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甲、乙兩個小組分別通過實驗探究蠟燭的燃燒產物(裝置如圖1),觀察到不同的實驗現象.
甲組:燒杯內壁有無色液滴;
乙組:燒杯內壁有無色液滴,燒杯底部有黑色固體.
根據燒杯內壁有無色液滴,可得出蠟燭的燃燒產物有 .
【提出問題】乙組實驗中出現的黑色固體是什么?
【進行猜想】根據顏色和狀態(tài),猜想黑色固體的主要成分可能是碳.
【實驗探究】利用如圖2實驗裝置,設計了下表實驗方案進行探究:
實驗操作 實驗現象
方案一 取少量黑色固體于試管a中,緩緩通入空氣,點燃酒精燈 黑色固體燃燒,發(fā)出 光,試管b中溶液變渾濁
方案二 取少量黑色固體于試管a中,緩緩通入
,點燃酒精燈 黑色固體劇烈燃燒,發(fā)出白光,試管b中溶液變渾濁
【實驗結論】試管b中溶液變渾濁說明黑色固體燃燒生成了 ,由此證明猜想正確.
【交流反思】
(1)以上實驗中,黑色固體發(fā)生的反應屬于 (填字母).
A.化合反應 B.分解反應 C.氧化反應 D.緩慢氧化
(2)通過以上實驗推測,石蠟中一定含有的元素是 (寫元素符號).
【拓展延伸】進一步實驗發(fā)現,罩在蠟燭火焰上方的燒杯位置越低,產生的黑色固體越多.查閱資料可知:
石蠟+氧氣(足量)→二氧化碳+水;
石蠟+氧氣(少量)→一氧化碳+水;
…
由此推測,乙組實驗產生黑色固體的原因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根據下圖回答有關問題:
圖1 圖2 圖3
(1)圖1為電解水的實驗裝置圖,接通電源觀察兩電極都有氣泡產生。通電一段時間后,玻璃管a收集到的氣體是 ,點燃a中的氣體會產生 火焰。
(2)圖2為水分解的微觀過程:保持水的化學性質的最小粒子是______(填具體粒子名稱),水分解過程中,沒有發(fā)生變化的粒子是 (填具體粒子名稱)。
(3)電解水的實驗說明了水是由 組成。
(4)已知同溫同壓下,氣體的體積比決定于氣體的分子數之比。該實驗中能說明水的化學式為“H2O”的實驗現象是 。
(5)從微觀角度解釋圖2和圖3的本質區(qū)別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三效催化轉換器”可將汽車尾氣中有害氣體處理為無污染的氣體,如圖為該反應的微觀示意圖,其中不同顏色的球代表不同的原子。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該反應中共有三種元素
B.甲和丙都不可能屬于氧化物
C.甲和丁黃色球代表的元素的化合價不同
D.化學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和個數保持不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某化學興趣小組對“暖寶寶”的成分進行探究,并利用發(fā)熱原理測定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
【查閱資料】
“暖寶寶”中含有鐵粉、活性炭、水、氯化鈉等物質。遇空氣發(fā)生反應的表達式是:
Fe+O2+H2O→Fe(OH)2,該過程放熱。
【進行實驗】
驗證“暖寶寶”中含有鐵粉。甲同學打開一袋“暖寶寶”,將其中粉末倒入燒杯中,用磁鐵與之充分接觸,發(fā)現有黑色粉末被吸引,證明“暖寶寶”中確實含有鐵粉。
【現象與討論】
乙同學無意中將吸出的鐵粉撒在了酒精燈火焰上,意外地發(fā)現鐵粉燃燒,火星四射。該小組同學對此現象展開討論:
①鐵絲在空氣中不能燃燒,鐵粉在空氣中能燃燒,這是因為 。
②假設鐵粉在空氣中燃燒和鐵絲在氧氣中的燃燒產物相同,該反應的符號表達式為 。
【實驗回顧】
圖1是實驗室用紅磷燃燒來粗略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的裝置。
實驗原理:由于紅磷燃燒消耗空氣中的氧氣,使瓶內 減小,量筒中水倒吸到集氣瓶。若裝置的氣密性良好,操作規(guī)范,可以根據量筒中測出進入瓶中的水的體積,粗略測得空氣中氧氣的含量。
【問題提出】
有實驗資料表明:燃燒過程中當氧氣體積分數低于7% 時,紅磷就無法繼續(xù)燃燒,因此通過上述實驗,測置結果與理論值誤差較大。
【實驗改進1】
圖2是鐵在空氣中反應的實驗裝置(該裝置中飽和食鹽水、活性炭會加速鐵在氧氣中反應的速度)。興趣小組的同學利用該裝置,再次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
測得實驗數據見下表:
測量項目 | 實驗前 | 實驗后 | |
燒杯中水的體積 | 燒杯中剩余水的體積 | 氧氣瓶(扣除內容物)和導管的容積 | |
體積/mL | 80.0 | 54.5 | 126.0 |
【表達與交流】
(1) 根據表內數據計算,實驗改進后測得的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是 (計算結果精確到0.1%)。
(2)從實驗原理角度分析,改進后的實驗結果比前者準確度更髙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
【反思評價】該改進裝置存在不足會影響實驗結果,原因是 。
【實驗改進2】
丁同學設想用圖1裝置,換用“暖寶寶”中的物質代替紅磷將其燃燒,進行氧氣含量的測定,你認為是否可行,并說明理由 反應產生二氧化碳,瓶中壓強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實驗小組用如圖裝置測定空氣中的氧氣含量,錐形瓶中空氣的體積為100mL,注射器中水的體積為25 mL,裝置氣密性良好。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氣球的作用是緩沖裝置中的壓強變化
B.瓶底的細沙可以防止紅磷燃燒時集氣瓶炸裂
C.紅磷熄滅后應該等裝置冷卻到室溫,再打開彈簧夾觀察現象
D.打開彈簧夾后,注射器中的水一定全部進入錐形瓶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1)用元素符號和數字表示:
①2個磷原子 ▲ ②二氧化硫分子 ▲ ③氧化鐵的化學式 ▲
④錳酸鉀中錳元素的化合價 ▲
(2)已知鋁原子的結構示意圖為, 則鋁原子核中的質子數為 ▲ ;反應中易 ▲ (填得到或失去)電子,鋁離子符號為 ▲ 。
(3)右圖裝置中,左側凹槽中加入無色酚酞試液,右側凹槽中加入濃氨水,一段時間后,可觀察到的現象是: ▲ ,用微粒的觀點解釋這一現象: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圖是同學們構建的關于氧氣的部分知識網絡,請你由圖回答:
(1)實驗室用氯酸鉀與二氧化錳制取氧氣的一個化學式表達式 。
(2)鐵在氧氣中燃燒的現象是 。
I、II兩類有氧氣參加的化學反應的相同點是(寫一條) 。
(3)從正反兩方面舉例說明氧氣與人類生活的關系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