中加氯化鈣溶液反應的實質(zhì)表達式:Ca2++CO32-=CaCO3↓(仿照上例,用離子符號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9.請結合如圖所示實驗裝置回答有關問題:

(1)寫出圖中標有a的儀器名稱:酒精燈.
(2)實驗室用高錳酸鉀制氧氣的化學反應方程式為2KMnO4$\frac{\underline{\;\;△\;\;}}{\;}$K2MnO4+MnO4+O2↑,為了完成該實驗,還需將所選裝置做出的改動是在試管口放一團棉花.
(3)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要求做到隨時發(fā)生、隨時停止,你選擇的發(fā)生裝置和收集裝置是CD(填序號),檢驗該氣體所涉及的化學反應方程式為Ca(OH)2+CO2═CaCO3↓+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0.某同學在實驗室用鋁和鐵的混合物和稀硫酸反應制取氫氣.
(1)制取氫氣時應采用與b相同的發(fā)生裝置.
a.高錳酸鉀制取氧氣   b.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
(2)實驗完畢后,向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鋅,過濾后向濾渣中加入稀硫酸,有氣泡產(chǎn)生,請分析濾液中的溶質(zhì)成分Al2(SO43、ZnSO4(寫化學式),并寫出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Zn+FeSO4═ZnSO4+Fe、Fe+H2SO4═FeSO4+H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