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7屆山東省九年級一輪復習驗收檢測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探究題
為探究一瓶久置的氫氧化鈉溶液中溶質(zhì)的成分,漢東省北城實驗學校的兩個化學興趣小組的同學進行了不同的探究。請根據(jù)下列探究過程完成以下內(nèi)容。
【變質(zhì)原因分析】 引起氫氧化鈉溶液變質(zhì)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學方程式表示)
【猜想假設】
猜想一:只有氫氧化鈉;猜想二:是氫氧化鈉和碳酸鈉的混合物;猜想三:是碳酸鈉
【查閱資料】CaCl2溶液呈中性;CaCl2溶液與Na2CO3溶液反應產(chǎn)生白色沉淀。
【實驗探究】兩個小組的同學分別設計了不同的實驗方案。
甲組:
實驗步驟 | 實驗現(xiàn)象 | 實驗結(jié)論 |
(1)取少量溶液于試管中,加入一定量的稀鹽酸。 | 產(chǎn)生________________ | 溶液中的溶質(zhì)有碳酸鈉 |
取(1)中所得的上層清液于試管中,滴加酚酞溶液。 | 酚酞溶液不變色 | 樣品中無氫氧化鈉 |
乙組:
實驗步驟 | 實驗現(xiàn)象 | 實驗結(jié)論 |
(1)取少量溶液于試管中,加入足量的CaCl2溶液。 | 產(chǎn)生白色沉淀 | 溶液中的溶質(zhì)有碳酸鈉 |
。1)中所得的上層清液于試管中,滴加酚酞溶液。 | 酚酞溶液變紅色 | 樣品中含有氫氧化鈉 |
【實驗結(jié)論】
甲組:猜想三正確; 乙組:猜想二正確。
你認為_________ 組同學的結(jié)論正確,另外一組同學不正確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思交流】
要想將氫氧化鈉溶液中的碳酸鈉除去,我們應該選擇下列哪種藥品_________(填序號)。
A.稀鹽酸 B.石灰水 C.硫酸銅溶液
寫出此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7屆江蘇省東臺市六校(雙語、安豐、許河、富東等)九年級下學期期中檢測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填充題
把自制的紫薯汁(呈紫色)分別滴加到盛有下列溶液的試管中,觀察到的現(xiàn)象如表:
溶液 | 白醋 | 鹽酸 | 蔗糖水 | 草木灰水 | 氨水 | 石灰水 |
加入紫薯汁后的顏色 | 紅色 | 紅色 | 紫色 | 綠色 | 綠色 | 綠色 |
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A. 白醋的水溶液呈酸性
B. 草木灰的水溶液呈堿性
C. 紫薯汁可以用作酸堿指示劑
D. 若不小心被黃蜂蟄了(黃蜂毒液呈堿性),涂抹稀氨水可以減輕痛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7屆湖南省婁底市九年級中考一;瘜W試卷(解析版) 題型:信息分析題
用化學用語填空:
(1)兩個鈉離子_________;碳酸_____________;
(2)人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與地殼中含量最多的金屬元素組成的化合物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7屆湖南省婁底市九年級中考一;瘜W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填充題
在一密閉容器中加入甲、乙、丙、丁四種物質(zhì),在一定條件下發(fā)生化學反應,測得反應前及t1、t2時各物質(zhì)質(zhì)量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A. 該反應為化合反應
B. 丙可能為該反應的催化劑
C. 該反應中,甲、乙的質(zhì)量變化之比為1:4
D. 該反應中,乙、丁的質(zhì)量變化之比為7: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7屆福建省九年級3月月考(A)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信息分析題
若要除去銅粉中混有的少量氧化銅,可以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要除去氧化銅中混有的少量銅粉,可以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7屆福建省九年級3月月考(A)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填充題
下列物質(zhì)相互反應后不生成鹽和水的是( 。
A. 氫氧化鎂和稀鹽酸反應 B. 氫氧化鈉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
C. 在氯化鐵溶液中滴入氫氧化鈉溶液 D. 稀硫酸和氧化銅反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7屆海南省九年級學業(yè)水平考試4月模擬(二)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填充題
把一定質(zhì)量的a、b、c、d四種物質(zhì)放入一密閉容器中,在一定條件下反應一段時間后,測得反應后各物質(zhì)的質(zhì)量如下。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物質(zhì) | a | b | c | d |
反應前的質(zhì)量/g | 6.4 | 3.2 | 4.0 | 2.8 |
反應后的質(zhì)量/g | 5.2 | X | 7.2 | 2.8 |
A. a和c是反應物 B. d一定是催化劑
C. X=2.0g D. 該反應是化合反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7屆湖北省十堰市九年級上學期期末考試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簡答題
下圖是初中化學中常見物質(zhì)間的轉(zhuǎn)化關系,其中甲、乙、丙均為非金屬單質(zhì),A、B、E和丁均為化合物,B和E為能產(chǎn)生溫室效應的氣體。
(1)物質(zhì)甲是____。
(2)寫出丙和E反應生成A和B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
(3)另有一種物質(zhì)D,已知D和A組成元素相同,若丁是一種 紅棕色固體,D在丁做催化劑條件下分解生成A和丙,寫 出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
(4)圖中發(fā)生反應的基本反應類型屬于置換反應的是____(填序號)。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