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初中化學 > 題目詳情
7.物質在化學反應前后,一定不會發(fā)生變化的是( 。
A.物質的種類B.元素的種類C.分子的數(shù)目D.體積的數(shù)目

分析 化學反應的實質是分子分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組合成新的分子,反應前后分子的種類一定變,分子的數(shù)目可能變.化學反應前后宏觀上反應前后物質總質量、元素的種類和微觀上原子的種類、原子的數(shù)目、原子的質量不變.

解答 解:A、化學變化有新物質生成,物質的種類一定發(fā)生了改變,故選項錯誤.
B、由質量守恒定律可知,在化學反應前后元素種類沒有改變,故選項正確.
C、分子的數(shù)目可能改變,故選項錯誤.
D、體積的數(shù)目可能改變,故選項錯誤.
故選:B.

點評 本題難度不大,理解化學變化的實質和質量守恒定律的微觀含義是正確解題的關鍵.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7.水電解生成氫氣和氧氣,并且氫氣和氧氣的體積比約為2:1.通過水的電解實驗(如圖所示),我們對所學知識又有了新的認識,請將你的新認識寫出三點.
(1)水由氫元素和氧元素組成.
(2)反應前后元素種類不變.
(3)化學變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8.如圖是常見物質轉化關系圖(個別產物可能略去),其中A、B常溫下均為液態(tài),且組成元素相同,實驗室常用D的水溶液來檢驗二氧化碳氣體,Z是紫紅色固體.

(1)在反應①中,物質X起的作用是催化作用.
(2)請寫出下列物質的化學式:
AH2O2,YCaO.
(3)寫出下列反應的化學方程式:⑤CuO+H2SO4═CuSO4+H2O;⑥CuSO4+2NaOH=Na2SO4+Cu(OH)2↓.
(4)反應①~⑥涉及的基本反應類型共有3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5.“低碳”正成為人們的共識,旨在控制大氣中溫室氣體的排放量.
(1)科學家正在研究將空氣中過多的CO2和氫氣在催化劑和加熱的條件下反應,轉化為水和甲烷.這個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CO2+4H2$\frac{\underline{催化劑}}{△}$2H2O+CH4
(2)開發(fā)和利用清潔而高效的新能源替代傳統(tǒng)能源:氫氣是未來最理想的能源,理想的制氫方法是C(填序號).
A.電解水:2H2O$\frac{\underline{\;電解\;}}{\;}$2H2↑+O2↑  B.焦炭與水蒸氣反應:C+H2O$\frac{\underline{\;高溫\;}}{\;}$H2+CO
C.太陽光分解水:2H2O$\frac{\underline{\;\;\;TiO_{2}\;\;\;}}{太陽光}$2H2↑+O2↑ D.天然氣與水蒸氣反應:CH4+H2O$\frac{\underline{\;高溫\;}}{\;}$CO+3H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2.有A、B、C、D四種物質,A是無色無味的氣體;B在A中燃燒很旺盛,生成無色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C;D是一種無色氣體,它可使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將燃燒的B放入C或D均可熄滅.C能造成大氣污染.問A、B、C、D各是什么物質?從①-⑨中選擇答案,將序號填入空白處:
①空氣 ②氮氣 ③硫黃 ④木炭 ⑤氧氣 ⑥二氧化碳 ⑦二氧化硫 ⑧紅磷 ⑨鐵絲
A.⑤    B.③   C.⑦    D.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2.某學生學習了雙氧水制氧氣的實驗后,想起自己家里也有一瓶消毒用雙氧水,經查看發(fā)現(xiàn)已過期,但不知是否完全變質,于是他將該瓶雙氧水帶到學校,進行了如圖所示的探究.試回答:
(1)如果該瓶雙氧水未完全變質,可觀察到試管內有氣泡產生,且?guī)Щ鹦堑哪緱l帶火星的木條復燃,若不能觀察到上述現(xiàn)象,說明該瓶雙氧水已經完全變質變成水.
(2)試管內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加入二氧化錳的目的是催化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9.一些食品和生活用品的pH如表,其中顯堿性的是(  )
選  項A   B   C   D
名稱肥皂水食鹽水白醋橘子水
pH約9-10  7約2-3約3-4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6.如圖所示,圖(A)為電解水生成氣體與時間關系圖,圖(B)是電解水的簡易裝置.試回答下列問題:

(1)寫出此反應的表達式水$\stackrel{通電}{→}$氫氣+氧氣,或2H2O$\frac{\underline{\;通電\;}}{\;}$2H2↑+O2↑.
(2)若甲試管生成氣體A,則甲應連接電源的負極(填“正”或“負”),氣體B用帶火星的木條來檢驗.
(3)0s~2s內甲乙兩試管內氣體的體積比與8s時甲乙兩試管內氣體的體積比不同(填“相同”或“不同”),這一現(xiàn)象產生的原因可能是氧氣比氫氣更易溶于水.
(4)在水通電分解的變化中,發(fā)生改變的粒子是(寫微粒名稱)水分子,沒有改變的粒子是氫原子和氧原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7.如圖為元素周期表中某一周期元素的原子結構示意圖.

請回答:
(1)表中磷原子的核電荷數(shù)x=15;
(2)鋁元素與氧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化學式為Al2O3;
(3)表中具有相對穩(wěn)定結構的元素是氬(填元素名稱);
(4)表中原子的結構從左往右有何規(guī)律性變化?質子數(shù)(或核電荷數(shù)、最外層電子數(shù))從左往右依次遞增.(任寫一條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