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含有碳酸鈉和氫氧化鈉的混合物溶液中逐滴加稀鹽酸,充分反應后,產(chǎn)生氣體的體積與加入稀鹽酸的體積關系如圖所示,請根據(jù)圖像回答下列問題:
(1)ob段發(fā)生反應的基本類型是____________。
(2)bd段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
(3)a、b、c、d、e五點對應的溶液中,含有兩種溶質的有______________。
A.a(chǎn) B.b C.c D. d E.e
復分解反應 Na2CO3 + 2HCl == 2NaCl+ H2O + CO2 ↑ BCE 【解析】由題目的信息可知:一定質量的NaOH溶液與Na2CO3溶液中逐滴加稀鹽酸,稀鹽酸優(yōu)先于氫氧化鈉反應,圖中0b段表示的是氫氧化鋇和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鈉的過程,酸堿中和反應屬于復分解反應;(2)bd段表示的是碳酸鈉和鹽酸反應生成氣體的過程,化學方程式為:Na2CO3 + 2HCl == 2NaCl+...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江蘇省蘇州市太倉市2018屆九年級教學質量調研測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事實的微觀解釋不正確的是
A. 干冰升華——分子空隙變大
B. 水燒開后把壺蓋頂開——分子數(shù)目變多
C. 通過氣味辨別酒精和水——分子不斷運動,不同分子的性質不同
D. 濕衣服晾在太陽底下干得快—分子運動速率變快
B 【解析】A、干冰升華是因為二氧化碳分子空隙變大的緣故,正確;B、水燒開后,壺蓋被頂開,發(fā)生的是物理變化,水分子本身沒有發(fā)生改變,溫度升高,水分子間的間隔變大,引起水的體積膨脹,壺蓋被頂開,分子數(shù)目不變,錯誤;C、分子不斷運動,不同分子的性質不同,可通過氣味辨別酒精和水,正確;D、濕衣服晾在太陽底下干得快,是因為溫度升高,分子運動的速率加快,正確。故選B。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福建省泉州市2018屆九年級中考質量檢測模擬二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四個圖像中,能正確反映對應變化關系的是
A. 某溫度時,向一定量的飽和石灰水中加入少量生石灰
B. 向一定量的氫氧化鈉溶液中逐滴加入pH = 2的稀鹽酸至過量
C. 向兩份完全相同的稀鹽酸中分別加入鋅粉、鎂粉
D. 將水通電一段時間
A 【解析】A、氧化鈣與飽和溶液中的水發(fā)生反應,溶液中水減少了,會造成溶質析出;溶液的溶質、溶劑都在減少,溶液的質量也在減少,正確; B、向一定量的氫氧化鈉溶液中逐滴加入pH=2的稀鹽酸至過量后,溶液的pH不會小于2,錯誤;C、向兩份完全相同的稀鹽酸中分別加入鋅粉、鎂粉,于鎂粉和鋅粉是足量的,酸完全反應,氫氣中氫全部來自酸,酸的質量相等,最終產(chǎn)生氫氣質量應該相等,錯誤;D、電解水得到的氫氣和...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內蒙古2018屆中考模擬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各組物質的轉化中,一定條件下均能一步實現(xiàn)的組合是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C 【解析】①碳燃燒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水反應生成碳酸,碳酸不能一步轉化成碳;②加熱條件下,銅和氧氣反應生成氧化銅,氧化銅和稀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銅和水,硫酸銅和鐵反應生成硫酸亞鐵和銅;③高溫條件下,碳酸鈣分解生成氧化鈣和二氧化碳,氧化鈣和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鈣,氫氧化鈣和碳酸鈉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淀和氫氧化鈉;④氫氧化鐵和稀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鐵和水,硫酸鐵和氯化鋇反應生成硫酸鋇沉淀和氯化鐵,氯化鐵和...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內蒙古2018屆中考模擬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變化屬于化學變化的是( )
A. 死灰復燃 B. 杯弓蛇影 C. 冰消雪融 D. 鐵柞磨針
A 【解析】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的根本區(qū)別在于是否有新物質生成,如果有新物質生成,則屬于化學變化; 反之,則是物理變化。有新的物質生成是化學變化;杯弓蛇影、冰消雪融 、鐵柞磨針都沒有新的物質生成,是物理變化。選A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江蘇省2018屆九年級中考模擬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綜合題
在日常生活里,我們常遇到許多物質,例如①小蘇打、②硫酸銅、③氫氧化鈣。請用序號填寫:
(1)常用來改良酸性土壤的是____________。
(2)用作焙制糕點的發(fā)酵劑的是____________。
(3)可用來配制農(nóng)藥波爾多液的鹽是__________。
③ ① ② 【解析】(1)常用來改良酸性土壤的是氫氧化鈣;(2)碳酸氫鈉受熱易分解生成碳酸鈉、水和二氧化碳,故用作焙制糕點的發(fā)酵劑的是小蘇打;(3)可用來配制農(nóng)藥波爾多液的是CuSO4。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江蘇省2018屆九年級中考模擬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溶液中,溶劑不是水的是
A. 碘酒 B. 酒精溶液 C. 生理鹽水 D. 硫酸銅溶液
A 【解析】A、碘酒是將碘溶解于酒精中,溶質是碘,溶劑是酒精,正確;B、醫(yī)用酒精中溶質是酒精,溶劑是水,錯誤;C、生理鹽水中溶質是氯化鈉,溶劑是水,錯誤;D、葡萄糖溶液中,溶質是葡萄糖,溶劑是水,錯誤。故選A。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山西省晉中市2018屆中考考前適應性訓練理綜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圖是鈣元素的原子結構示意圖,關于鈣元素的有關說法錯誤的是
A. 鈣元素原子核外有4個電子層
B. 鈣元素的原子序數(shù)是20
C. 鈣元素的原子在化學反應中易失去電子變?yōu)殛庪x子
D. 老年人缺鈣易得骨質疏松癥
C 【解析】A、由圖可知,該原子的原子核外共有4個電子層,正確; B、原子序數(shù)=核電荷數(shù),故鈣的原子序數(shù)是20,正確; C、原子失去電子后變?yōu)殛栯x子,錯誤; D、老年人缺鈣易得骨質疏松癥,正確。故選C。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哈爾濱市升學考試模擬調研測試(二)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如圖是甲、乙兩種固體物質(均不含結晶水)的溶解度曲線,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t1℃時,兩物質的溶解度相等,均為50
B. t1℃時,等質量的甲、乙溶液中含有溶質的質量相等
C. t2℃時,無法配制出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為30%的乙溶液
D. t2℃時,給甲、乙兩種物質的飽和溶液(不含未溶物)分別恒溫蒸發(fā)等質量的水,析出晶體的質量一定是甲大于乙
D 【解析】A、由圖可知,t1℃時,兩物質的溶解度相等,均為50g,錯誤;B、t1℃時,不知道溶液飽和的情況,等質量的甲、乙溶液中含有溶質的質量是否相等,錯誤;C、t1℃時,乙物質的溶解度為50g,飽和溶液的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為×100%≈33.3%,t2℃時,乙物質的溶解度增大,飽和溶液的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大于33.3%,所以可以配制出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為30%的乙溶液,錯誤;D、t2℃時,甲的溶解度...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