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cessing math: 100%
12.稀硫酸和氫氧化鈉反應沒有明顯現(xiàn)象,老師在課堂上欲帶領同學們設計實驗證明它們之間發(fā)生了化學反應.
(1)請寫出氫氧化鈉與稀硫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2NaOH+H2SO4=Na2SO4+2H2O.
(2)李海提出可以通過測量在稀硫酸溶液中不斷滴加氫氧化鈉溶液過程中溶液pH的變化得出結論,請描述測量溶液pH的方法用玻璃棒沾取待測溶液,涂在pH試紙上,觀察變色情況,并于比色卡對照確定pH.
(3)化學反應過程中通常伴隨有能量變化,查閱資料發(fā)現(xiàn)中和反應是放熱反應.劉梅同學提出可以利用在氫氧化鈉固體中滴加稀硫酸,測量反應過程中溫度的變化情況達到實驗的目的.這一方案立即被同學們認為不完善.你認為方案不完善的原因是氫氧化鈉固體溶解放熱,
給實驗帶來干擾.大家一起討論了實驗改進方案,大家都認為該實驗要得到科學的結論需要控制相等的量是反應前酸、堿溶液溫度相同.隨后大家根據(jù)科學的方案重新進行了實驗.實驗中溫度隨滴加稀硫酸溶液體積變化情況記錄如下表:
稀硫酸溶液體積(ml)0245678910
溫度(℃)2020.52424.825.224.323.62120
分析以上數(shù)據(jù),氫氧化鈉完全反應時消耗的稀硫酸溶液的體積是6ml;一段時間后,溫度降低的原因是硫酸過量,由于熱傳遞,導致溫度降低.
(4)請設計出兩種不同的實驗方法證明氫氧化鈉溶液中加入稀硫酸兩者發(fā)生反生了化學反應.
方法一:氫氧化鈉溶液中滴入幾滴酚酞試液,再逐滴加入稀硫酸,溶液由紅色變?yōu)闊o色,說明二者發(fā)生了化學反應.
方法二:在氫氧化鈉溶液中加入過量的稀硫酸,然后加入硫酸銅,沒有藍色沉淀生成,說明兩者發(fā)生了化學反應.

分析 (1)根據(jù)氫氧化鈉和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鈉和水進行分析;
(2)根據(jù)用pH試紙測定溶液pH值的方法進行分析;
(3)根據(jù)氫氧化鈉固體溶液水放出大量的熱,控制變量法的操作,以及表中的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
(4)根據(jù)氫氧化鈉溶液顯堿性,可使酚酞變紅,而酸性、中性溶液不能使酚酞變色,會與硫酸銅反應生成藍色的氫氧化銅沉淀等知識設計實驗.

解答 解:(1)氫氧化鈉和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鈉和水,化學方程式為:2NaOH+H2SO4=Na2SO4+2H2O;
(2)測量溶液pH的方法是:用玻璃棒沾取待測溶液,涂在pH試紙上,觀察變色情況,并于比色卡對照確定pH;
(3)氫氧化鈉固體溶液水放出大量的熱,所以利用在氫氧化鈉固體中滴加稀硫酸,測量反應過程中溫度的變化情況達到實驗的目的,該方案不完善的原因是:氫氧化鈉固體溶解放熱,給實驗帶來干擾,需要測定中和反應中溫度的變化,所以該實驗要得到科學的結論需要控制相等的量是:反應前酸、堿溶液溫度相同,通過分析表中的數(shù)據(jù)可知,氫氧化鈉完全反應時消耗的稀硫酸體積是6ml;一段時間后,溫度降低的原因是:硫酸過量,由于熱傳遞,導致溫度降低;
(4)氫氧化鈉具有堿性,可以是酚酞顯紅色,會與硫酸銅反應生成氫氧化銅沉淀,所以
方法一:氫氧化鈉溶液中滴入幾滴酚酞試液,再逐滴加入稀硫酸,溶液由紅色變?yōu)闊o色,說明二者發(fā)生了化學反應;
方法二:在氫氧化鈉溶液中加入過量的稀硫酸,然后加入硫酸銅,沒有藍色沉淀生成,說明兩者發(fā)生了化學反應.
故答案為:(1)2NaOH+H2SO4=Na2SO4+2H2O;
(2)用玻璃棒沾取待測溶液,涂在pH試紙上,觀察變色情況,并于比色卡對照確定pH;
(3)氫氧化鈉固體溶解放熱,給實驗帶來干擾;反應前酸、堿溶液溫度相同;6;硫酸過量,由于熱傳遞,導致溫度降低;
(4)氫氧化鈉溶液中滴入幾滴酚酞試液,再逐滴加入稀硫酸,溶液由紅色變?yōu)闊o色,說明二者發(fā)生了化學反應;
在氫氧化鈉溶液中加入過量的稀硫酸,然后加入硫酸銅,沒有藍色沉淀生成,說明兩者發(fā)生了化學反應.

點評 在解此類題時,首先分析題中考查的問題,然后結合學過的知識和題中所給的知識進行解答.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2.某學習小組探究氫氧化鈣溶液的化學性質,并作了延伸探究.
探究一:甲同學設計了如下實驗方案,請你幫助完成實驗報告.
方案(1)(2)(3)
實驗操作
現(xiàn)象


溶液變?yōu)樗{色
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紅色褪為無色
結論或解釋氫氧化鈣溶液能使石蕊等酸堿指示劑變色氫氧化鈣溶液能與某些非金屬氧化物反應生成鹽和水、二氧化硫與澄清石灰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SO2+Ca(OH)2═CaSO3↓+H2O
氫氧化鈣溶液能與酸發(fā)生中和反應
【提出問題】實驗方案(3)褪色后溶液中的溶質是什么?
【查閱資料】CaCl2溶液呈中性.
【作出猜想】乙同學從反應情況分析,溶液中除含有少量酚酞外,溶質可能有以下三種情況:①CaCl2②CaCl2和HCl③CaCl2和Ca(OH)2
【分析討論】丙同學從實驗現(xiàn)象分析得出:猜想③肯定不合理,其理由是稀鹽酸加入滴有酚酞的石灰水中,紅色褪為無色,說明溶液為中性或酸性,不可能有氫氧化鈣.
探究二:
丁同學進一步驗證乙同學的猜想,設計實驗如下:將實驗方案(3)褪色后溶液倒入燒杯中,向其中逐滴滴加稀碳酸鈉溶液至過量,邊滴邊振蕩,實驗后得出產(chǎn)生沉淀質量與滴加碳酸鈉溶液體積之間的關系,如圖所示.寫出實驗過程中的現(xiàn)象滴加碳酸鈉溶液,開始先產(chǎn)生氣泡,隨后才產(chǎn)生沉淀.

【得出結論】乙同學的猜想中,②(填序號)合理.
【反思討論】
學習小組結合圖象,分析了丁同學實驗過程中燒杯內溶液的變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B(填序號).
A.溶液質量逐漸增大               B.氯化鈉質量逐漸增大,V2后不變
C.氯化鈣的質量先增大后減小        D.溶液的pH一直在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3.在反應A+3B═2C+3D中,A和B的相對分子質量之比為9:11,已知3.6gA與一定質量B恰好完全反應,生成10.2gD,則在此反應中生成C的質量為( �。�
A.6.6克B.13.2C.3.0克D.10.2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20.重晶石礦的主要成分為硫酸鋇(BaSO4),純凈的硫酸鋇才能作為醫(yī)用的鋇餐.工業(yè)上用重晶石礦制備硫酸鋇的流程如圖:

(1)步驟①中,生成的一氧化碳具有煉鐵和燃料等用途;生成的硫化鋇中硫元素的化合價為-2,寫出硫化鋇的化學式BaS.
(2)已知步驟②、③均為為復分解反應.反應②的化學方程式是BaS+2HCl═BaCl2+H2S↑,若C在該生產(chǎn)過程中可循環(huán)使用,則B、C的化學式分別是H2SO4、H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多選題

7.“尾氣催化轉化器”可以將汽車尾氣中有毒氣體轉變?yōu)闊o毒氣體,下面是其中一個化學反應的微觀示意圖,其中不同的圓球代表不同的原子.從圖中獲得信息不正確的是(  )
A.化學反應的實質是生成了新分子
B.分子間存在著一定的空隙
C.圖中生成物均為化合物
D.參加反應的兩種分子的個數(shù)比為1: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7.用化學知識解釋成語“釜底抽薪”的說法中,合理的是(  )
A.隔絕空氣B.降低可燃物的著火點
C.清除可燃物D.使可燃物的溫度降低到著火點以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4.根據(jù)下列裝置圖,回答有關問題:

(1)寫出有標號的儀器名稱:a長頸漏斗,b集氣瓶.
(2)實驗室選用A、F裝置制取氧氣,化學方程式為2KMnO4_K2MnO4+MnO2+O2↑.
(3)實驗室用石灰石和稀鹽酸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學方程式為CaCO3+2HCl=CaCl2+H2O+CO2↑,若要得到平穩(wěn)的氣流,應選擇的發(fā)生裝置是C(填字母),選用D裝置收集二氧化碳的原因是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氣大,易溶于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20℃,100gNaCl飽和溶液中含有36gNaCl,則該溫度下NaCl的溶解度為36g
B.NaCl的飽和溶液一定比NaCl的不飽和溶液濃
C.向15g10%的NaCl溶液加入15g水后,溶液中NaCl的質量分數(shù)一定為5%
D.降低溫度一定能使不飽和的NaCl溶液變?yōu)轱柡偷腘aCl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梧州市的“六堡茶”暢銷全國各地,“茶香陣陣”這是因為( �。�
A.分子在不斷運動B.分子質量很小C.分子間有間隔D.分子可以再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