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初中化學 > 題目詳情
19.科學興趣小組想研究影響過氧化氫(H2O2)分解速度的因素.在四支試管中分別加入0.2克二氧化錳(MnO2)粉末,然后加入等量的不同溶質質量分數的過氧化氫溶液,觀察氣泡產生的速度,記錄如下:
實驗次數1234
H2O2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1%5%10%15%
MnO2質量0.2克0.2克0.2克0.2克
氣泡產生的速率++++++++++
(1)寫出過氧化氫分解的文字表達式過氧化氫$\stackrel{二氧化錳}{→}$水+氧氣
(2)該實驗研究的問題是:過氧化氫分解的度與H2O2溶液的濃度的關系,你認為該反應的分解速度還與什么因素的有關,試寫出兩種溫度、催化劑的種類等.
(3)為了檢驗產生的氣體是否為氧氣,請你寫出檢驗的方法:將帶火星的木條伸入試管中,如果木條復燃,則證明該氣體為氧氣
(4)如果要確認氧化銅也是過氧化氫制氧氣的催化劑,除了證明氧化銅能加快過氧化氫的分解速度,還需要證明氧化銅的反應前后質量和化學性質不變.

分析 (1)根據過氧化氫溶液和二氧化錳混合生成水和氧氣進行解答;
(2)根據實驗中所給數據結合常見的影響反應速率的因素考慮解答;
(3)根據氧氣的助燃性進行解答;
(4)根據催化劑的定義及特征分析.

解答 解:(1)過氧化氫溶液和二氧化錳混合生成水和氧氣,故反應的文字表達式為:過氧化氫$\stackrel{二氧化錳}{→}$水+氧氣;
(2)由題目中的數據可知,在二氧化錳的量一定的情況下,雙氧水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越大,氣泡產生的速度越快,所以該實驗研究的問題是過氧化氫分解的速度與雙氧水溶液的濃度的關系;影響過氧化氫分解速率的因素還可能有溫度、催化劑的種類等;故填:H2O2溶液的濃度;溫度、催化劑的種類等;
(2)因為氧氣具有助燃性,用帶火星的木條檢驗產生的氣體是否為氧氣.檢驗的方法:將帶火星的木條伸入試管中,如果木條復燃,則證明該氣體為氧氣;故填:
(3)催化劑能夠改變反應的速率,但本身的質量和化學性質不變;要確認氧化銅也是過氧化氫制氧氣的催化劑,除了證明氧化銅能加快過氧化氫的分解速度,還需要證明氧化銅的反應前后質量和化學性質沒有改變;故填:質量、化學性質.

點評 通過回答本題知道了影響過氧化氫反應速度的因素、氧氣的助燃性以及過濾中的注意事項.操作對比實驗,在分析實驗數據的基礎上得到正確結論,是對學生分析能力的考查.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9.我國海岸線長達3.2萬千米,海洋專屬經濟區(qū)幅員遼闊,海洋資源豐富,開發(fā)前景十分遠大.
(1)我國海鹽年產量3千多萬噸,居世界第一位,目前從海水中提取食鹽的方法主要為

在蒸發(fā)池中促進水分蒸發(fā),主要是利用了下列各項中的④(填選項序號).
①潮汐能    ②生物能  ③電能    ④太陽能    ⑤化學能
(2)金屬鎂廣泛應用于生活、生產和國防工業(yè).從鹵水中提取鎂的過程所示:

在上述轉化過程中,①處所發(fā)生的反應屬于復分解反應(填“中和”“復分解”“氧化”“化合”“分解”之一).
(3)海水中除了蘊含大量的鈉元素和鎂元素外,還含有大量的鉀元素.KCl和KNO3的溶解度曲線如圖所示.試回答下列問題:
①t1℃時,KCl飽和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大于KNO3飽和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填“大于”“小于”“等于”之一).
②已知20℃時,KNO3的溶解度為31.6g;80℃時,KNO3的溶解度為169g.在20℃時,向盛有200g水的燒杯中加入80℃,在該溫度下,最后所得溶液中溶質與溶劑的質量之比為2:5(填最簡整數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0.寫出下列反應的文字表達式并回答問題:
(1)硫在空氣中燃燒硫+氧氣$\stackrel{點燃}{→}$二氧化硫
(2)細鐵絲在氧氣中燃燒鐵+氧氣$\stackrel{點燃}{→}$四氧化三鐵集氣瓶底要先放一些水鐵絲需在火柴梗上繞成螺旋狀的原因增大鐵絲的受熱面積,利于鐵與氧氣充分接觸,利于鐵絲持續(xù)燃燒
(3)硫在空氣中燃燒火焰顏色是淡藍色生成的氣體具有刺激性氣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多選題

7.氨堿法生產純堿的主要反應原理如下:
(1)NaCl+NH3+C02+H20=NaHC03+NH4C1
(2)2NaHC03$\frac{\underline{\;\;△\;\;}}{\;}$Na2C03+C02+H20
對上述信息的有關理解不正確的是(  )
A.用食鹽制純堿需要含碳、氧元素的物質
B.在反應(1)中析出固體后的溶液是NaHCO3的不飽和溶液
C.副產品NH4Cl是一種堿
D.碳酸氫鈉比碳酸鈉受熱更易分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4.如圖所示,在a燒杯中盛有濃氨水,在b燒杯中盛有酚酞溶液,有關現象和解釋正確的是( 。
A.現象:a燒杯溶液變紅色 解釋:b中氨分子運動到a中,氨氣溶于水,氨水呈堿性
B.現象:a燒杯溶液變紅色 解釋:氨氣與酚酞反應生成紅色物質
C.現象:b燒杯溶液為無色 解釋:b中氨分子沒有運動
D.現象:b燒杯溶液為無色 解釋:A中酚酞分子運動到b中,氨水呈中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4.某實驗小組用下面圖1、圖2兩組裝置采用對比的實驗方法進行實驗探究.

(1)用實驗一圖1所示裝置進行二氧化碳性質的探究.
當長頸漏斗中的稀鹽酸與錐形瓶中的大理石接觸后,有大量氣泡產生,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CaCO3+2HCl═CaCl2+H2O+CO2↑;C中觀察到的現象是干燥的石蕊試紙不變色,潮濕的石蕊試紙變紅.
(2)用實驗二圖2所示裝置進行燃燒條件的探究.
在D處放二氧化錳,E處放木炭,F中裝澄清石灰水.為驗證可燃物燃燒的兩個條件,進行如下實驗:
①打開K,用注射器注入一定量氮氣,在E處點燃酒精燈加熱木炭,木炭不燃燒,此操作目的是證明燃燒需要氧氣.
②冷卻一段時間后,用注射器注入足量的過氧化氫溶液,同時打開K,D處產生氣體,D處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木炭不燃燒,澄清石灰水變渾濁.在E處點燃酒精燈,觀察到木炭燃燒,澄清石灰水變渾濁,F處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a(OH)2+CO2═CaCO3↓+H2O,此操作目的是證明可燃物的溫度要達到著火點才會燃燒.此實驗得到的結論是可燃物的溫度要達到著火點才會燃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1.下列屬于化學變化的是( 。
A.楊梅釀酒B.汽車爆胎C.蘋果榨汁D.香水揮發(f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8.廚房中發(fā)生的下列變化,屬于物理變化的是( 。
A.米飯變餿B.鐵鍋生銹C.水果榨汁D.煤氣燃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9.化學就在我們身邊,我們的生活與化學息息相關.
(1)西瓜有甜味,主要是因為它含有糖類.(選填“糖類”或“蛋白質”)
(2)當人們攝入的某種元素過量時,會引起甲狀腺疾病,這種元素是碘.
(3)煤、石油和天然氣等都屬于常見的化石燃料,煤在燃燒時不僅會產生二氧化碳,加劇大氣層中的溫室效應;同時還會排放出許多污染物,直接危害我們的健康,因此開發(fā)、使用清潔能源已經刻不容緩.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