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臺州)2011年9月,中國中醫(yī)研究員屠呦呦因發(fā)現(xiàn)并提取出青蒿素(化學式為C15H22O5)而獲得有著諾貝爾獎風向標之美譽的拉斯克獎.她發(fā)現(xiàn)的青蒿素用以治療瘧疾,挽救了數(shù)百萬患者的生命.
(1)下列關于青蒿素的敘述正確的是
①②⑤
①②⑤

①青蒿素屬于有機化合物
②青蒿素由C、H、0三種元素組成
③青蒿素由15個碳原子、22個氫原子和5個氧原子構成
④青蒿素中C、H、O三種元素的質量比為15:22:5
⑤青蒿素的相對分子質量為282
(2)從控制傳染病流行的三個環(huán)節(jié)考慮,“給瘧疾忠者服用青蒿素”屬于
控制傳染源
控制傳染源

(3)19世紀以來,奎寧和氯喹先后作為抗擊瘧疾的特效藥,但后來由于瘧原蟲產(chǎn)生了抗藥性,治療效果越來越差,這是藥物對瘧原蟲進行定向選擇的結果,也是生物對環(huán)境的一種
適應
適應
 現(xiàn)象.
分析:(1)根據(jù)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叫有機化合物、青蒿素化學式的含義、相對分子質量為組成分子的各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之和、化合物中各元素質量比=各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原子個數(shù)之比,進行分析解答,
(2)根據(jù)控制傳染病流行的三個環(huán)節(jié)進行分析判斷.
(3)根據(jù)題意、結合生物適應性的概念進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1)①青蒿素(化學式為C15H22O5)是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屬于有機化合物,故選項說法正確.
②由青蒿素(化學式為C15H22O5)化學式可知,青蒿素是由C、H、0三種元素組成,故選項說法正確.
③由青蒿素(化學式為C15H22O5)化學式可知,一個青蒿素分子是由15個碳原子、22個氫原子和5個氧原子構成,故選項說法錯誤.
④青蒿素中C、H、O三種元素的質量比為(12×15):(1×22):(16×5)≠15:22:5,故選項說法錯誤.
⑤青蒿素的相對分子質量為12×15+1×22+16×5=282,故選項說法正確.
(2)控制傳染病流行的三個環(huán)節(jié)是控制傳染源、控制傳播途徑、控制易感人群,對病人早發(fā)現(xiàn)、早診斷、早隔離、早治療屬于控制傳染源,故“給瘧疾忠者服用青蒿素”屬于控制傳染源.
(3)生物適應性是指在進化過程中,生物對環(huán)境改變的適應;根據(jù)題意,瘧原蟲產(chǎn)生了抗藥性,治療效果越來越差,這是藥物對瘧原蟲進行定向選擇的結果,也是生物對環(huán)境的一種適應現(xiàn)象.
故答案為:(1)①②⑤;(2)控制傳染源;(3)適應.
點評:本題難度不大,掌握有機物、化學式的含義及有關計算、控制傳染病流行的三個環(huán)節(jié)、生物適應性等即可正確解答本題.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2012?臺州)2012年4月,一位小伙子在家淸洗抽水馬桶時,同時倒入了“84消毒液”和潔廁劑,結果被兩者反應產(chǎn)生的有毒氣體熏倒在地.
(1)“84消毒液”的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鈉(NaClO),其中Cl的化合價為
+1
+1
,
(2)目前市場上的潔廁劑大多為酸性,含有一定量的稀酸(如稀鹽酸、稀磷酸等),具有腐蝕性.下列物體的表面可用這類潔廁劑清洗的是
AB
AB

A.抽水馬桶         B、釉面磚(釉面主要成分是SiO2)     C、不銹鋼管       D、大理石臺面(主要成分是CaCO3
(3)消毒液中的次氯酸鈉(NaClO)與鹽酸混合后,會生成氯化鈉、水及有毒的氯氣.請你寫出此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NaClO+2HCl=NaCl+H2O+Cl2
NaClO+2HCl=NaCl+H2O+Cl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2012?臺州)金屬冶煉是把金屬化合物轉變成金屬單質,如煉銅的方法有:
(1)濕法煉銅:Fe+CuSO4=Cu+FeSO4,這是利用鐵的活動性比銅

(2)干法煉銅:CO+CuO
  △  
.
 
Cu+CO2,這是利用CO的
還原
還原
 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2012?臺州)某同學在網(wǎng)上查到了以下資料:溴百里酚藍是一種靈敏的酸堿指示劑,在酸性環(huán)境中呈黃色,中性環(huán)境中呈綠色,堿性環(huán)境中呈藍色,他用如圖裝置探究光合作用的原料和產(chǎn)物,實驗步驟如下:
(1)按圖甲所示安裝好實驗裝置,打開K1,關閉K2,用手捂住瓶壁后,觀察到導管口有氣泡冒出.此操作是為了
檢查裝置氣密性
檢查裝置氣密性

(2)將生長旺盛的沉水植物若干枝放入廣口瓶中,加滿蒸餾水,滴加溴百里酚藍酸堿指示劑,再向瓶內通入二氧化碳,直到溶液變
色.
(3)按圖乙所示安裝好實驗裝置,放在
有光照
有光照
 的環(huán)境中.
實驗現(xiàn)象:一段時間后,看到氣泡從植物表面冒出,導管①的管口處有水排出,溶液呈綠色,將帶火星的木條放在導管②的管口處,打開K2,木條復燃.
實驗結論:
植物光合作用吸收了二氧化碳,產(chǎn)生了氧氣
植物光合作用吸收了二氧化碳,產(chǎn)生了氧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2012?臺州)某同學采用如圖裝置,用一些植物的器官來代替MnO2作催化劑,分解H2O2制取氧氣,記錄如下表:
H2O2溶液的 質量(克) H2O2溶液的溶質質最分數(shù) 植物的器官及質量 收集氣體的體積(毫升) 收集氣體的
時間(分鐘)
1 34 15% 大顆粒胡蘿卜16克 80 18
2 34 15% 大顆粒馬鈴薯16克 80 10.5
3 34 15% 小顆粒馬鈴薯16克 80 4
請依據(jù)上述信息分析:
(1)要使胡蘿卜能夠更快地促進過氧化氫的分解,可采用的方法是
將胡蘿卜切成更小的顆粒
將胡蘿卜切成更小的顆粒

(2)當量筒內的水達到80毫升時,打開廣口瓶的橡皮塞,立即將帶火里的木條伸入瓶內,卻發(fā)現(xiàn)木條不能復燃.請你解釋木條不能復燃的原因是
因為開始反應時錐形瓶中的空氣被壓入廣口瓶,廣口瓶內含有大量的空氣
因為開始反應時錐形瓶中的空氣被壓入廣口瓶,廣口瓶內含有大量的空氣

(3)計算:34克15%的H2O2溶液中的溶質完全分解,能制得氧氣多少升?(氧氣密度是1.43克/升)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