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實驗室有下列裝置,請根據(jù)要求回答問題:
(1)寫出有標號②的儀器名稱____________________。
(2)檢查B裝置的氣密性的方法是:堵住右側導氣管,________________,向分液漏斗中加適量的水,若觀察到分液漏斗末端出現(xiàn)穩(wěn)定的水柱,則裝置不漏氣。
(3)實驗室用高錳酸鉀制取氧氣并用于驗證蠟燭燃燒產(chǎn)物的實驗,選用的收集裝置為_____________(填序號);如何判斷該裝置已收集滿氧氣_____________________。
(4)為進一步研究高錳酸鉀的分解產(chǎn)物,某興趣小組同學查閱資料,并取一定質(zhì)量的高錳酸鉀加熱使之完全分解。
(查閱資料)KMnO4受熱分解時,在某條件下可能發(fā)生以下兩個反應:①;②。
稱取15.8gKMnO4,其中含氧元素的質(zhì)量x為____________克;加熱使之在上述條件下完全分解,所得O2的質(zhì)量______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x。
【答案】錐形瓶 打開分液漏斗活塞 C 將帶火星的木條放在集氣瓶的瓶口,如木條復燃,則已收集滿 6.4 小于
【解析】
(1)標號②的儀器名稱是錐形瓶;
(2)檢查B裝置的氣密性的方法是:堵住右側的導氣管,打開分液漏斗活塞,向分液漏斗中加適量的水,若觀察到分液漏斗末端出現(xiàn)穩(wěn)定的水柱,則裝置不漏氣;
(3)蠟燭燃燒生成水和二氧化碳,需要干燥的氧氣,選用的收集裝置為C;氧氣具有助燃性,所以判斷該裝置已收集滿氧氣的方法是:將帶火星的木條插入集氣瓶的瓶口,如木條復燃,則已收集滿;
(4)15.8gKMnO4中氧元素的質(zhì)量為15.8g×=6.4g;
若發(fā)生的是①反應,設15.8gKMnO4,加熱使之完全分解,生成O2的質(zhì)量為y
y=2.13g
若發(fā)生的是②反應,設15.8gKMnO4,加熱使之完全分解,生成O2的質(zhì)量為z
z=3.2g
因為KMnO4受熱分解,會發(fā)生以上兩個反應,所以生成氧氣的質(zhì)量介于2.13g和3.2g之間,小于6.4g。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甲同學利用圖 1 所示儀器進行“配制質(zhì)量分數(shù)一定的氯化鈉溶液”的實驗:
(1)按實驗要求,圖 1 中缺少一種必須用到的玻璃儀器,它的名稱是_____;
(2)完成此實驗正確的操作順序是_____、_____、_____ 裝瓶存放等;
(3)甲同學按圖 2 的操作稱取 18g 氯化鈉,乙同學發(fā)現(xiàn)甲同學的操作有錯誤.你認為甲同學操作中錯誤的是_____,甲同學糾正了錯誤后,用托盤天平稱量所需的氯化鈉時,發(fā)現(xiàn)任盤天平的指針偏向左盤,他應進行的操作是_____.
(4)若所用的燒杯用水洗滌后未干燥就使用,會導致配制溶液的溶質(zhì)質(zhì)量分數(shù)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已知A、B、C、D、是初中化學常見的五種不同物質(zhì),A、E是空氣中常見的氣體,其中A在空氣中的含量為21%,B、D在常溫下為液體。(說明:“﹣”表示相連的兩種物質(zhì)能發(fā)生化學反應,“→”表示相連的兩種物質(zhì)能向箭頭所指方向轉化,“←→”表示相連的兩種物質(zhì)能相互轉化) 試根據(jù)如圖所示的關系回答下列問題:
(1)寫出有關物質(zhì)的化學式:A_____,D_____;
(2)寫出符合下列要求的化學方程式:A→B_____。
(3)寫出分解反應生成E的化學方程式: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2018年我國發(fā)射的高分五號衛(wèi)星是世界首顆實現(xiàn)對大氣和陸地綜合觀測的全譜段高光譜衛(wèi)星,可監(jiān)測大氣污染氣體、溫室氣體等,動態(tài)反映我國空氣質(zhì)量狀況。
(1)下列屬于空氣污染物的是_____。
A 臭氧
B 一氧化碳
C 二氧化碳
D PM10
(2)下列氣體排放到空氣中會形成酸雨的是_____。
A 一氧化碳
B 二氧化碳
C 二氧化硫
D 二氧化氮
(3)化學知識有助于我們正確認識、理智選擇、科學生活,下列說法正確的是_____。
A 鼓勵焚燒秸桿節(jié)約能源
B 盡量少用一次性餐盒和筷子
C 煤爐上放一壺水能防止CO中毒
D 在天然氣燃氣灶上方安裝報警器
(4)化石燃料是_____(填“可再生” 或“不可再生”)能源,完全燃燒會產(chǎn)生CO2。過量排放CO2會導致溫室效應。我國科學家合成的新型催化劑,可將CO2高效轉化為甲醇(CH3OH),該反應的微觀變化示意圖如下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_____。
A 該反應的四種物質(zhì)中有兩種氧化物
B 該反應前后氫元素的化合價不改變
C 該反應的催化劑在反應前后化學性質(zhì)不改變
D 參加反應的乙和生成的丙的質(zhì)量比為1: 16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見著知微,見微知著”是化學思維方法。
(1)從宏觀知微觀
①常溫下,50mL水與50mL乙醇混合后,溶液體積小于100mL,微觀解釋為___________________;
②某氣體在氧氣中燃燒生成氮氣和水,則該氣體分子中一定含有的原子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填元素符號)。
(2)從微觀知宏觀
如圖是某原子結構示意圖,微粒A最外層電子數(shù)是_______________,在化學反應中容易_____________(填“得”或“失”)電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向一定質(zhì)量含CaCl2和HCl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溶質(zhì)質(zhì)量分數(shù)為10%的Na2CO3溶液,反應過程中加入的Na2CO3溶液的質(zhì)量與產(chǎn)生沉淀或氣體的質(zhì)量關系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圖中Oa段表示產(chǎn)生氣體的過程且X的值為53
B.圖中Xb段表示產(chǎn)生沉淀的過程且Y值為63.6
C.c點時,溶液的pH>7
D.b點時,溶液中的溶質(zhì)有1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一包固體粉末可能含有NaNO3、CaCO3、NaOH、CuCl2、NaCI和Ca(NO3)2中的一種或幾種.為確定其組成,某同學設計了如下實驗方案.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A. 該混合物中一定含有CaCO3、NaOH、CuCl2、Ca(NO3)2
B. 藍色溶液B的溶質(zhì)有2種
C. 無色溶液A呈中性
D. 該混合物中一定含有NaCI可能含有NaN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用化學符號填空。
(1)兩個氫原子__________________;
(2)標出氧化銅中銅元素的化合價 __________;
(3)三個硫酸根離子______________;
(4)空氣中含量最多的氣體 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堿式碳酸鹽廣泛應用于工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
(1)某堿式碳酸鹽樣品M(OH)2·MCO3,為確定金屬M的相對原子質(zhì)量,某研究小組設計如下實驗裝置及步驟(不考慮植物油中溶解CO2產(chǎn)生的影響)。
①連接裝置并檢查裝置氣密性;
②準確稱量樣品的質(zhì)量;
③裝藥品,調(diào)節(jié)量氣裝置兩邊液面相平,讀數(shù);
④加熱至樣品質(zhì)量不再減少;
⑤冷卻到室溫;
⑥________(請將實驗步驟補充完整),讀數(shù)、列式計算。
(2)裝置B中的試劑是_________(填字母序號),其作用是________,C中的試劑是________(填字母序號),其作用是________。
a堿石灰 b濃硫酸 c硫酸銅
(3)步驟⑥中調(diào)節(jié)液面相平的操作是將水準管________(填“緩慢上移”或“緩慢下移”)。
(4)若其他操作均正確,僅因下列因素可使M相對原子質(zhì)量的測定結果偏大的是________(填字母序號);
a反應前量氣管水面在0刻度處,反應后俯視讀數(shù)
b樣品未分解完全即停止實驗
c量氣管中水面加一層植物油
(5)實際生產(chǎn)中的堿式碳酸銅可表示為Cu(OH)2·mCuCO3,某研究小組仍使用上述裝置測定m的值,測得3組數(shù)據(jù)如下表所示。
組別 | 樣品質(zhì)量 | CO2體積 |
第1組 | 0.21 g | 22.41 mL |
第2組 | 0.21 g | 22.39 mL |
第3組 | 0.21 g | 22.40 mL |
取3組數(shù)據(jù)的值得到CO2的體積為_________mL,又知常溫常壓下CO2的密度為1.964 g/L,據(jù)此計算m的值。__________(寫出計算m的過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