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圖所示,若將稀硫酸比作初三學生,要求在“應急演練”中按照“距離最短”的原則從樓頂入口處由上至下疏散到出口處,已知各層都有三道門(空白處為通道),稀硫酸要在每層中各打開一道門(即能與稀硫酸反應的物質)后才能到達出口處。請分別寫出疏散路線上依次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并按要求填空。
(1)第五層: ,
該反應的基本反應類型是 ;
(2)第四層: ,
反應前后溶液的顏色變化為 ;
(3)第三層: ,
該反應屬于 (選填“吸熱”或“放
熱”)反應;
(4)第二層: ;
(5)第一層: ,
該反應的基本反應類型是 。
(6)若將稀硫酸改為稀鹽酸,則在疏散路線上
無法通過第 層。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為了除去粗鹽中的Ca2+、Mg2+、SO42﹣及泥砂,可將粗鹽溶于水,然后進行下列五項操作①過濾;②加過量NaOH溶液;③加適量鹽酸;④加過量Na2CO3溶液;⑤加過量BaCl2溶液.下列操作順序中最合適的是( �。�
A.②④⑤①③ B. ⑤④②③① C. ⑤②④③① D. ②⑤④①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化學對社會發(fā)展的重要貢獻之一,就是不斷研發(fā)新型材料�?捎糜谄囓嚿淼牟Aт撌且环N
A.金屬材料 B.非金屬材料 C.有機合成材料 D.復合材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有關物質保存方法的原因中不正確的是
選項 | 保存方法 | 原因 |
A | 白磷應保存在冷水中 | 白磷著火點低 |
B | 濃鹽酸應密封保存 | 濃鹽酸易揮發(fā) |
C | 濃硫酸應密封保存 | 濃硫酸在空氣中易吸水 |
D | 氫氧化鈉應密封保存 | 氫氧化鈉易與空氣中的氧氣反應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化學課上老師為同學們做了一個“燃紙成鐵”的趣味實驗:將一張濾紙(成分為纖維素)用FeC13濃溶液潤濕,在酒精燈上烘干后點燃,濾紙變黑、紅熱,最終生成黑褐色物質。老師告訴同學們:黑褐色物質中含有鐵單質。
聰穎的小明對此進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問題】黑褐色物質中真的含有鐵單質嗎?
【探究過程】
I.理論分析
(1)小明先從反應物元素組成分析,認為:因為 ,所以反應后可能有鐵單質生成。
II.實證研究
(2)為了獲得實驗證據,小明做了實驗1。
實驗1:將黑褐色物質放入稀鹽酸中,發(fā)現有連續(xù)微波氣泡產生,若黑褐色物質中含有鐵單質,則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3)對于實驗1,小紅提出了自己的疑問:由反應物的組成分析,能與稀鹽酸反應產生氣泡的物質不一定是鐵單質,還可能是 (填化學式)。
不過,小明查閱相關的資料后得知,在此高溫條件下不可能生成此類物質。
(4)為了進一步證明黑褐色物質中有鐵單質,小明又做了實驗2。
實驗2:將黑褐色物質放入 溶液中,觀察到的現象是 。
【得出結論】通過以上實驗探究,證明黑褐色物質中確實含有鐵單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某研究性學習小組為了探究氫氧化鈉溶液與稀硫酸是否恰好完全反應,分別取少量反應后的溶液于試管中,用下表中的不同試劑進行實驗。下列選項錯誤的是
選項 | 所用試劑 | 現象和結論 |
A | 硫酸銅溶液 | 出現藍色沉淀,則氫氧化鈉過量 |
B | 氯化鋇溶液 | 出現白色沉淀,則硫酸過量 |
C | 鋅粒 | 有氣泡產生,則硫酸過量 |
D | 無色酚酞溶液 | 溶液不變色,則恰好完全反應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實驗方案中,不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 )
選項 | 實驗目的 | 實驗方案 |
A | 鑒別硬水和軟水 | 加肥皂水攪拌 |
B | 除去氯化鈉固體中的少量碳酸鈉 | 加入適量稀鹽酸,充分反應后,蒸發(fā) |
C | 分離碳酸鈉和氫氧化鈉的混合物 | 加入過量氫氧化鈣溶液,過濾 |
D | 探究燃燒的條件之一 | 用導管分別對準浸沒在熱水和冷水中的白磷通氧氣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