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D分別為氧化鐵、鹽酸、氫氧化鈣、碳酸鈣中的一種,它們之間的反應或轉化關系如圖(部分物質和反應條件已略去)。則化學方程式①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為_______________,A在生產(chǎn)或生活中的一種用途是____________________。

Ca(OH)2+CO2CaCO3↓+H2O Fe2O3+6HCl2FeCl3+3H2O 改良酸性土壤 【解析】試題根據(jù)轉關系,C能與鐵反應,給出的物質中只有稀鹽酸能與鐵反應生成氯化亞鐵和氫氣,故C是鹽酸;D能轉化為鐵,故D是氧化鐵,氧化鐵與一氧化碳反應生成鐵和二氧化碳;A能轉化為B,故B是碳酸鈣,A是氫氧化鈣,氫氧化鈣與二氧化碳反應生成碳酸鈣和水。氫氧化鈣在農(nóng)業(yè)上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9屆九年級上學期科粵版化學上冊第一章大家都來學化學單元測試卷 題型:綜合題

在中學化學定量實驗中,經(jīng)常要用量筒來量取一定體積的液體或對一定體積的液體進行讀數(shù).由于實驗者觀察方法不正確,而造成所量取液體的體積或讀出的體積數(shù)值存在誤差.讀數(shù)時視線應________;量筒的使用經(jīng)常分兩種情況:

對一定體積的溶液進行讀數(shù).

如圖甲所示使用的是分度值為的量筒正確的讀數(shù)為________俯視讀數(shù)________(填“偏高”或“偏低”)仰視讀數(shù)________(填“偏高”或“偏低”)

量取一定體積的液體如圖乙若需量取水,最好選用________的量筒并配合使用________進行量取,若讀數(shù)時仰視刻度,則實際量取的水的體積________(大于、小于、等于)

向量筒注入水,俯視讀數(shù)為,倒出一部分水后,仰視讀數(shù)為,則實際倒出來的水的體積是________

A.

B.大于

C.小于 

D.大于或等于

偏高偏低膠頭滴管大于C 【解析】 量筒讀數(shù)時視線應與凹液面的最低處保持水平。(1)讀數(shù)時應與凹液面的最低處保持水平,如圖甲所示使用的是分度值為0.1ml的量筒正確的讀數(shù)為8mL,俯視讀數(shù)偏高,仰視讀數(shù)偏低;(2)量取一定體積的液體如圖乙若需量取95mL水,最好選用100mL的量筒并配合使用膠頭滴管進行量取,若讀數(shù)時仰視刻度,則實際量取的水的體積大于95mL;(3)用量筒量取液體時,量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天津市寧河區(qū)2019屆九年級上學期第一次月考化學試卷 題型:實驗題

如右圖所示是一個具有刻度和活塞可滑動的玻璃容器,其中有空氣和足量的白磷,將它放在盛有沸水的燒杯上方進行實驗。請完成下表中的空白:(提示:白磷與紅磷類似,燃燒都生成五氧化二磷,但是白磷燃燒所需達到的溫度只有40ºC)

實驗目的

實驗現(xiàn)象

實驗結論

測定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shù)

白磷燃燒,活塞先向____移,后

向_______移,最后停在刻度約

為 _____(填整數(shù))的位置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右左8按體積計算,氧氣約占空氣體積的五分之一 【解析】 玻璃管至活塞處的容積刻度為10,白磷燃燒放熱,故活塞先向右移動,冷卻至室溫后,根據(jù)氧氣體積約占空氣體積的五分之一,通過觀察,活塞向左移動,最后應停在刻度約為8的位置上,故實驗結論為:按體積計算,氧氣約占空氣體積的五分之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天津市寧河區(qū)2019屆九年級上學期第一次月考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有關原子或分子的說法錯誤的是( )

A. 分子在不斷運動 B. 分子間沒有間隔

C. 原子可以相互結合成分子 D. 原子是化學變化中的最小粒子

F 【解析】 A. 分子總在不斷運動,正確; B. 分子間時有間隔的,原表達錯誤;C. 原子可以相互結合成分子,如:每兩個氫原子和一個氧原子結合構成一個水分子;正確; D. 化學反應的實質是舊的分子分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組合成鋅的分子,化學變化過程只是原子重新組合的過程,所以原子是化學變化中的最小粒子,說法正確;選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河北省2019屆九年級上學期第一次月考化學試卷 題型:實驗題

圖A所示是用紅磷在空氣中燃燒的方法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在集氣瓶中裝入少許水,會使生成的五氧化二磷煙狀物迅速溶解).

(1)實驗原理:①紅磷在空氣中燃燒反應的符號表達式 ____________ .

②密閉的裝置內,由于 ______ 被消耗,生成固體物質,該裝置內氣體壓強 ______ .

(2)實驗探究:

第一步:集氣瓶裝入少許水,然后將集氣瓶空的容積劃分為五等份,并做好標記.

第二步:點燃燃燒匙內的紅磷,伸入集氣瓶中并把塞子塞緊.

第三步:待紅磷熄滅并冷卻后,打開彈簧夾,發(fā)現(xiàn)水被吸入集氣瓶中,進入集氣瓶中水的體積約為集氣瓶總容積的

(3)實驗結論:①空氣中氧氣約占空氣總體積的 ______ ②該實驗證明了氧氣具有 ______ 的性質.同時也證明了氮氣有哪些性質? ______ (寫一點)

(4)反思與評價:①實驗完畢,若進入集氣瓶中水的體積不到總容積的,你認為導致這一結果的原因可能是 ______ .(寫一點)

②某同學對實驗進行反思后,提出了改進方法(如圖B所示),你認為改進后的優(yōu)點是___________ .

(5)拓展遷移:已知:鎂在氧氣中燃燒生成氧化鎂,鎂在氮氣中燃燒生成氮化鎂(固體),能否用鎂代替紅磷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并簡要說明理由. 答: ______ (填“能”或“不能”),理由 ____________ .

P+O2 P2O5氧氣減小1/5 支持燃燒不燃燒,也不支持燃燒,(或難溶于水 )紅磷量不足;或裝置漏氣;或未等冷卻至室溫打開止水夾裝置始終密封,空氣沒有逸出,實驗結果準確不能鎂燃燒不僅能跟氧氣反應,還能跟氮氣反應,水面上升超過1/5 ,無法證明空中氧氣的含量。 【解析】 (1)實驗原理:①符號表達式的書寫:將反應物的符號寫在箭頭的左側,生成物的符號寫在箭頭的右側,在箭頭的上方或下方注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河北省2019屆九年級上學期第一次月考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某學生用托盤天平稱量6.5g_NaCl晶體(1g以下用游碼),稱量時誤將藥品與砝碼的位置顛倒.該學生所稱NaCl的實際質量是(  )

A. 7_g B. 6.5_g C. 6.0_g D. 5.5_g

D 【解析】 根據(jù)題意可知實驗是稱量5.5g氯化鈉固體,所以稱量時應該是取5g的砝碼放在右盤,將游碼固定在0.5g處. 但是誤將5g砝碼放在了左盤,根據(jù)天平平衡的原理“天平左盤的物品的質量=天平右盤的物品的質量+游碼的質量”可得:所稱氯化鈉的實際質量=5g-0.5g=4.5g. 故答案為: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江西省等學校招生考試化學滾動檢測卷(四) 題型:科學探究題

某班同學用氫氧化鈉溶液和稀鹽酸進行中和反應實驗:

(1)甲同學在燒杯中加入約5 mL氫氧化鈉溶液,滴入幾滴__________溶液,此時溶液呈紅色,接著用滴管滴入一定量的稀鹽酸,再用玻璃棒攪拌,發(fā)現(xiàn)溶液變?yōu)闊o色,于是他得出兩者恰好中和的結論,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同學對甲同學的結論提出了質疑,并對反應后溶液中的溶質成分進行探究。

(實驗探究)反應后溶液中的溶質是什么?

猜想一:只有NaCl  猜想二:____________  猜想三:NaCl和NaOH

以上猜想中,你覺得不合理的是________。

為了驗證另外兩種猜想,乙同學設計如下實驗方案:

實驗操作

實驗現(xiàn)象

實驗結論

取少量反應后的溶液于試管中滴入Na2CO3溶液

________

猜想二成立

(反思交流)實驗結束后,廢液處理方法正確的是________(填序號)。

A. 倒入下水道 B. 倒入廢液缸 C. 帶出實驗室

無色酚酞NaOH+HCl=== NaCl+H2ONaCl和HCl猜想三有氣泡產(chǎn)生B 【解析】 本題主要考查中和反應及其應用,實驗探究物質的組成成分以及含量�?筛鶕�(jù)氫氧化鈉和鹽酸反應生成了氯化鈉和水寫出反應的方程式;【猜想】根據(jù)反應的程度進行猜想:恰好反應、一種物質完全反應,另一種物質有剩余;【進行實驗】根據(jù)酚酞遇堿變紅來進行解答;根據(jù)實驗的結論進行發(fā)生反思。 (1)氫氧化鈉溶液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江西省等學校招生考試化學滾動檢測卷(四) 題型:單選題

下面是某同學進行堿的化學性質實驗時記錄的實驗現(xiàn)象,其中與事實不相符的是( )

A. 在氫氧化鈣溶液中加入稀鹽酸,無明顯現(xiàn)象

B. 在氫氧化鈉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氣體,有白色沉淀生成

C. 在氫氧化鈣溶液中加入幾滴石蕊溶液,溶液呈藍色

D. 在氫氧化鈉溶液中加入硫酸銅溶液,有藍色沉淀生成

B 【解析】 A. 在氫氧化鈣溶液中加入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鈣和水,溶液無色,無明顯現(xiàn)象,正確;B. 在氫氧化鈉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氣體,生成碳酸鈉和水,無明顯現(xiàn)象,錯誤;C. 氫氧化鈣溶液呈堿性,加入幾滴石蕊溶液后,溶液呈藍色,正確;D. 在氫氧化鈉溶液中加入硫酸銅溶液,生成硫酸鈉和氫氧化銅,氫氧化銅是藍色沉淀,可觀察到有藍色沉淀生成,正確。故選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安徽省滁州市新銳教育集團2019屆九年級上學期月考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某學生量取液體,視線與液體凹液面的最低處相平,讀數(shù)為30 mL,將液體倒出一部分后,俯視讀數(shù)為20 mL,則該同學實際倒出的液體體積為(   )

A. 大于10 mL B. 小于10 mL C. 等于10 mL D. 無法確定

A 【解析】 初次視線與量筒內液體的凹液面的最低處保持水平,讀數(shù)為30 mL是正確的量液方法,倒出部分液體后,向下俯視凹液面的最低處,讀數(shù)為2OmL,俯視讀數(shù)偏大,但量取的液體實際體積正好偏小,即剩余體積小于2OmL,所以該學生實際倒出液體的體積是肯定大于10 mL. 故選A.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