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cessing math: 100%
精英家教網 > 初中化學 > 題目詳情
6.分析如圖微觀模擬圖,你能總結出的一條結論:水是生命之源,人類的日常生活與工農業(yè)生產都離不開水,某化學興趣小組為了探究“水的凈化”過程,從江中取了水樣,觀察到:水樣呈黃色,有異味,渾濁,有固體小顆粒.現(xiàn)對水樣進行如下處理.
(1)向水樣中加入明礬溶液,攪拌、靜置,一段時間后,進行過濾(填操作名稱),該操作需要用到的玻璃儀器有CDF(填字母);
    A.帶鐵圈的鐵架臺     B.酒精燈     C.漏斗     D.玻璃棒     E.量筒     F.燒杯
(2)經過以上處理過的水發(fā)現(xiàn)還有異味和鹽水,則利用如圖簡易裝置繼續(xù)進行凈化處理,其原理是利用了活性炭的吸附,裝置中水樣從下端入水口進入的目的是減緩水的流速,使活性炭充分吸附水中的雜質.
(3)硬水會給生產、生活帶來許多不便,硬水中主要含有較多的可溶性鈣和鎂的化合物,可以通過煮沸的方法來降低水的硬度,硬水在煮沸過程中發(fā)生的化學反應之一是:“碳酸氫鈣碳酸鈣+二氧化碳+水”,根據以上信息推測:碳酸氫鈣可能具有的物理性質有可以溶于水(寫出一點即可).長期燒水的水壺內會有水垢,水垢中一定含有的物質是CaCO3(寫出一種物質的化學式即可);
(4)據最新報道,18名韓國人因使用了小小的空氣加濕器殺菌劑而患了肺病死亡.電熱式加濕器原理是將水在加熱體中加熱到100℃,產生蒸汽,用電機將蒸汽送出.此過程屬于分解反應(選填“物理變化”或“化學變化”).

分析 (1)過濾可以把不溶于水的物質除去,根根據過濾所用儀器回答;
(2)活性炭具有吸附作用,能夠吸收色素和異味,該過程無新物質生成;
(3)碳酸氫鈣的溶解性是:易溶于水;長期燒水的水壺內會有水垢,水垢中一定含有的物質是碳酸鈣,因為碳酸鈣是不溶于水的白色固體.
(4)電加熱式加濕器原理是將水在加熱體中加熱到100℃,產生蒸氣,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

解答 解:
(1)向水樣中加入明礬攪拌溶解,靜置一段時間后,進行過濾,除去固體小顆粒.過濾操作所必需的主要儀器有:帶鐵圈的鐵架臺、燒杯、玻璃棒和漏斗;實驗過程中發(fā)現(xiàn)該操作比預期的時間長得多,可能的原因是濾紙上的不溶物過多、濾紙和漏斗壁之間有氣泡;
(2)向濾液中加入活性炭,利用其吸附性除去水樣中的顏色和異味;裝置中水樣從下端入水口進入的目的是減緩水的流速,使活性炭充分吸附水中的雜質;
(3)區(qū)分硬水和軟水的方法是:用肥皂水,加入肥皂水,泡沫多的是軟水,泡沫少的是硬水;分解反應是由一種物質生成兩種或兩種以上的物質的反應,因此碳酸氫鈣碳酸鈣+二氧化碳+水屬于分解反應;根據以上信息推測:碳酸氫鈣可能具有的物理性質有:可以溶于水;長期燒水的水壺內會有水垢,水垢中一定含有的物質是碳酸鈣、氫氧化鎂等;故答案為:肥皂水;可以溶于水;CaCO3;
(4)電加熱式加濕器原理是將水在加熱體中加熱到100℃,產生蒸氣,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故答案為:物理變化;
答案:
(1)①過濾;CDF;  
(2)吸附;  減緩水的流速,使活性炭充分吸附水中的雜質;
(2)肥皂水;可以溶于水;CaCO3
(4)分解反應

點評 本考點屬于結合課本知識的信息,考查了過濾的儀器、活性炭的吸附作用、反應的類型和化學方程式的書寫等.還結合了新課標中的一個新的考點硬水與軟水的區(qū)分,一定要加強記憶,綜合應用.本考點主要出現(xiàn)在填空題和選擇題中.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6.鐵浸泡硫酸銅溶液中,觀察到的現(xiàn)象描述正確的是(  )
A.有大量氣體生成B.溶液由藍色變成黃色
C.鐵表面有銀白色物質析出D.溶液由藍色逐漸變成淺綠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7.關于下列實驗說法正確的是( �。�
A.硫在空氣中燃燒--現(xiàn)象:有明亮的藍紫色火焰
B.鐵絲在氧氣中燃燒--現(xiàn)象:生成黑色的四氧化三鐵
C.木炭在空氣中燃燒--現(xiàn)象:產生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氣體
D.紅磷在空氣中燃燒--符號表達式:P+O2P2O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14.某化學興趣小組同學進行了鑒別澄清石灰水和氫氧化鈉溶液的實驗探究,請你一同參與探究.
【提出問題】如何鑒別這兩種無色溶液?
【實驗方案】琪琪等幾位同學進行了如圖所示的實驗.  
請你回答下列問題:
(1)其中不能達到實驗目的是A、B(填字母);
(2)C組實驗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Na2CO3+Ca(OH)2═CaCO3↓+2NaOH;
(3)D組實驗中變渾濁的原溶液是澄清石灰水.
【繼續(xù)探究】實驗結束后,琪琪同學將A、B、C、D四組試管中的物質全部倒入同一個干凈的燒杯中,充分反應后,得到無色澄清透明的溶液,對該溶液的成分又進行了探究.
【提出問題】該溶液中除水、酚酞外還含有哪些物質?
【查閱資料】氯化鈣溶液呈中性.
【猜想與假設】
Ⅰ.NaCl、CaCl2
Ⅱ.NaCl、CaCl2、NaOH
Ⅲ.NaCl、CaCl2、HCl
【反思與拓展】
①上述猜想與假設中只有一個不成立,它是Ⅱ(填序號),理由是NaOH溶液能使無色酚酞試液變紅,不能得到無色溶液.
②根據所學化學知識,驗證燒杯內溶液中可能有的物質是否存在,下列哪些物質單獨使用不能完成該實驗BC(填字母).
A.紫色石蕊實驗          B.銅          C.硝酸銀溶液            D.足量氫氧化鈉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下列關于二氧化碳和氧氣的說法正確的是( �。�
A.通常情況下,都易溶于水B.都是氧化物
C.都含有氧氣分子D.都能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1.如表實驗目的對應的實驗方法不正確的是( �。�
實驗目的實驗方法
A鑒別硬水和軟水分別加入肥皂水,振蕩,觀察現(xiàn)象
B除去CO2 中的少量 CO點燃混合氣體
C鑒別二氧化碳、氧氣和空氣將燃著的木條分別伸入瓶中,觀察現(xiàn)象
D比較空氣和呼出氣體中CO2的含量分別加入澄清的石灰水,振蕩,觀察現(xiàn)象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8.2016年10月17日,神州十一號飛船由長征二號F運載火箭發(fā)射升空. 長征二號F火箭采用四氧化二氮(N2O4)和偏二甲肼(C2H8N2)作為推進劑,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四氧化二氮中氮元素的化合價為+2價
B.偏二甲肼是由2個碳原子、8個氫原子和2個氮原子構成的
C.四氧化二氮屬于氧化物
D.偏二甲肼中碳、氫、氧3中元素質量比為1:4: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5.甲組同學組裝了如圖實驗裝置,驗證一氧化碳的部分性質并驗證產物.實驗時,在點燃B處酒精燈之前先通入一氧化碳,然后繼續(xù)實驗.

(1)B裝置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O+CuO_Cu+CO2;
(2)實驗過程中C裝置現(xiàn)象是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反應前先通一氧化碳的目的是排凈玻璃管中的空氣,防止在加熱時引起爆炸;
(3)下列對該實驗的分析正確的是①③(選填編號).
①實驗結束時應先熄滅D處酒精燈.
②反應開始后通入一氧化碳的質量等于C中增加的質量.
③反應結束后繼續(xù)通入一氧化碳可防止C中液體被倒吸.
(4)反應結束時B中固體減少的質量為0.8g,則C中增加的質量為2.2 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6.下列化學方程式書寫完全正確的是( �。�
A.4Fe+3O2_2Fe2O3B.2KClO3_2KCl+3O2
C.4P+5O2═P2O5D.CH4+2O2_CO2+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