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初中化學 > 題目詳情
用化學化學術語或元素符號表示:
2O
 
;       鎂離子
 
;       氯元素
 
;
 地殼中含量最多的金屬元素
 
;  常溫下呈液態(tài)的金屬元素是
 
考點:化學符號及其周圍數字的意義
專題:化學用語和質量守恒定律
分析: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號來表示一個原子,表示多個該原子,就在其元素符號前加上相應的數字.
離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該離子的元素符號右上角,標出該離子所帶的正負電荷數,數字在前,正負符號在后,帶1個電荷時,1要省略.
書寫元素符號時應注意:①有一個字母表示的元素符號要大寫;②由兩個字母表示的元素符號,第一個字母大寫,第二個字母小寫.
地殼中含量最多的金屬元素是鋁元素.
常溫下呈液態(tài)的金屬元素是汞.
解答:解:由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號來表示一個原子,表示多個該原子,就在其元素符號前加上相應的數字,故2O可表示2個氧原子.
由離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該離子的元素符號右上角,標出該離子所帶的正負電荷數,數字在前,正負符號在后,帶1個電荷時,1要省略.故鎂離子表示為:Mg2+
氯元素的元素符號為Cl.
地殼中含量最多的金屬元素是鋁元素,其元素符號為Al.
常溫下呈液態(tài)的金屬元素是汞,其符號為:Hg.
故答案為:2個氧原子;Mg2+;Cl;Al;Hg.
點評:本題難度不大,主要考查同學們對常見化學用語(元素符號、原子符號、離子符號等)的書寫和理解能力.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某氣體的密度比空氣小,常溫下不與氧氣反應,難溶于水,也不與水反應,則收集該氣體的方法可以用( 。
A、排水集氣法或向上排空氣法
B、向上排空氣法
C、向下排空氣法或排水集氣法
D、難以確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航天探測發(fā)現:金星是一個被濃密大氣層包圍的固體球,大氣層的成分之一是三氧化二碳(C2O3),實驗證明它的化學性質與一氧化碳相似.下列關于三氧化二碳(C2O3)的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A、組成C2O3和CO的元素種類相同
B、C2O3充分燃燒的產物是CO2
C、在一定條件下C2O3能還原氧化鐵
D、C2O3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實驗現象描述正確的是( 。
A、將鎂條放入盛有稀鹽酸的試管中,產生大量氣泡,試管壁發(fā)燙
B、向氫氧化鈉溶液中加入硫酸銅溶液,產生藍色沉淀,加熱后沉淀變?yōu)榧t色
C、鐵在氧氣中燃燒,生成四氧化三鐵
D、尿素[CO(NH22]和熟石灰混合研磨,聞到刺激性氣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面是卓瑪同學用連線的方式對某一主題知識進行歸納的情況,其中錯誤的是( 。
A 物質與微觀構成B 能量的獲取與物質的變化
金屬銅--由Cu原子構成
氧氣--由氧分子構成
氯化鈉--由Na+和Cl-構成
汽油燃燒產生能量--通過化學變化
利用核反應發(fā)電--通過化學變化
利用風力、潮汐發(fā)電--通過化學變化
C 元素與人體健康D 物質使用于安全知識
缺乏維生素C--易引起壞血病
缺鈣--易患骨質疏松癥、管口、佝僂病
缺碘--易患 地方性甲狀腺腫
點燃可燃性氣體之前--檢驗純度
汽車在加油站加油--嚴禁煙火
冬天使用煤爐子取暖--注意室內通風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某些人睡覺常常磨牙是因為缺鋅,這里的“鋅”通常指的是( 。
A、鋅分子B、鋅原子
C、鋅單質D、鋅元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不同種元素最本質的區(qū)別是(  )
A、質子數不同
B、中子數不同
C、相對原子質量不同
D、中子數與核外電子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蝕刻”是制作印刷模版的一種辦法.現用“蝕刻”的方法制作“福娃”的印刷模版,制作過程如下:
①用鹽酸除去金屬表面的“銹斑”,再進行打磨處理;
②在金屬模版上鍍一層防酸材料--蜂蠟,
③在上面刻出“福娃”的圖象;
④用鹽酸對其表面進行處理,稀鹽酸就能“吃”掉金屬;
⑤除去蜂蠟層,金屬板上顯示出“福娃”.根據上述制作過程回答下列問題:
(1)制作印刷模版的金屬可選用
 
(填“鐵”、“銅”、“銀”中的一種).
(2)制作此模版的原理
 

(3)寫出制作過程①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用分子觀點解釋下列現象:
(1)食醋在空氣中放置一段時間后,醋的酸味會變淡:
 

(2)水汽化后,水蒸氣的體積遠大于原液態(tài)水的體積:
 

(3)科學實驗測定,一滴水(按20滴水的體積為1mL計算)里大約有1.67×1021個水分子,這一事實說明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