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在研究“鐵生銹的條件”的實驗中,某興趣小組對實驗進行了創(chuàng)新設計,請把實驗報告補充完整.
【實驗目的】鐵生銹條件的探究.
【實驗內(nèi)容】取3段光亮無銹的細鐵絲,繞成螺旋狀,放入3支干燥潔凈的試管底部,進行下列實驗,實驗要保證有足夠長的時間來觀察現(xiàn)象.

【實驗現(xiàn)象】實驗①②無明顯現(xiàn)象,實驗③中鐵絲生銹,且試管內(nèi)空氣體積減。
【實驗結論】鐵生銹實際上是鐵與空氣中的氧氣、水蒸氣(填名稱)發(fā)生反應的結果.
【實驗思考】
(1)當鐵絲足量,時間足夠長,實驗③進入試管內(nèi)的水的體積約占試管體積的$\frac{1}{5}$.
(2)該實驗創(chuàng)新之處在于:可根據(jù)鐵絲表面的鐵銹和試管內(nèi)液面上升兩種現(xiàn)象來判斷鐵絲反應進行的情況.
(3)為了防止鋼鐵銹蝕,人們常采用在其表面涂油、刷漆或鍍上其他金屬等覆蓋保護膜的方法.這些方法都能防止銹蝕的共同原理是隔絕氧氣和水;
(4)煉鐵廠常以焦炭、赤鐵礦(主要成分是氧化鐵)、空氣等為主要原料煉鐵,反應過程如下:
焦炭$→_{①}^{過量空氣、高溫}$CO2$→_{②}^{焦炭、高溫}$CO$→_{③}^{赤鐵礦、高溫}$Fe
請寫出第③步反應的化學方程式:3CO+Fe2O3$\frac{\underline{\;高溫\;}}{\;}$2Fe+3CO2;
(5)金屬礦物的儲量有限,而且不能再生;目前世界上已有50%以上的廢鋼鐵得到回收利用,其目的是:B(填序號)   A.合理開采礦物    B.節(jié)約金屬資源
【拓展遷移】一同學聯(lián)想到家里銅制餐具上有一層綠色物質(zhì),認為銅在空氣中也會生銹.他們上網(wǎng)查閱資料,知道這種綠色物質(zhì)的化學成分為Cu2(OH)2CO3,俗稱銅綠;銅綠在受熱時又會分解,生成三種氧化物.他們根據(jù)銅綠的組成和空氣的成分大膽猜測:銅生銹除了與鐵生銹條件相同外,還應該有CO2參加反應.
(1)請寫出銅在空氣中生成銅綠的化學方程式2Cu+O2+H2O+CO2═Cu2(OH)2CO3
(2)請寫出銅綠受熱分解的化學方程式Cu2(OH)2CO3$\frac{\underline{\;\;△\;\;}}{\;}$2CuO+H2O+CO2↑.

分析 根據(jù)鐵生銹的條件進行分析,鐵在有水和氧氣并存時易生銹,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shù)大約占五分之一,鐵生銹消耗氧氣,導致試管內(nèi)的壓強減小,液面會上升;根據(jù)保護金屬資源的措施分析回答合理的建議.鐵在與水和氧氣并存時易生銹;防銹就是破壞鐵生銹的條件.
根據(jù)方程式的寫法:一寫二配三注明四等號考慮本題;根據(jù)質(zhì)量守恒定律,在化學反應前后,元素的種類不變,原子的種類和數(shù)目不變,原子的質(zhì)量不變;

解答 解:【實驗結論】鐵在有水和氧氣并存時易生銹,故填:氧氣;水蒸氣;
【實驗思考】(1)鐵絲足量,時間足夠長,則空氣中的氧氣全部被消耗,空氣中氧氣的體積約占$\frac{1}{5}$,故填:$\frac{1}{5}$;
(2)導致試管內(nèi)的壓強減小,液面會上升,消耗氧氣的體積不同,則液面上升的程度不同,故填:試管內(nèi)液面上升;
(3)在其表面涂刷礦物油或鍍上其他金屬等覆蓋保護膜的方法都是使鐵與氧氣、水隔絕,故填:隔絕氧氣和水;
(4)由于赤鐵礦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鐵,所以反應物是一氧化碳和氧化鐵,生成物是鐵和二氧化碳,用觀察法配平,反應條件是高溫寫在等號的上邊,由于反應物中有氣體,生成物中的氣體不能標氣體上升符號.
故答案為:3CO+Fe2O3$\frac{\underline{\;高溫\;}}{\;}$2Fe+3CO2;
(5)廢鋼鐵回收利用的目的是節(jié)約金屬資源,故填:B;
【拓展遷移】(1)Cu2(OH)2CO3中含有碳元素和氫元素,所以空氣中的另外兩種物質(zhì)是水和二氧化碳.化學方程式為:2Cu+O2+H2O+CO2═Cu2(OH)2CO3;故填:2Cu+O2+H2O+CO2═Cu2(OH)2CO3
(2)銅綠受熱分解,已知此反應的反應物、生成物、反應條件,則可知其化學方程式為:Cu2(OH)2CO3$\frac{\underline{\;\;△\;\;}}{\;}$2CuO+H2O+CO2↑.
故填:Cu2(OH)2CO3$\frac{\underline{\;\;△\;\;}}{\;}$2 CuO+H2O+CO2↑.

點評 本題主要考查學生運用所學化學知識綜合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增加了學生分析問題的思維跨度,強調(diào)了學生整合知識的能力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如圖,為某化學變化的微觀模擬示意圖,其中的“”為碳原子、“”為氧原子.請你據(jù)圖回答下列問題:
①圖示物質(zhì)中不屬于化合物的是B(填序號);其圖示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CO+O2$\frac{\underline{\;點燃\;}}{\;}$2CO2
②該反應中,A、B、C三種物質(zhì)的質(zhì)量比為7:4:1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2.A、B是初中化學常見的兩種鹽,A是硫酸鹽,B是一種常見堿,其中A是一種既不溶于水也不容于硝酸的沉淀,B是一種不溶于水但溶于硝酸的紅褐色沉淀,請寫出相應的化學式并計算相對分子質(zhì)量:
A物質(zhì)的化學式BaSO4,相對分子質(zhì)量233.B物質(zhì)的化學式Fe(OH)3,相對分子質(zhì)量107.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3.生活中常見的下列物質(zhì)中屬于純凈物的是( 。
A.硬水B.自來水C.石墨D.生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0.用化學符號表示:
(1)兩個氮原子2N;           
(2)氫氧根離子OH-
(3)天然氣的主要成分CH4;    
(4)碘酒中的溶劑C2H5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0.關于空氣的描述,正確的是(  )
A.空氣是由多種元素組成的化合物B.無污染的空氣是一種純凈物
C.空氣是組成基本固定的混合物D.空氣是組成不定的混合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7.實驗室選用下列裝置制取氧氣.根據(jù)要求回答問題:

(1)寫出圖中a、b儀器的名稱:a分液漏斗,b集氣瓶.
(2)用A裝置制取氧氣,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0+O2↑.
(3)裝入藥品前應先檢驗裝置氣密性.要收集一瓶干燥的氧氣,應在E裝置中盛放濃硫酸,氣體應從導管d端通入(填c或d),此時收集裝置應選用B填B、C或D).
(4)若裝置A中反應劇烈,從實驗安全角度考慮,可采取的措施有②④(填序號).
①用容積較小的錐形瓶②控制液體的滴加速度③加熱反應物④降低反應物濃度
(5)寫出用石灰石和稀鹽酸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學方程式:CaCO3+2HCl=CaCl2+CO2↑+H2O.組裝一套發(fā)生與收集二氧化碳的裝置,應選用如圖中的A和B(填字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4.維生素C(C6H8O6)主要存在于蔬菜、水果中,它能促進人體生長發(fā)育,增強人體對疾病的抵抗力.則每個維生素C分子中含有20原子.維生素C中H元素的質(zhì)量分數(shù)為4.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5.如圖甲①~⑥是實驗室部分儀器,如圖乙A~E是制取氣體的常見裝置圖,按要求回答下列問題:

(1)寫出圖中儀器的名稱:②膠頭滴管,③漏斗.
(2)量取5mL液體應使用的儀器②⑤(選填①~⑥中的序號,下同),過濾操作中應使用的儀器①③④,過濾操作還差的玻璃儀器玻璃棒.
(3)實驗室加熱氯酸鉀制取O2,發(fā)生裝置應選A(選填圖中A~E的字母序號,下同),收集裝置可選C或D或E,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KClO3$\frac{\underline{MnO_2}}{△}$2KCl+3O2↑;若某同學實驗中儀器裝置如圖丙,仔細觀察裝置中的錯誤共有3個.
(4)如果制取CO2要得到平穩(wěn)的氣流,應選的發(fā)生裝置B;若用裝置E來收集CO2,則氣體從b端(填a或b)進入.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