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乙兩中固體物質(zhì)(均不含結(jié)晶水)的溶解度曲線如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 t2℃時,將甲、乙的兩種飽和溶液分別降溫到t1℃,所得溶液都是飽和溶液
B. 甲中混有少量乙時,可用降溫結(jié)晶的方法提純甲
C. t2℃時,將等質(zhì)量的甲、乙兩種溶液分別降溫到0℃,溶質(zhì)質(zhì)量分數(shù):甲<乙
D. t1℃時,20g甲的飽和溶液、15g乙的飽和溶液中,甲和乙的溶解度不相等
CD 【解析】根據(jù)所學知識和題中信息知,A、甲、乙兩種物質(zhì)溶解度均是隨溫度升高而增大,t2℃時,將甲、乙的兩種飽和溶液分別降溫到t1℃,所得溶液都是飽和溶液,故A正確;B、甲物質(zhì)溶解度隨溫度升高而增大,、乙物質(zhì)溶解度隨溫度升高而變化不大,甲中混有少量乙時,可用降溫結(jié)晶的方法提純甲,故B正確;C、t2℃時甲物質(zhì)溶解度大于乙,0℃時乙物質(zhì)溶解度大于甲,t2℃時,將等質(zhì)量的甲、乙兩種飽和溶液分別降...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天津市河北區(qū)2018屆九年級會考化學試卷 題型:簡答題
如圖是氫氧化鈉溶液和鹽酸用滴加方式反應時,溶液pH隨滴入溶液體積變化的曲線。
(1)氫氧化鈉和鹽酸恰好完全反應時,溶液的pH_______7 (填“大于”或“小于”或“等于”)。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
(2)根據(jù)曲線判斷,該反應是將___________(填“氫氧化鈉溶液”或“鹽酸”)滴入___________中。
(3)當?shù)稳肴芤旱捏w積為5 mL時,此時該溶液中的溶質(zhì)是___________(填化學式)。
(4)將8Og 10%的氫氧化鈉溶液與一定質(zhì)量的10%的稀鹽酸相混合,滴入幾滴石蕊溶液,溶液呈紫色,則稀鹽酸的質(zhì)量為__________73g(填“大于”或“等于”或“小于”)。
等于 NaOH+HCl=NaCl+H20 氫氧化鈉溶液 鹽酸 HCl和NaCl 等于 【解析】(1)氫氧化鈉和鹽酸恰好完全反應時,溶液呈中性,pH=7;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HCl+NaOH=NaCl+H2O;(2)根據(jù)曲線判斷,溶液的pH逐漸增大,是向鹽酸中滴加氫氧化鈉溶液;(3)鹽酸和氫氧化鈉的反應原理是:HCl+NaOH=NaCl+H2O,滴入氫氧化鈉溶液的體積為5mL時,溶液仍為酸性,...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云南民族大學附屬中學2018屆九年級下學期第二次月考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超臨界水”因具有許多優(yōu)良特性而被科學家追捧,它是指當溫度和壓強達到一定值時,水的液態(tài)和氣態(tài)完全交融在一起的狀態(tài),用“”表示氫原子,“”表示氧原子,下列模型能表示“超臨界水”分子的是
A. B. C. D.
C 【解析】超臨界水是水的液態(tài)和氣態(tài)完全交融在一起的狀態(tài),屬于物理變化,表示“超臨界水”分子的是C。 點睛∶水的化學式是H2O。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江蘇省2018屆九年級下學期期中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關于實驗現(xiàn)象的描述正確的是( )
A. 硝酸銨固體溶于水,溶液溫度升高
B. 硫在氧氣中燃燒,生成二氧化硫氣體
C. 打開盛有濃鹽酸的試劑瓶蓋,瓶口出現(xiàn)白霧
D. 將尿素[CO(NH2)2]與熟石灰混合研磨,聞到氨味
C 【解析】A、硝酸銨固體溶于水吸熱,使溶液溫度降低,錯誤;B、硫在氧氣中燃燒,生成二氧化硫氣體,是實驗結(jié)論而不是實驗現(xiàn)象,錯誤;C、濃鹽酸具有揮發(fā)性,打開裝有濃鹽酸試劑瓶的瓶塞,瓶口上方有白霧產(chǎn)生,正確;D、尿素不屬于銨態(tài)氮肥,與熟石灰混合研磨,無明顯變化,錯誤。故選C。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吉林省2018年九年級化學中考模擬試卷 題型:科學探究題
小明在市場看到,魚老板將一勺白色粉末加入水中,水中奄奄一息的魚很快張開嘴,活蹦亂跳起來,小明對這種“白色粉末”很感興趣,與小剛一起進行了相關探究。
【查閱資料】這種“白色粉末”的主要成分是過碳酸鈉(化學式為Na2CO4),常溫下,與水反應生成氧氣.
【提出問題】過碳酸鈉與水反應后得到的溶液M中溶質(zhì)的成分是什么?
【作出猜想】根據(jù)質(zhì)量守恒定律,Na2CO4與水反應可能生成Na2CO3、NaOH。
猜想一:Na2CO3;猜想二:NaOH;猜想三:___________。
【實驗探究】
實 驗 操 作 | 實 驗 現(xiàn) 象 | 實 驗 結(jié) 論 |
小剛?cè)∪芤篗,滴加稀HCl | ___ | 猜想二不成立 |
小明向溶液M中滴加CaCl2溶液至不再產(chǎn)生沉淀為止, 用玻璃棒蘸取上層溶液,滴到pH試紙上,把試紙顯示 的顏色與________比較,讀出溶液的pH。 | pH=12 | ______ |
【反思拓展】
小明在實驗中若選用澄清的石灰水代替CaCl2溶液,則達不到實驗目的,其原因是澄清的石來水發(fā)生了如下反應_______________(用化學反應方程式表示)。
NaOH和Na2CO3 有氣泡產(chǎn)生 標準比色卡 猜想三成立 Na2CO3+Ca(OH)2=CaCO3↓+2NaOH(缺箭頭不得分) 【解析】將一勺白色粉末加入水中,水中奄奄一息的魚很快張開嘴,活蹦亂跳起來!静殚嗁Y料】這種“白色粉末”的主要成分是過碳酸鈉(化學式為Na2CO4),常溫下,與水反應生成氧氣!咎岢鰡栴}】過碳酸鈉與水反應后得到的溶液M中溶質(zhì)的成分是什么?【作出猜想】根據(jù)質(zhì)量守恒定...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吉林省2018年九年級化學中考模擬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有關催化劑的說法正確的是
A. 在化學反應后其質(zhì)量減小 B. 催化劑能改變化學反應速率
C. 在化學反應后其質(zhì)量增加 D. 在化學反應后其化學性質(zhì)發(fā)生了變化
B 【解析】能改變其他物質(zhì)的反應速率,而本身的質(zhì)量和化學性質(zhì)在反應前后不變的物質(zhì)叫催化劑。故B正確。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山東省煙臺龍口市2017-2018學年八年級下學期期中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實驗題
根據(jù)下列裝置,回答問題:
(1)寫出圖中標號儀器的名稱:①_________;②_________③ __________ 。
(2)實驗室用過氧化氫溶液和二氧化錳制取氧氣時,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___________,二氧化錳的作用是___________,從控制反應速率和節(jié)約藥品的角度考慮,發(fā)生裝置最好選用_______(填裝置序號)。
(3)因為氧氣__________ ,所以可以利用裝置F收集, 待______________開始收集,觀察到_______________現(xiàn)象時證明收集滿了。氧氣還可以用___裝置收集,因為氧氣 ______________,用此法收集怎樣檢驗是否收集滿了氧氣_________ 。應將收集滿氧氣的集氣瓶_____放在桌面上。
(4)怎樣檢查B裝置的氣密性 ________________。
(5)用氯酸鉀和二氧化錳制氧氣應選的發(fā)生裝置是_____(填字母),反應方程式是 ___________ 。
(6)若用如下圖裝置進行“排空氣法”收集制取氧氣,氧氣應從_____(填“m”或“n”)端導入。若瓶中裝滿水,用排水法收集氧氣,氧氣應從_____(填“m”或“n”)端導入。
分液漏斗 試管 錐形瓶 2H2O2MnO22H2O+O2↑ 催化作用 B 不易溶于水 氣泡連續(xù)均勻冒出 瓶口有大氣泡冒出 E 密度比空氣大 將帶火星的木條放在集氣瓶口,若木條復燃,證明收集滿了氧氣 正 關閉分液漏斗的活塞,將導管的另一端浸入水中,用手捂住錐形瓶外壁,若導管口有氣泡冒出,證明裝置氣密性良好 D 2KClO3 2KCl+3O2↑ m n 【解析】(1)根據(jù)常見儀器解答;(2)根據(jù)...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山東省煙臺龍口市2017-2018學年八年級下學期期中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關于催化劑的說法正確的是
A. 催化劑必定加快反應速率
B. 反應前后催化劑的化學性質(zhì)通常會發(fā)生改變
C. 在釀造工業(yè)和制藥工業(yè),一般都要用酶作催化劑
D. 用氯酸鉀制氧氣時,加入催化劑可使生成氧氣的質(zhì)量增加
C 【解析】A. 催化劑在化學反應中改變了化學反應速率,可能加快反應速率,也可能是減慢化學反應速率,錯誤;B. 反應前后催化劑的化學性質(zhì)不變,錯誤;C. 在釀造工業(yè)和制藥工業(yè),一般都要用酶作催化劑,正確;D. 催化劑只是改變了反應速率,不影響生成物的質(zhì)量,錯誤。故選C。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江蘇省常州市2018屆九年級下學期期中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人體中含量最多的金屬元素是
A. 鈣 B. 鐵 C. 氧 D. 硅
A 【解析】人體需要的金屬元素中,鈣元素含量最多,約占人體的1.5%。故選A。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quán)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