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與環(huán)境已成為人們?nèi)找骊P注的問題。

(1)煤、天然氣和______是目前人類使用的主要燃料。

(2)充分燃燒1000 g天然氣和煤所產(chǎn)生的CO2和SO2氣體的質(zhì)量如下圖所示。

① 兩種燃料燃燒對環(huán)境影響較小的是_______。

② 為了使煤充分燃燒,可以采取的方法有:足夠的氧氣、_______。


(1)石油         (2)① 天然氣    ② 足夠的接觸面積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正確的實驗操作是實驗成功的重要保證,下列實驗操作正確的是

A.熄滅酒精燈   B.讀取液體體積     C.點燃酒精燈   D.加熱液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甲、乙兩種固體物質(zhì)的溶解曲線如圖1。t2℃時,分別盛甲、乙兩種物質(zhì)飽和溶液的試管放在裝有同溫度水的燒杯中,如圖2。不考慮溶劑的蒸發(fā)。根據(jù)圖像和有關信息判斷,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A.t2℃時,甲、乙兩種物質(zhì)的飽和溶液中溶質(zhì)的質(zhì)量分數(shù)大小關系為:甲>乙

   B.將甲、乙兩種物質(zhì)的飽和溶液都從t2℃降至t1℃時,兩種溶液中溶質(zhì)的質(zhì)量分數(shù)相等

   C.向燒杯的水中加NH4NO3固體后,只有盛放甲溶液的試管中有晶體析出

   D.向燒杯的水中加NaOH固體后,只有乙溶液中溶質(zhì)的質(zhì)量分數(shù)變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鑒別空氣、氧氣和二氧化碳3瓶氣體的方法中,正確的是

A.聞氣味

B.觀察顏色

C.加澄清石灰水

D.插入燃著木條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右圖是某反應的微觀示意圖,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B為單質(zhì)

B.生成物中C和D的分子個數(shù)比為1:1

C.參加反應的A和B的質(zhì)量比為17:16

D.A中氫元素與硫元素的質(zhì)量比為1:16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閱讀下面科普短文。

肼(N2H4)又稱聯(lián)氨,有類似于氨的刺鼻氣味,貯存時用氮氣保護并密封,用途廣泛。肼燃燒放熱量大且燃燒產(chǎn)物對環(huán)境無污染,常用作火箭燃料,點燃時與助燃物質(zhì)液態(tài)N2O4發(fā)生反應,生成N2和H2O。高壓鍋爐水處理時用于脫除氧氣以防止鍋爐的腐蝕,也可以把鍋爐內(nèi)表面銹蝕后的氧化鐵還原為結(jié)構(gòu)緊密的四氧化三鐵保護層,減緩鍋爐銹蝕。用于煙草、土豆、玉米的貯藏,用于食用鹽酸的制造等。熔點1.4℃,沸點113.5℃;有強烈的吸水性,形成水合肼(N2H4·H2O),可以用固體燒堿進行脫水;能吸收空氣中的二氧化碳;易溶于水;與液氧接觸能自燃;長期暴露在空氣中或短時間受熱時易發(fā)生分解。對眼睛有刺激作用,能引起延遲性發(fā)炎,對皮膚和粘膜也有強烈的腐蝕作用。

依據(jù)短文內(nèi)容,回答下列問題:

(1)肼的下列性質(zhì)中,屬于化學性質(zhì)的是      (填字母序號,下同)。

A.與氧化鐵作用     B.易溶于水    C.易分解     D.有刺鼻的氣味

(2)肼在常溫下為______(填“固態(tài)”“液態(tài)”或“氣態(tài)”)。

(3)肼作為火箭燃料燃燒時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4)肼有強烈的吸水性,能吸收空氣中的CO2,下列物質(zhì)中的      也具有這些性質(zhì)。

      A.NaCl        B.Ca(OH)2        C.NaOH        D.NaHCO3

(5)肼需要密封保存的原因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某實驗小組利用下圖所示裝置進行研究CO2性質(zhì)和燃燒條件的實驗。

 

(1)研究CO2與水反應:進行此實驗時,將C裝置a、b兩端分別與B、D裝置連接

          A中液體為紫色石蕊溶液,B中固體為碳酸鈉,C中液體為濃硫酸,D中放一朵干燥的紫色石蕊小花。將分液漏斗中的稀硫酸滴入B中。A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觀察到      ,說明使紫色石蕊變色的是碳酸、不是CO2。

(2)研究燃燒的條件:進行此實驗時,將C裝置b、a兩端分別與B、 D裝置連接

A和C的液體底部靠近導管口分別固定一小塊白磷,B中固體為二氧化錳。將分液漏斗中的液體滴入B中。B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A液體為冷水,C中液體為___;觀察到      ,說明可燃物燃燒需要與氧氣接觸、溫度達到著火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關于物質(zhì)的性質(zhì)和用途說法不正確的是(    )

    A.氧氣用于火箭發(fā)射,是利用氧氣的可燃性

    B.氦氣用于食品防腐,是利用氮氣常溫下化學性質(zhì)穩(wěn)定

    C.二氧化碳用于滅火,既利用了它的物理性質(zhì)又利用了化學性質(zhì)

    D.稀有氣體用于制霓虹燈,是利用稀有氣體通電能發(fā)出不同顏色的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氧氣的化學性質(zhì)比較活潑,能與多種物質(zhì)反應。下列關于氧氣的說法正確的是(  )

    A.許多物質(zhì)都能在氧氣中燃燒說明氧氣具有可燃性

  B.魚蝦等能在水中生存是由于氧氣極易溶于水

    C.鐵、硫、酒精在氧氣中燃燒都是化合反應

    D.氧氣與鋁常溫下反應生成致密的氧化膜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
闂傚倸鍊烽懗鑸电仚婵°倗濮寸换姗€鐛箛娑欐櫢闁跨噦鎷� 闂傚倸鍊搁崐鎼佸磹閹间礁纾诲┑鐘叉搐缁狀垶鏌ㄩ悤鍌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