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廣東省2019屆九年級化學第十二單元測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廣告詞對應商品的主要成分及類別錯誤的是( )
選項 | 廣告詞 | 商品 | 主要成分 | 類別 |
A | “衡水老白干,喝出男人味” | 白酒 | 乙醇 | 有機物 |
B | “紅梅味精,領先(鮮)一步” | 味精 | 蛋白質(zhì) | 混合物 |
C | “吃了蓋中蓋,腰不疼了,腿不疼了,走路也有勁了” | 補鈣劑 | 碳酸鈣 | 鹽 |
D | “農(nóng)夫山泉有點甜” | 礦泉水 | 水 | 化合物 |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山西省2019屆九年級上學期第一次月考化學試卷 題型:填空題
(1)用化學用語表示:
①2個氧原子___________ ;② 2個氧分子_____________;③2個氧離子___________;
④2個硫酸根離子___________;⑤水中氧元素的化合價____________;⑥________________。
(2)寫出符合下列要求的物質(zhì)的化學式:
①最輕的氣體________; ②能作為燃料的化合物________;
③溫度計中填充的液態(tài)金屬為________;④一種有毒氣體,可用于鐵的冶煉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貴州省2019屆九年級第一學期月考化學試卷 題型:科學探究題
某�;瘜W興趣小組就空氣中氧氣的含量進行了如下實驗探究:
(1)討論后同學們認為,選擇的藥品既要能消耗氧氣,又不會跟空氣中的其他成分反應,而且生成物為固體。他們應該選擇________ (填序號),為了充分消耗容器中的氧氣,藥品的用量應保證足量 。
A.蠟燭 B.紅磷 C.硫 D.木炭
(2)小組同學共同設計如圖所示的裝置,為了確保實驗的成功,在裝藥品之前應該____,寫出集氣瓶內(nèi)反應的文字表達式:____
(分組實驗)在討論的基礎上,他們分組進行了實驗。
(數(shù)據(jù)分析)實驗結(jié)束后,整理數(shù)據(jù)如下表:(注:集氣瓶容積為 100 mL)
組別 | 1 | 2 | 3 | 4 | 5 | 6 |
進入集氣瓶中水的體積/mL | 20 | 21 | 19 | 20 | 22 | 18 |
(3)通過對實驗結(jié)果的交流,大多數(shù)同學都驗證出氧氣約占空氣體積的____。通過實
驗還可以推斷出集氣瓶中剩余氣體的性質(zhì)是____、____(寫出兩點)。
(4)實驗測量值比真實值小的原因可能是:①____量不足;②裝置氣密性____;③未冷卻至____就打開止水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北京課改版2018-2019學年度第一學期九年級化學上冊第1-3章綜合檢測題 題型:多選題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化學實驗是化學學習的重要內(nèi)容.根據(jù)你掌握的知識判斷,下列實驗操作的描述中,正確的是( )
A. 連結(jié)儀器時,橡膠塞沾水后旋進試管口
B. 用滴管滴加液體時,滴管下端要緊貼試管內(nèi)壁
C. 洗凈后的試管,放置晾干的正確方法是管口向下,并倒扣在試管架上
D. 為了準確地把液體滴入試管,滴管可以伸入試管口
E. 用100mL的量筒取10mL的液體
F. 向試管內(nèi)傾倒液體時,試劑瓶口緊挨試管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8-2019學年度第一學期人教版五四制八年級化學上冊第1-3章綜合檢測試卷 題型:填空題
空氣是人類寶貴的自然資源.
下列有關(guān)空氣的說法錯誤的是________;
①工業(yè)上采用液化空氣的方法制備氧氣和氮氣
②液氮可用作制冷劑
③氧氣既能燃燒又能支持燃燒,可用作火箭發(fā)射的燃料
④氦氣可用來填充探空氣球
⑤二氧化碳是植物進行光合作用必需的物質(zhì)
⑥紅磷在空氣中燃燒:發(fā)出白光,生成大量的白霧
.①③.②③.④⑤.③⑥
化學探究小組的同學設計下圖裝置來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并按下列步驟進行實驗,你認為正確的操作順序是________;
實驗步驟:
①加大約一藥匙銅粉;
②冷卻,打開止水夾;
③連接好裝置,檢驗裝置氣密性;
④用酒精燈小心均勻的加熱藥品部位,加熱大約分鐘;
⑤讀數(shù)并記錄.
若沒有冷卻就打開止水夾;可能出現(xiàn)的情況是________(答出一點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quán)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