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屬資源是一種不可再生資源,地殼中金屬資源儲存量十分有限,需大力倡導回收利用廢舊金屬.請根據(jù)信息回答問題:
(1)金屬鐵在潮濕的空氣中容易銹蝕.為了延緩鐵制品的銹蝕,可以在鐵制品表面噴漆,其防銹原理是隔絕
 
和水.
(2)①某廢鐵粉中Fe2O3含量大約在80%(其余20%為鐵)左右,回收后在工業(yè)上常用一氧化碳將其還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若回收100t這樣的廢鐵粉可以得到
 
 t鐵.
②從含有金屬鎂、鐵、銅的粉末狀混合物中,分離得到鐵和銅,并制備化工原料硫酸鎂,其過程如圖所示:
a.金屬A、B分別是
 

b.步驟Ⅱ中加入的試劑可以是
 
溶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考點:金屬銹蝕的條件及其防護,金屬的化學性質(zhì),鐵的冶煉,書寫化學方程式、文字表達式、電離方程式
專題:金屬與金屬材料
分析:(1)鐵生銹是在氧氣和水的共同作用下發(fā)生的;
(2)①一氧化碳具有還原性,能將氧化鐵還原為鐵,根據(jù)化學方程式計算即可;
②根據(jù)金屬鎂、鐵、銅的性質(zhì)以及金屬活動性順序進行分析,鎂、鐵、銅的金屬活動性順序為鎂>鐵>銅,且鎂鐵的活動性在氫前,所以使用磁鐵分離出鐵后,剩余的鎂銅可通過與酸反應分離,也可通過鎂與硫酸銅反應分離出銅,據(jù)此解決即可.
解答:解:(1)鐵在有水和氧氣并存時易生銹,防銹就是破壞鐵生銹的條件,汽車表面噴漆,能使鐵與水和氧氣隔絕;
(2)①一氧化碳具有還原性,能在高溫下將氧化鐵還原為鐵,100t這樣的廢鐵粉中含有鐵100×20%=20t,含三氧化二鐵為80t.
設80t三氧化二鐵和CO反應生成鐵的質(zhì)量為x
Fe2O3+3CO
 高溫 
.
 
3CO2+2Fe
 160               112
 80t               x
160
112
=
80t
x

解之得:x=56t
所以可以得到鐵的質(zhì)量為20t+56t=76t.
②采用物理方法I分離三種金屬時依據(jù)磁鐵能吸引鐵可知,剩余的兩種金屬鎂與銅,由于銅的活動性在氫后鎂的活動性在氫前的性質(zhì)可知,酸可使鎂溶解而銅不能(也可分析為金屬與鹽溶液的反應),其方程式為:Mg+H2SO4=MgSO4+H2↑(Mg+CuSO4=MgSO4+Cu)故可判斷A是鐵,而B是銅;
故答案為:(1)氧氣;
(2)①Fe2O3+3CO
 高溫 
.
 
3CO2+2Fe;76;
②鐵、銅;H2SO4(或CuSO4);Mg+H2SO4=MgSO4+H2↑(或Mg+CuSO4=MgSO4+Cu).
點評:本題以汽車為素材,考查了學生對金屬的物理性質(zhì),材料的分類,酸的性質(zhì)和有關化學方程式的計算的掌握.解題的關鍵是掌握物質(zhì)的性質(zhì)以及金屬活動性順序,屬基礎性知識考查題.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人類的生活和生產(chǎn)都離不開金屬.
(1)下列礦石的主要成分屬于氧化物的是
 
(填序號)

(2)鐵是應用最廣泛的金屬
①生活中用鐵鍋做炊具,利用了鐵的
 
性;
②鐵制品銹蝕的過程,實際上是鐵跟空氣中
 
和水蒸氣等發(fā)生了化學反應.為防止鐵制欄桿生銹,通常采取的措施是
 
(寫一條).
(3)已知金屬M和N能夠發(fā)生如下反應:M+H2SO4═MSO4+H2↑ Fe+MCl2═M+FeCl2  N+FeCl2═Fe+NCl2判斷Fe、Cu、M、N的活動性由強到弱的順序是
 
;以上三個化學反應均屬于
 
(填基本反應類型)
(4)在AgNO3、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鋅粉,充分反應后過濾,得濾渣和濾液.
①若濾液呈無色,則濾渣中一定含有的物質(zhì)是
 
(填化學式);
②若向濾渣中滴加稀鹽酸,無明顯現(xiàn)象,則濾液中所含溶質(zhì)的成分可能有
 
情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請根據(jù)氧化物、酸、堿、鹽的相關知識,根據(jù)下表回答下列問題:
序號
物質(zhì)(俗稱) 醋酸 熟石灰 生石灰 純堿 碳酸鈣 食鹽
化學式 CH3COOH NaOH Ca(OH)2 CaO Na2CO3 CaCO3 NaCl
(1)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一種堿是
 
,氫氧化鈉(NaOH)因具有強烈腐蝕性,俗稱是
 
;
(2)醋酸與鹽酸具有相似的化學性質(zhì),是因為它們的水溶液中都含有
 
(填離子符號);有一瓶溶液pH是4.5,可以用
 
的方法使溶液的pH升高.
(3)實驗室有一瓶失去標簽的鹽溶液,實驗測得其呈堿性,其pH
 
7(填“>”、“<”或“=”),該鹽的化學式可能是
 
,可用上述表中的
 
試劑檢驗.
(4)生石灰具有強烈的吸水性,人們常用生石灰作干燥劑,有關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亞硝酸鈉(NaNO2)是一種污染物,有毒.金屬加工廢切削液中常含此物質(zhì),人們常用以下方法來處理:第一步:NaNO2+NH4Cl=NH4NO2+NaCl 第二步:NH4NO2
  △  
.
 
X↑+2H2O X的化學式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中和反應在日常生活和工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中有廣泛的應用.
(1)在燒杯中加入10mL氫氧化鈉溶液,滴入幾滴酚酞溶液后,再用滴管慢慢滴入稀鹽酸至溶液顏色恰好變成無色為止,此時燒杯中溶液的pH是
 
7.(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2)如圖是硫酸滴入氫氧化鈉溶液中有關粒子之間反應的示意圖.由圖可知:氫氧化鈉溶液中存在的離子有
 
(填粒子的符號,下同);硫酸與氫氧化鈉能發(fā)生中和反應的實質(zhì),是硫酸中的
 
與氫氧化鈉溶液中的氫氧根離子結(jié)合,生成了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如圖分別為稀釋濃硫酸和過濾操作的實驗裝置圖,請回答相關問題:
(1)圖A中a應為
 
(選填“濃硫酸”或“水”,下同),b為
 

(2)圖B中玻璃棒在實驗中的作用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實驗是檢驗化學原理的“最高法庭”.下列化學實驗基本操作中正確的是(  )
A、
蒸發(fā)溶液
B、
過濾
C、
滴加液體
D、
稱量10.05g固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味精是調(diào)味料的一種,主要作用是增加食品的鮮味,它的主要成分是谷氨酸鈉(C5H8NO4Na).下列關于谷氨酸鈉的說法正確的是( �。�
A、谷氨酸鈉中碳、氫、氧、氮元素的個數(shù)比為5:8:4:l
B、谷氨酸鈉屬于化合物
C、一個谷氨酸鈉分子中含有4個氫分子
D、谷氨酸鈉的相對分子質(zhì)量為169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在托盤天平兩端的燒杯內(nèi),分別盛有等質(zhì)量、等質(zhì)量分數(shù)的足量稀硫酸,調(diào)節(jié)天平至平衡.現(xiàn)向左邊燒杯中加入6.5g表面銹蝕的鐵釘,同時向右邊燒杯中加入6.5g鋅粒.在實驗過程中,觀察到指針偏轉(zhuǎn)的情況可能是( �。�
①始終向左偏轉(zhuǎn)   ②不發(fā)生偏轉(zhuǎn) ③始終向右偏轉(zhuǎn) ④最初向左偏轉(zhuǎn),然后向右偏轉(zhuǎn).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