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初中化學 > 題目詳情
下列各組溶液中,不用其它試劑,只用組內溶液相互混合的方法,就能鑒別的一組溶液是( �。�
A、Na2SO4、BaCl2、KNO3、NaCl
B、Na2SO4、Na2CO3、BaCl2、HCl
C、NaOH、Na2SO4、FeCl3、BaCl2
D、NaCl、AgNO3、NaNO3、HCl
考點:酸、堿、鹽的鑒別
專題:物質的鑒別題
分析:在不另加試劑就能鑒別的題目中,首先觀察有無有特殊顏色的物質,若有,將有顏色的溶液鑒別出來,然后再借用這種溶液鑒別其它溶液把其它沒有確定出的物質確定出來;若都沒有顏色就將溶液兩兩混合,根據混合后的現象進行分析鑒別.
解答:解:A、Na2SO4、BaCl2、KNO3、NaCl中給定的物質兩兩混合時只有一次沉淀產生,即Na2SO4和BaCl2的反應,但無法鑒別是哪一種物質,其它的物質混合都無現象,因此不能鑒別,故A錯誤;
B、組內四種物質的溶液兩兩混合時,其中有一種溶液與其它三種溶液混合時出現一次白色沉淀和一次放出氣體,該溶液為Na2CO3溶液;與Na2CO3溶液產生氣體的溶液為HCl,產生白色沉淀的為BaCl2溶液;與Na2CO3溶液混合無任何明顯現象的為Na2SO4溶液;因此只用組內溶液相互混合的方法就能鑒別,故B正確;
C、首先觀察氯化鐵是黃色的溶液,然后將氯化鐵和其它三種溶液混合,能夠產生沉淀的是氫氧化鈉,而和硫酸鈉氯化鋇混合無現象,因此無法鑒別硫酸鈉和氯化鋇,故C錯誤;
D、NaCl、AgNO3、NaNO3、HCl中兩兩混合時能夠產生兩次沉淀的是AgNO3,而與沉淀出現沒有關系的一份溶液為NaNO3,至于和AgNO3產生沉淀的NaCl和HCl,則無法鑒別,故D錯誤.
故選:B.
點評:解答不另加試劑就能鑒別的題目時,若選項中有帶色的離子,首先鑒別,然后再鑒別其它的物質;若都沒有顏色,可將溶液兩兩混合,根據混合后的現象進行鑒別.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如圖是金剛石、石墨、C60、碳納米管結構示意圖,關于它們的說法正確的是( �。�
A、都是黑色固體
B、碳原子的排列方式都相同
C、完全燃燒后的產物都是CO2
D、一定條件下石墨轉化成金剛石是物理變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對下列事實解釋不正確的是( �。�
事實解釋
A液態(tài)水變成水蒸氣分子的體積變大
B一滴水中大約有1.67×1021個水分子 分子很小
CN2的化學性質不活潑,O2的化學性質比較活潑不同分子性質不同
D炎熱的夏天自行車車胎容易爆裂 夏天溫度高,分子間間隔變大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屬于計入“空氣污染指數”需要檢測的污染物是(  )
A、水B、二氧化碳
C、氫氣D、二氧化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現有H2和O2的混合氣體10g,充分反應,恢復到室溫,氣體質量減少了9g,則混合氣體中H2的質量最多為(  )
A、9gB、8gC、1gD、2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某學生取一瓶稀硫酸,等體積分裝在甲、乙兩燒杯中,再稱取質量相等的鎂帶和鋅粒,把鎂帶放入甲燒杯中,鋅粒放入乙燒杯中.待反應結束后,發(fā)現甲燒杯中鎂帶有剩余,乙燒杯中鋅粒己全部反應,根據實驗現象推斷,下列結論正確的是(  )
A、甲燒杯中產生氫氣多
B、乙燒杯中產生的氫氣多
C、甲乙兩燒杯中產生的氫氣一樣多
D、甲燒杯中產生的氫氣多或甲乙兩燒杯中產生的氫氣-樣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各種粒子能保持該物質化學性質的是( �。�
A、H2O、Cu
B、H2、O
C、Mg、N
D、H、He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根據如圖裝置圖回答問題.

(1)寫出圖中標示儀器的名稱:①
 

(2)用A裝置制取O2的化學方程式為:
 
;O2可以用
 
法收集(寫出一種即可,下同),該裝置還可以用來制取
 
氣體;
(3)若按a→b→c→d→e→g順序連接裝置,制取O2并進行碳及其氧化物的部分性質實驗.實驗中C裝置中觀察到的現象為:
 
;你認為按此組合裝置進行實驗存在的不足之處有:
 
(填寫一點);
(4)實驗結束,應先撤離g處導管,再熄滅酒精燈.如果先熄滅B、C兩處酒精燈,則D中觀察到的現象有: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A、B…H八種物質,有如圖所示關系:其中D能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H是一種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氣體,在②的反應前后B的質量和化學性質都不改變.試回答下列問題:

(1)寫出物質的化學式:A
 
;B
 
;F
 

(2)B在②中的作用是
 

(3)寫出反應②的化學反應方程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