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初中化學 > 題目詳情

小剛用化學方法測定Cu-Zn合金及Cu-Ag合金中銅的質量分數(shù),實驗室只提供一瓶未標明質量分數(shù)的稀鹽酸和必要的儀器.
(1)能測定出銅的質量分數(shù)的是________合金.
(2)小剛取該合金粉末65g與100g稀鹽酸恰好完全反應,經測定產生了0.4g氣體.求:①該合金中銅的質量.
②所用稀鹽酸的質量分數(shù).

解:(1)銅的活動性比氫弱,不與稀酸發(fā)生反應,鋅的活動性比氫強,能與稀酸發(fā)生反應,因而銅鋅合金能測定出銅的質量分數(shù);而銀的活動性比氫弱,也不與稀酸發(fā)生反應,因而銅銀合金不能測定出銅的質量分數(shù).故答案為:
Cu-Zn
(2)設:合金中鋅的質量為x,稀鹽酸中溶質的質量為y.
Zn+2HCl=ZnCl2+H2
65 73 2
x y 0.4g

x=13g

y=14.6g
①合金中銅的質量=65g-13g=52g 答:合金中銅的質量為52g.
②稀鹽酸中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14.6% 答:稀鹽酸中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為14.6%.
分析:(1)兩種金屬中一種金屬的活動性比氫強,一種金屬的活動性比氫弱,只有滿足此條件才能測定出銅的質量分數(shù).
(2)①根據(jù)氫氣的質量求出鋅的質量,再用合金質量減去鋅的質量即為銅的質量;②根據(jù)氫氣的質量求出稀鹽酸中溶質的質量,再用%求出稀鹽酸中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
點評:稀鹽酸是混合物,其溶質是氯化氫氣體,在做有關化學方程式的計算時,不能把稀鹽酸的質量當成反應物的質量直接代入計算.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疊氮化鈉(NaN3)被廣泛應用于汽車安全氣囊,某化學小組同學對其進行下列研究.
查閱資料
①NaN3受撞擊會生成Na、N2
②NaN3遇鹽酸、H2SO4溶液無氣體生成.
③堿石灰是CaO和 NaOH的混合物.
④NaN3的制備方法是:將金屬鈉與液態(tài)氨反應制得NaNH2,再將NaNH2與N2O反應可生成NaN3、NaOH和氨氣(NH3).
問題探究
(1)汽車經撞擊后,30毫秒內引發(fā)NaN3迅速分解,寫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2)工業(yè)級NaN3中常含有少量的Na2CO3,其原因是(用化學方程式表示)
 

(3)為測定某工業(yè)級NaN3樣品中含有Na2CO3的質量分數(shù),化學小組同學設計了如下實驗裝置.
精英家教網
①小明同學認為通過測定裝置 I中反應前后B的質量差,再通過相應計算,就可測定Na2CO3的純度,小組內同學通過討論認為不可以,其理由可能是
 

②小剛同學在大家討論的基礎上,設計了裝置II.請分析:裝置II中A的作用是
 
;若無裝置C,對測定結果造成的影響是
 
(填“偏大”、“偏小”或“無影響”);裝置E的作用是
 

③根據(jù)裝置II,小組同學設計的實驗步驟有:a.稱量裝置D.b.稱量樣品,檢查裝置氣密性.c.打開彈簧夾,鼓入空氣.d.打開分液漏斗的活塞和玻璃塞,注入足量的稀硫酸,關閉活塞和玻璃塞.其正確順序為
 
(填字母序號,可重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A、B、C、D、E是初中化學中的五種常見物質.C、D是單質,C為紫紅色固體,D是密度最小的氣體,B的濃溶液常用作干燥劑.已知Fe和A、B的水溶液分別能發(fā)生反應:
①Fe+A→C+E;②Fe+B→D+E
(1)寫出A、B、C的化學式:A
CuSO4
CuSO4
B
H2SO4
H2SO4
C
Cu
Cu

(2)現(xiàn)有Fe和A、C三種固體組成的混合物,某化學興趣小組的同學想通過實驗測定該混合物中C物質的質量分數(shù).
【設計實驗】如圖所示

【數(shù)據(jù)處理】
①小剛根據(jù)數(shù)據(jù)計算出混合物質中C物質的質量分數(shù)為:
12g30g
×100%,小強認為數(shù)據(jù)處理不正確,原因是
12g紫紅色固體中包含有鐵和硫酸銅反應生成的銅(鐵和硫酸銅反應生成了銅或12g紫紅色固體,不只是原來的C物質,或12g紫紅色固體的質量大于原來C物質的質量).
12g紫紅色固體中包含有鐵和硫酸銅反應生成的銅(鐵和硫酸銅反應生成了銅或12g紫紅色固體,不只是原來的C物質,或12g紫紅色固體的質量大于原來C物質的質量).

②他們經過認真分析后,發(fā)現(xiàn)還缺少必要的實驗數(shù)據(jù),經過重新試驗,并用天平稱出反應前后總質量減少了0,1g,從而算出混合物中C物質的質量分數(shù)為
18.7%
18.7%

【實驗反思】
同學們對該混合物的成分經過認真分析后發(fā)現(xiàn),只根據(jù)物質的物理性質也能測定C物質的質量分數(shù),試寫出簡明的試驗方法
將物質溶于水,過濾,洗滌烘干,稱得濾渣質量.用磁鐵吸收濾渣,稱得剩余物質的質量即銅的質量,用銅的質量除以總質量即得銅的質量分數(shù).
將物質溶于水,過濾,洗滌烘干,稱得濾渣質量.用磁鐵吸收濾渣,稱得剩余物質的質量即銅的質量,用銅的質量除以總質量即得銅的質量分數(sh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用來測定空氣成分的方法很多,圖1所示的是小明用紅磷在空氣中燃燒的測定方法.實驗過程是:
第一步:將集氣瓶容積劃分為五等份,并做好標記.
第二步:點燃燃燒匙內的紅磷,伸入集氣瓶中并把塞子塞緊.
第三步:待紅磷熄滅并冷卻后,打開彈簧夾,發(fā)現(xiàn)水被吸入集氣瓶中,進入集氣瓶中水的體積約為集氣瓶總容積的
1
5

請回答下列問題:
(1)上面的實驗同時證明了氮氣 有
不能燃燒,也不支持燃燒
不能燃燒,也不支持燃燒
 的化學性質.
(2)實驗完畢,若進入集氣瓶中水的體積不到總容積的
1
5
,你認為導致這一結果的原因可能是
裝置漏氣
裝置漏氣

(只要求寫出一種原因).

(3)某同學對實驗進行反思后,提出了改進方法(如圖2所示 ),
你認為改進后的優(yōu)點是:
裝置始終密閉,空氣沒有逸出,實驗結果準確
裝置始終密閉,空氣沒有逸出,實驗結果準確
.(4)小剛同學為驗證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shù),進行實驗(如圖3所示).燃燒匙里盛燃著的足量的硫,反應結束,冷卻后,打開C夾,水不沿導管進入A瓶.請回答:
①B容器的名稱是
燒杯
燒杯
.硫在A瓶中燃燒的文字表達式或化學方程式是
硫+氧氣
 點燃 
.
 
二氧化硫
硫+氧氣
 點燃 
.
 
二氧化硫

②該實驗失敗的主要原因是
硫燃燒生成的二氧化硫與氧氣一樣也是氣體,燃燒后集氣瓶與外界沒有壓強差,因此水不可能沿導管進入集氣瓶
硫燃燒生成的二氧化硫與氧氣一樣也是氣體,燃燒后集氣瓶與外界沒有壓強差,因此水不可能沿導管進入集氣瓶

③若不改變原裝置,要使實驗成功,你的改進意見是:
改用紅磷,因為紅磷燃燒生成了五氧化二磷固體,等瓶內的溫度冷卻至室溫,瓶內壓強小于外界大氣壓強,水即可沿導管進入集氣瓶
改用紅磷,因為紅磷燃燒生成了五氧化二磷固體,等瓶內的溫度冷卻至室溫,瓶內壓強小于外界大氣壓強,水即可沿導管進入集氣瓶

④若實驗成功,可證明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shù)約為
五分之一
五分之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疊氮化鈉(NaN3)被廣泛應用于汽車安全氣囊,某化學小組同學對其進行下列研究.
[查閱資料]
①NaN3受撞擊會生成Na、N2
②NaN3遇鹽酸、H2SO4溶液無氣體生成.
③堿石灰是CaO和 NaOH的混合物.
④NaN3的制備方法是:將金屬鈉與液態(tài)氨反應制得NaNH2,再將NaNH2與N2O反應可生成NaN3、NaOH和氨氣(NH3).
[問題探究]
(1)汽車經撞擊后,30毫秒內引發(fā)NaN3迅速分解,寫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2NaN3
 撞擊 
.
 
2Na+3N2
2NaN3
 撞擊 
.
 
2Na+3N2

(2)工業(yè)級NaN3中常含有少量的Na2CO3,其原因是(用化學方程式表示):
2NaOH+CO2═Na2CO3+H2O
2NaOH+CO2═Na2CO3+H2O

(3)為測定某工業(yè)級NaN3樣品中含有Na2CO3的質量分數(shù),化學小組同學設計了如下實驗裝置.

①小明同學認為通過測定裝置 I中反應前后B的質量差,再通過相應計算,就可測定Na2CO3的純度,小組內同學通過討論認為不可以,其理由可能是
濃鹽酸有揮發(fā)性,揮發(fā)出的氯化氫氣體會帶來實驗誤差
濃鹽酸有揮發(fā)性,揮發(fā)出的氯化氫氣體會帶來實驗誤差

②小剛同學在大家討論的基礎上,設計了裝置II.請分析:裝置II中A的作用
吸收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和水
吸收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和水
;若無裝置C,對測定結果造成的影響是
偏大
偏大
(填“偏大”、“偏小”或“無影響”);
③根據(jù)裝置II,小組同學設計的實驗步驟有:
a.稱量裝置D.
b.稱量樣品,檢查裝置氣密性.
c.打開彈簧夾,鼓入空氣.
d.打開分液漏斗的活塞和玻璃塞,注入足量的稀硫酸,關閉活塞和玻璃塞.
其正確順序為
bcadca
bcadca
(填字母序號,可重復).
(4)該小組對某一工業(yè)級NaN3樣品進行檢測.取100克該樣品于燒杯中,加水將其溶解,然后逐滴加入一定溶質質量分數(shù)的稀硫酸并不斷振蕩.
首先發(fā)生的反應是:2Na2CO3+H2SO4=2NaHCO3+Na2SO4;
然后發(fā)生的反應是:2NaHCO3+H2SO4=Na2SO4+2H2O+2CO2↑;
在上述過程中生成二氧化碳的質量與加入稀硫酸質量的關系如圖甲所示.

①請你根據(jù)以上信息,在圖乙的坐標系中畫出檢測過程中燒杯中溶液的質量隨滴加硫酸溶液質量的變化曲線.
②計算該樣品中純堿的質量分數(sh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1年北京市大興區(qū)中考化學一模試卷(解析版) 題型:解答題

(2011?大興區(qū)一模)疊氮化鈉(NaN3)被廣泛應用于汽車安全氣囊,某化學小組同學對其進行下列研究.
查閱資料
①NaN3受撞擊會生成Na、N2
②NaN3遇鹽酸、H2SO4溶液無氣體生成.
③堿石灰是CaO和 NaOH的混合物.
④NaN3的制備方法是:將金屬鈉與液態(tài)氨反應制得NaNH2,再將NaNH2與N2O反應可生成NaN3、NaOH和氨氣(NH3).
問題探究
(1)汽車經撞擊后,30毫秒內引發(fā)NaN3迅速分解,寫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
(2)工業(yè)級NaN3中常含有少量的Na2CO3,其原因是(用化學方程式表示)______.
(3)為測定某工業(yè)級NaN3樣品中含有Na2CO3的質量分數(shù),化學小組同學設計了如下實驗裝置.

①小明同學認為通過測定裝置 I中反應前后B的質量差,再通過相應計算,就可測定Na2CO3的純度,小組內同學通過討論認為不可以,其理由可能是______.
②小剛同學在大家討論的基礎上,設計了裝置II.請分析:裝置II中A的作用是______;若無裝置C,對測定結果造成的影響是______(填“偏大”、“偏小”或“無影響”);裝置E的作用是______.
③根據(jù)裝置II,小組同學設計的實驗步驟有:a.稱量裝置D.b.稱量樣品,檢查裝置氣密性.c.打開彈簧夾,鼓入空氣.d.打開分液漏斗的活塞和玻璃塞,注入足量的稀硫酸,關閉活塞和玻璃塞.其正確順序為______(填字母序號,可重復).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