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cessing math: 100%
精英家教網 > 初中化學 > 題目詳情
16.實驗室有瓶標簽模糊的燒堿溶液,小明為了測量其溶質質量分數,進行了如圖操作:

(1)所滴加的20%的稀硫酸中含硫酸4.9克?
(2)通過計算確定該瓶燒堿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
(3)問題討論:老師發(fā)現小亮的實驗結果與真實值差異較大,于是讓小亮測量實驗后錐形瓶內溶液的pH,測得pH=6.2,則我們可以確定小亮測得的燒堿溶液的質量分數比真實值偏大(選填“偏大”或“偏小”或“無影響”),理由是滴加的稀硫酸過量.

分析 (1)稀硫酸的質量=65.0g-40.5g=24.5g;
(2)根據化學方程式結合硫酸的質量可以計算出氫氧化鈉的質量進而就算出其溶質的質量分數;
(3)根據pH值可知其用硫酸過量,故計算出的結果要偏大;

解答 解:(1)稀硫酸的質量=65.0g-40.5g=24.5g,硫酸的質量為24.5g×20%=4.9g;
(2)設燒堿溶液的溶質質量為x,
2NaOH+H2SO4=Na2SO4+2H2O
  80        98
  x          4.9g
80x=984.9g
解得:x=4.0g
該瓶燒堿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4.0g40.5g24.5g×100=25.0%;
(3)根據pH=6.2,可知其用硫酸過量,故計算出的結果要偏大;
答案:(1)4.9;(2)25.0%;(3)偏大;滴加的稀硫酸過量.

點評 本題主要考查學生運用化學方程式和溶質質量分數公式綜合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增加了學生分析問題的思維跨度,強調了學生整合知識的能力.解題的關鍵是分析反應物與生成物之間的質量關系.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6.人的胃液正常pH在1.5~0.9之間,酸度再高就會患胃酸過多癥.下列物質中,不適宜用治療胃酸過多癥藥劑成分的是( �。�
A.純碳酸鈣粉B.氫氧化鎂粉C.氧化鈣粉D.氧化鎂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7.我國化學家侯德榜根據NaHCO3溶解度比NaCl、Na2CO3、NH4HCO3、NH4Cl都小的性質,運用CO2+NH3+H2O+NaCl=NaHCO3↓+NH4Cl;2NaHCO3_Na2CO3+CO2↑+H2O
的反應原理制備純堿.“侯氏制堿法”制得的純堿(Na2CO3)中常含有少量氯化鈉.某化學興趣小組的同學擬測定某純堿樣品中Na2CO3的質量分數.

【方案一】沉淀分析法(如圖1所示)則:
(1)“操作Ⅰ”的名稱是過濾;
(2)溶液M中含有的陽離子有鈉離子和鈣離子;
(3)確定加入的CaCl2溶液是否過量的方法是B;
A.靜置混合物,向上層清液中再滴加CaCl2溶液,如果無沉淀,則過量
B.向溶液M中滴加Na2CO3溶液,如果無沉淀,則過量
(4)若沉淀A沒有洗滌烘干,導致Na2CO3的質量分數偏大(填“偏大”、“偏小”或“不變”).判斷沉淀A洗凈的方法是:取最后一次洗滌所得濾液,滴加AgNO3溶液,若無(填“有”或“無”)白色沉淀,則洗滌干凈;
(5)若實驗時測得樣品m的質量為11g,沉淀n的質量為10g,則樣品中Na2CO3的質量分數為83.3%( 保留到0.1% ).
【方案二】氣體分析法(如圖2所示)
(1)A裝置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Na2CO3+H2SO4=Na2SO4+H2O+CO2↑;
(2)B裝置的作用是除去水蒸氣;C裝置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O2+2NaOH=Na2CO3+H2O;
(3)通過稱量C裝置在反應前后的質量,即可求得產生的CO2質量,從而求得Na2CO3
(4)理論上【方法二】比【方案一】會產生較大的誤差,原因是裝置內的殘留二氧化碳沒有被吸收,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氣也會進入C裝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4.下列物質的用途主要體現其化學性質的是( �。�
A.將鋁做成鋁箔
B.用聚氯乙烯塑料制造電線外面的絕緣層
C.用生石灰做食品干燥劑
D.體溫計采用水銀指示溫度變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1.物質的性質與用途密切相關,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氧氣用于火箭發(fā)射,是由于氧氣能夠燃燒放出大量的熱
B.焦炭用于治練金屬,是由于焦炭具有氧化性
C.熟石灰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是由于熟石灰能和酸發(fā)生中和反應
D.鐵制品表面涂“銀粉”(鋁粉)防生銹,是由于鋁的化學性質比鐵穩(wěn)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鍶元素的粒子結構示意圖和其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圖所示.則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鍶原子的核外電子分5層排布B.鍶元素的原子序數為38
C.鍶離子的化學符號為Sr2+D.金屬鍶的化學性質不活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8.下列關于科學知識應用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A.將生石灰與水反應可加熱食物
B.高壓鍋做飯熟得快是利用了壓強增大,沸點降低的原理
C.霧霾天專用口罩中有活性炭,它能吸附有害氣體
D.利用液氮和液氧的沸點不同,可將氮氣和氧氣分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5.某同學為探究一瓶無色液體A的成分,做了如下實驗:
①在A中加入黑色粉末B,在常溫下就能迅速產生氣體C,同時生成了常溫下為液體的純凈物D,而B的質量和化學性質在反應前后沒有改變.
②該同學將氣體C收集起來,將帶火星的木條伸入盛有C的集氣瓶中,木條劇烈燃燒.
(1)請根據①寫出下列物質的名稱:A過氧化氫,D水.
(2)寫出A、B得到C、D的文字表達式:過氧化氫水+氧氣,其中B起催化作用,此反應屬于分解(填“化合”或“分解”)反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推斷題

6.已知A~G均為初中化學中常見的物質,它們之間的相互轉化關系如圖1所示.已知B、D含有兩種相同的元素,F為碳酸鈣,G是一種常溫下為液態(tài)的氧化物.(反應條件、部分反應物和生成物已略去)

(1)D的化學式為:CO2
(2)反應②的化學方程式為CO2+Ca(OH)2=CaCO3↓+H2O.
(3)反應①在實際中的應用是冶煉金屬.
(4)實驗室利用反應③制取D時,應選用圖2裝置中的B和C.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