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cessing math: 100%
精英家教網 > 初中化學 > 題目詳情
14.物質都是有極其微小的粒子構成的,例如氧氣是由氧分子構成的、鐵是由鐵原子構成的、氯化鈉由鈉離子和氯離子構成的等.

分析 本題解題關鍵是了解物質的構成微粒,并能根據物質的性質和結構正確書寫物質的化學式,有的物質由分子構成,如水、酒精、氧氣等是由分子構成.有的物質由原子構成,如鐵是由鐵原子構成,汞是由汞原子構成的.有的物質由離子構成,如食鹽(氯化鈉)由氯離子和鈉離子構成.

解答 解:物質都是由微小粒子構成的,構成物質的粒子有分子、原子等,例如:氧氣是由氧分子構成的,鐵是由鐵原子構成的,氯化鈉由鈉離子和氯離子構成的.
故答為:氧氣是由氧分子構成的,鐵是由鐵原子構成的,氯化鈉由鈉離子和氯離子構成的.

點評 了解分子、原子、離子、元素與物質之間的關系;了解物質的組成和物質的構成.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4.隨意丟棄廢舊干電池會造成環(huán)境污染,而廢舊干電池中的許多物質都是可以回收利用的.請根據右圖回答下列問題:
(1)將鋅皮洗凈后可用于制取氫氣,則鋅與稀硫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Zn+H2SO4═ZnSO4+H2
(2)取干電池內的填充物溶于水,過濾,得到A的溶液和黑色不溶物,灼燒黑色不溶物得MnO2
①MnO2在實驗室用H2O2制取氧氣中起的是催化作用;
②將A的溶液分為兩份,一份加入燒堿溶液,加熱產生一種刺激性氣味的氣體,它能使?jié)駶櫟募t色石蕊試紙變藍色,可知該氣體的化學式為NH3;另一份加入AgNO3溶液,產生不溶于稀HNO3的白色沉淀,則可推知A物質的化學式為NH4Cl,A物質和燒堿溶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NH4Cl+AgNO3=NH4NO3+Ag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5.實驗室有一固體混合物A,里面可能含有NaCl、Na2CO3、Na2SO4、CuO、Cu
五種物質中的兩種或多種,某同學按照如圖所示進行實驗,出現(xiàn)的現(xiàn)象如圖中所述(設過程中所有可能發(fā)生的反應都恰好完全進行);根據以上實驗過程和現(xiàn)象填寫以下空白:

(1)B物質是(寫化學式)CO2
(2)混合物A中一定存在的物質是(寫化學式)Na2CO3、Na2SO4、CuO.
(3)溶液G中,一定量存在的陽離子是(寫離子符號)Na+、H+
(4)寫出步驟③中生成白色沉淀F的化學方程式Na2SO4+BaCl2═BaSO4↓+2NaCl.
(5)小明同學想進一步探究固體混合物A中不能確定的物質是否存在,設計了如下步驟:
步驟一:取適量的固體混合物A放入一只燒杯中,加入足量的水充分溶解,然后過濾,得到濾液M.
步驟二:向濾液M中加入足量BaCl2溶液,過濾,得到濾液N.
步驟三:向濾液N中滴加少量AgNO3溶液和稀硝酸,得到白色沉淀.
由此他得出結論:該物質存在.
你是否同意小明同學的做法不同意,請簡述你的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如圖是某化學反應的微觀模擬示意圖,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反應前后原子種類、數(shù)目均不變
B.該反應是氧化反應
C.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H4+2O2 _CO2+2H2O
D.該反應中,反應物的質量比是1: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9.空氣中占到近78%體積的氣體是氮氣占到20%體積的氣體是氧氣,它的主要用途是供給呼吸和支持燃燒;剩余的1%包含好多種氣體,比如稀有氣體、二氧化碳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9.雞蛋殼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鈣.某興趣小組為了測定雞蛋殼中CaCO3的含量,現(xiàn)取15g雞蛋殼,搗碎,放在燒杯中,然后向其中加入80g某濃度的稀鹽酸,使之充分反應(雞蛋殼中除CaCO3外的其他成分都不溶于水,且不與稀鹽酸反應),測得燒杯中的反應剩余物的質量(m)與反應時間(t)的關系如圖所示(忽略水蒸氣的揮發(fā)),其中當反應進行到B點時,所有鹽酸剛好消耗了加入量的一半.試計算(計算結果保留1位小數(shù)):
(1)產生CO2的質量為4.4 g;
(3)所用稀鹽酸中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6.現(xiàn)有銅與另一種金屬R(可能是銀、鎂、鐵中的一種)的混合粉末.欲確定R的成分,請你一起完成:
(1)請將銀、鎂、鐵三種金屬的元素符號填寫在下列金屬活動性順序表中的相應位置.

(2)這三種金屬中,與鹽酸反應最劇烈的是鎂(或Mg);取少量的金屬粉末于試管中,逐滴加入稀硫酸,有氣泡產生,則R不可能是銀(或Ag).
(3)待不再產生氣泡時,再進行過濾(填寫一種實驗操作方法),得到溶液和銅.然后往溶液中加入潔凈的鋅片,鋅片表面有金屬析出,則R是鐵(或Fe).
(4)寫出金屬R與稀硫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Fe+H2SO4=FeSO4+H2↑.該反應的基本類型屬于置換(選填“化合”、“分解”、“置換”或“復分解”)反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3.某興趣小組用下圖1所示裝置做酸堿中和反應實驗,試回答:

(1)用膠頭滴管吸取鹽酸逐滴加入燒杯中,當溶液剛好由藍色變成紫色時,恰好完全反應,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a(OH)2+2HCl=CaCl2+2H2O.
(2)實驗(1)中,某同學不小心又多加了幾滴鹽酸,這時溶液為紅色.這個過程中溶液的pH變化如上圖2所示.當加入鹽酸的質量為a g時,所得溶液中的溶質為(寫化學式)Ca(OH)2、CaCl2
(3)若要除去實驗(2)中過量的鹽酸,可以加入過量的CaCO3(填化學式),過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4.有3.3g的某物質在空氣中完全燃燒后生成8.8g二氧化碳和5.4g水則( �。�
A.這種物質只含  C,H 兩種元素
B.這種物質含  C,H 兩種元素,可能含 O元素
C.這種物質一定含 C,H,O 三種元素
D.這種物質只含碳元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