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醇不完全燃燒時產生CO、CO2和H2O。依據(jù)下表數(shù)據(jù)分析得出的結論中,不正確的是:
物質 | 乙醇 | 氧氣 | 二氧化碳 | 水 | 一氧化碳 |
反應前質量/g | 6.6 | 8.8 | 0 | 0 | 0 |
反應后質量/g | 2 | 0 | 6.6 | 5.4 | a |
A.表中的a值為1.4 B.在化學反應前后碳元素質量一定相等
C.參加反應的乙醇和氧氣的質量比為3:4 D.生成的CO和CO2分子個數(shù)比為1:3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河北聯(lián)邦國際學校2019-2020學年九年級上學期開學測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在一個密閉容器中有甲、乙、丙、丁、戊五種物質,在一定條件下發(fā)生反應,測得反應前后各物質的質量變化量如圖所示(圖中正數(shù)表示物質質量的增加量,負數(shù)表示物質質量的減少量,0表示物質質量不變),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該反應可能是化合反應
B.戊一定是該反應的催化劑
C.參加反應的乙、丙的質量比為48:23
D.該反應中甲、丁的相對分子質量之比為44:27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云南省楚雄州2018-2019學年九年級上學期期末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二百多年前,哪位法國科學家利用天平進行定量實驗,研究了空氣的成分( 。
A. 居里夫人 B. 侯德榜
C. 諾貝爾 D. 拉瓦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山東省2019-2020學年九年級上學期12月月考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甲醛用作農藥和消毒劑,下列關于甲醛(化學式為CH2O)的說法錯誤的是( )
A. 從類別上看,甲醛屬于化合物
B. 從變化上看,甲醛完全燃燒只生成水
C. 從宏觀上看,甲醛由碳、氫、氧三種元素組成
D. 從微觀上看,1個甲醛分子由1個碳原子,2個氫原子和1個氧原子構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河北省張家口市蔚縣2018-2019學年九年級上學期期末化學試卷 題型:實驗題
根據(jù)下圖所示實驗回答問題。
(1)甲實驗:實驗中,熱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請結合圖1和圖2說明,通過對比___________________,可證明可燃物燃燒需要與氧氣接觸。
(2)乙實驗:可燃氣體若為氫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可燃氣體若為甲烷,請寫出證明燃燒產物的操作及現(xiàn)象_________________ 。
(3)丙實驗:此裝置可用于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實驗時用紅磷作耗氧劑,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若打開彈簧夾后,發(fā)現(xiàn)集氣瓶內進入的水量明顯小于1/5的刻度線,其原因可能為_________________(答出1種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河北省張家口市蔚縣2018-2019學年九年級上學期期末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操作中,可以鑒別空氣、氧氣和氮氣三瓶氣體的是
A.觀察氣體顏色 B.插入燃著的木條 C.聞氣體的氣味 D.倒入澄清的石灰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河北省張家口市蔚縣2018-2019學年九年級上學期期末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如下圖所示,圖中“○”和“●”分別表示兩種質子數(shù)不同的原子,其中表示化合物的是( )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重慶市2019-2020學年九年級上學期第三次月考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用“”和“”分別代表兩種不同單質A2和 B2的分子,A2和 B2在一定條件下發(fā)生化學反應生成新物質 X ,微觀過程如圖 1 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在反應過程中 A2和 B2分子保持不變
B.該反應為置換反應
C.參加反應的A2與 B2分子數(shù)之比為 3 : l
D.物質 X 含 4 種元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江蘇省常州市金壇區(qū)2019-2020學年九年級上學期12月月考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物質中屬于純凈物的是
A.鐵水 B.稀鹽酸 C.不銹鋼 D.鐵礦石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