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分為一級能源和二級能源;如果某種能源直接開采或直接被利用,稱為一級能源。如果某種能源經(jīng)過其他能源轉化獲得,稱為二級能源。下列關于一級能源和二級能源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天然氣屬一級能源                  B.風能屬二級能源

C.可燃冰屬二級能源                  D.一氧化碳屬二級能源


思路解析:抓住題目中的信息,兩級能源的分類標準,很容易得知天然氣、風能屬一級能源,電能、一氧化碳屬二級能源,可燃冰屬一級能源。

答案:AD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有關過氧化氫(H2O2)的說法錯誤的是( 。

  A.過氧化氫由氫元素和氧元素組成  B.過氧化氫分子中的氫、氧原子個數(shù)比為1:1  C.質(zhì)量分數(shù)為6%的過氧化氫溶液中水是溶質(zhì)  D.常溫下過氧化氫也能自行分解.其溶液中含有少量氧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在一定條件下,一個密閉容器內(nèi)發(fā)生某反應,測得反應前后各物質(zhì)的質(zhì)量如下表所示.下列有關說法不正確的是

物質(zhì)

a

b

c

d

反應前的質(zhì)量/g

30

20

10

15

反應后的質(zhì)量/g

x

y

0

10

A.參加反應的c與d的質(zhì)量之比為2:1

B.x的取值范圍:0≤x≤30

C.當y≤20時,該反應一定是化合反應

D.x+y=6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如圖裝置用于制取某些氣體.

(1)填寫下列儀器的名稱:a:   ;b:  

(2)若用KMnO4制取氧氣,反應的文字表達式為   ,應選擇的發(fā)生裝置是  (填序號),不能選用的收集裝置是E(填序號),原因是  

(3)雖然常溫壓下乙烯(C2H4)不與空氣反應,但因密度很接近空氣而不用排空氣法收集.若用排水法收集乙烯,收集乙烯時將待導氣管口連續(xù)穩(wěn)定地冒出氣泡才開始收集,原因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能源中,屬于可再生能源的是(  )

 A.天然氣 B.太陽能 C.石油 D.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請仔細閱讀下列文字,然后完成有關問題。

(1)煤是一種常用的化石燃料,家庭用煤經(jīng)過了從“煤球”到“蜂窩煤”的變化。以前人們把煤粉加工成略大于乒乓球的球體,后來人們把煤粉加工成圓柱體,并在圓柱體內(nèi)打上一些孔(如圖)。請你分析這種變化的優(yōu)點是______________。

(2)煤燃燒時會產(chǎn)生許多污染物。據(jù)資料顯示,冬天的空氣中二氧化硫含量會增多。請你分析造成這一現(xiàn)象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為了減少煤燃燒對環(huán)境造成的污染,可將水蒸氣通過熾熱的煤層制得較清潔的水煤氣(主要成分是CO和H2),請你寫出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水煤氣用管道輸送到千家萬戶,這便是我們常說的家用煤氣。煤氣廠常在家用煤氣中摻入少量具有難聞氣味的氣體,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實驗過程與如圖所示描述相符合的一組是( 。

 

A.

①表示水的電解

 

B.

②表示在一定溫度下,向飽和氫氧化鈣溶液中加入氧化鈣

 

C.

③表示將稀鹽酸滴入氫氧化鈉溶液中,在M點時,溶液中的溶質(zhì)只有氯化鈉

 

D.

④表示向鹽酸和氯化銅的混合溶液中滴加氫氧化鈉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茶葉中含茶氨酸(化學式為C7H14O3N2)、鋅、硒等多種成分。茶樹適宜在pH 為5~6 的土

壤中生長。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茶氨酸由碳、氫、氧、氮四種元素組成 B.茶氨酸屬于有機物,鋅、硒指單質(zhì)

C.一個茶氨酸分子中含有3 個氧原子 D.茶樹不宜在堿性土壤中生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深海海底大量存在的天然氣積水Ⅱ(即甲烷水合物)是水和天然在海底高壓和低溫環(huán)境下形成的固體。下列有關甲烷的說法中錯誤的是:

A、甲烷有碳元素和氫元素組成

B、沼氣(主要成分是甲烷)是由植物殘體分解生成的

C、采煤礦井常有無色、無味的甲烷氣體逸出,必須采取通風,嚴禁煙火等安全措施

D、實驗室收集甲烷氣體可采用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氣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