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興趣小組探究分子的特性時做了以下三組實驗。

【實驗一】已知:堿性溶液能使酚酞試液變紅,而氨水呈堿性,打開盛濃氨水的試劑瓶時能夠聞到強烈刺激性氣味。請回答實驗中的有關問題:

(1)甲同學用小燒杯取約40mL蒸餾水,向其中滴入5~6滴酚酞溶液,攪拌均勻,溶液的顏色無明顯變化

(2)如圖1所示,取上述溶液置于試管中,向其中慢慢滴加氨水,觀察溶液顏色的變化是 ,通過上述實驗,得出的結論是

(3)將燒杯中的酚酞溶液分別倒入A、B兩個小燒杯中,另取一個燒杯C,向其中加入約5mL濃氨水.用一個大燒杯罩住A、C兩個小燒杯,燒杯B置于大燒杯外(如圖2所示).觀察幾分鐘,燒杯A、B發(fā)生現(xiàn)象分別是

,這一現(xiàn)象說明 B燒杯的作用是 。

【實驗二】乙同學將實驗一進行改進(如圖3所示)后進行有關分子性質(zhì)的探究實驗:在試管中的濾紙條上相間滴有無色酚酞溶液,試管口塞上一團蘸有濃氨水的棉花,試管中看到的現(xiàn)象是 此現(xiàn)象說明了: 。

如下圖所示,某同學在玻璃管兩端分別放入蘸有濃氨水和濃鹽酸的棉花團,發(fā)現(xiàn)C處產(chǎn)生的白煙較多.

查閱相關資料可知:已知①濃氨水能揮發(fā)出氨氣,濃鹽酸能揮發(fā)出氯化氫氣體,二者接觸反應會產(chǎn)生白煙(即氯化銨固體);②由于分子質(zhì)量小,所以化學上引入了分子的相對質(zhì)量來表示分子的質(zhì)量,即相對分子質(zhì)量。③氨氣分子的相對質(zhì)量是17,氯化氫分子的相對質(zhì)量是36.5。由此可知,分子的運動速率與相對分子質(zhì)量的關系是 。

【實驗三】丙同學設計實驗如圖4所示,在一個玻璃杯中放入約50ml水,向水中放入一大塊糖塊,在容器外壁沿液面畫一條水平線,當糖塊消失后,液面比水平線 (“高”“低”“相平”),這一現(xiàn)象說明了 ,同時還可以說明 。

【實驗一】(2)溶液變紅;氨水能使酚酞試液變紅;(3)A中溶液變紅,B中溶液不變色;氨分子在不斷的運動;對比;【實驗二】濾紙條上由試管口向試管底逐漸變紅;分子在不斷的運動;相對分子質(zhì)量越小,分子的運動速率越快;【實驗三】低;分子間有間隔;分子不斷運動;

【解析】

試題分析:【實驗一】(1)甲同學用小燒杯取約40mL蒸餾水,向其中滴入5~6滴酚酞溶液,攪拌均勻,溶液的顏色無明顯變化,說明水不能使酚酞溶液變色;(2)向酚酞溶液中滴加濃氨水則酚酞溶液變紅,說明氨水可以使酚酞溶液變色;(3)和濃氨水扣在一起的A燒杯中酚酞溶液變紅,而B中溶液不變色,這說明了氨分子在不斷的運動到A燒杯中使酚酞溶液變紅,而不能運動到燒杯外的B燒杯中,故B燒杯內(nèi)的酚酞溶液不變色;B燒杯是做對比的;

【實驗二】棉花上的濃氨水中的氨氣分子不斷運動,會發(fā)現(xiàn)濾紙條上的酚酞點由C向A依次變紅,這一現(xiàn)象充分說明了分子的不斷運動;C處的白煙較多是因為在C處的氯化氫和氨氣分子多,而C處靠近濃鹽酸處,由此可見氯化氫分子運動的慢而氨氣分子運動的快,結合氯化氫和氨氣的相對分子質(zhì)量可以得出結論:相對分子質(zhì)量越小,分子的運動速率越快;

【實驗三】蔗糖不斷以分子的狀態(tài)運動到水中去,而分子之間有間隔,不同物質(zhì)混合時,可以填充對方的分子間隔,故蔗糖溶解后液面比初加蔗糖時的水平線要低;

考點:分子的性質(zhì);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4-2015學年河南省宜陽縣紅旗實驗學校初三上學期中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2012?岳陽)自然災害常常致使當?shù)卦兴幢黄茐,尋找到的新水源需?jīng)檢測和處理后,才能成為飲用水.

(1)新水源中的泥沙經(jīng)靜置后,通?梢酝ㄟ^ _________ (填操作名稱)將其除去.水中難聞的異味,可添加活性炭除去,這是利用了活性炭的 _________ 性.

(2)水的酸堿度是飲用水的重要指標,飲用水的pH范圍為6.5~8.5.測定的方法是:在玻璃片上放一小片pH試紙,將凈化后的水滴到試紙上,把試紙顯示的顏色與 _________ 比較,即可測出水的pH.

(3)經(jīng)過凈化后的水,還可以通過 _________ 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4)請寫出日常生活中節(jié)約水資源的具體措施: _________ (任寫一條).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4-2015學年河南省初三上學期期中考試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茶葉中含有豐富的茶堿(化學式C14H14NO2),適量飲茶有益身體健康,下列有關茶堿的說法正確的是

A.茶堿是由碳原子、氫原子、氮原子、氧分子構成的

B.茶堿的相對分子質(zhì)量為230

C.茶堿中氫元素的質(zhì)量分數(shù)大于氮元素的質(zhì)量分數(shù)

D.茶堿是由碳元素、氫元素、氮元素、氧元素組成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4-2015學年河北省沙河市初三上學期第二次月考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溶液中的pH最小的是

A.氨水 B.肥皂水 C.食鹽水 D.白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4-2015學年河北省沙河市初三上學期第二次月考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在氯化鎂和氯化銅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過量鐵粉,充分反應后,過濾,濾紙上的物質(zhì)是

A.銅 B.銅和鐵 C.銅、鐵、鎂 D.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4-2015學年山東省初三上學期期中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用化學符號填寫:水 氧化鎂 銅 氯 二氧化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4-2015學年山東省初三上學期期中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用量筒量取液體時,某同學先把量筒放平穩(wěn),面對刻度,仰視凹液面最低處讀數(shù)為13ml,傾倒出一部分液體后,又俯視凹液面最低處讀數(shù)為4ml,這位同學取出的液體體積

A.9ml B.大于9ml C.小于9ml D.無法確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4-2015學年山東省濟南市初三上學期期末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化學就在我們身邊,它能改善我們的生活.現(xiàn)有氮氣、干冰、鹽酸、氫氧化鈉、硝酸鉀等五種物質(zhì),用化學式填空:

(1)人體胃液中含有的成分是 .(2)農(nóng)田施用的復合肥料是 .

(3)可用于人工降雨的是 .(4)充入食品包裝袋內(nèi)用于防腐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4-2015學年福建省龍巖市初三上學期第三次月考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簡答題

(7分)2013年12月2日,“嫦娥三號”探測器由“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發(fā)射,首次實現(xiàn)月球軟著陸和月面巡視勘察。

(1)“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的第三級采用燃料是液氫、助燃劑是液氧。 液氫燃燒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 __, 液氫應用于航天領域的優(yōu)點是_______________。氫能源是最理想的燃料,目前廣泛使用還存在困難,如:__________ _________(寫一個)。

(2)“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的一、二級火箭用偏二甲肼(C2H8N2)和四氧化二氮(N2O4)作推進劑,兩者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2H8N2 + 2N2O4 =3N2 ↑+2CO2 ↑+4H2O↑。

根據(jù)化學方程式計算:12 t C2H8N2完全燃燒需要助燃物N2O4的質(zhì)量.(寫出解題過程)(計算結果保留一位小數(shù))

(3)“嫦娥三號”的“玉兔”月球車可從攜帶的鋰電池儲備一定的能源。鋰電池的工作原理是鋰與二氧化錳反應生成LiMnO2 ,從能量變化角度看,該反應將化學能轉(zhuǎn)化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