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8分)取47.4g高錳酸鉀,加熱一段時間后停止,剩余固體質(zhì)量為44.2g.計算:

(1)反應后生成氧氣的質(zhì)量為______g.

(2)參加反應的高錳酸鉀的質(zhì)量.

(3)剩余固體中氧元素的質(zhì)量為______g.

【答案】(1) 3.2g;(2) 31.6g;(3)16g.

【解析】

試題分析:

(1)反后固體質(zhì)量減少的量就是生成的氧氣的質(zhì)量,所以生成的氧氣的質(zhì)量為47.4g-44.2g=3.2g;

(2)設參加反應的高錳酸鉀的質(zhì)量為X.

2KMnO4K2MnO4 + MnO2 + O2

32

X 3.2g

X=31.6g

答:參加反應的高錳酸鉀的質(zhì)量為31.6g.

(3)原高錳酸鉀中氧元素的質(zhì)量減去生成的氧氣的質(zhì)量即是剩余固體中的氧元素的質(zhì)量,所以剩余固體中氧元素的質(zhì)量為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硝酸鉀和氯化鈉的溶解度曲線。

由圖可知:(1)當溫度為30時,硝酸鉀的溶解度 (填“>”、“<”或“=”)氯化鈉的溶解度。

(2)當硝酸鉀中含有少量氯化鈉時,可用 法提純硝酸鉀。

(3)硝酸鉀、氯化鈉都屬于 (填“易溶”、“可溶”、“微溶”或“難溶”)物質(zhì)。

(4)10時,將12g硝酸鉀加入50g水中不斷攪拌,形成溶液是 (填“飽和”或“不飽和”)溶液,溶液質(zhì)量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宏觀微觀符號之間建立聯(lián)系,是化學學科特有的思維方式。如化學反應的微觀模擬示意圖如下,對該微觀模擬示意圖認識中錯誤的是

A.參加反應的兩種分子的個數(shù)比為1:2

B.化學反應也可以看做原子的重新排列組合

C.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及數(shù)目不變

D.圖中表明不同原子半徑有大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物質(zhì)加入水中,所得溶液pH可能為10的是

A. 生石灰 B. 醋酸 C. 水楊酸 D. 食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7分).某研究性學習小組的同學學習了二氧化碳的性質(zhì)后,對二氧化碳溶于水的過程,有沒有發(fā)生化學變化?提出實驗改進:用如圖所示裝置進行實驗,驗證二氧化碳能與水反應(已知氮氣的密度小于空氣的密度),

操作為:

從a端通入二氧化碳 從分液漏斗中滴加適量水

從b端通入氮氣 將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紙花放入廣口瓶中

實驗操作順序最合理的是__ _,發(fā)生變化的化學方程式為:

.另一小組在課外活動時對“二氧化硫能否與水反應生成酸”進行了實驗探究。請你參與他們的探究活動,并回答有關(guān)問題。

[查閱資料]常溫下二氧化硫是一種無色氣體,易溶于水。

[假 設]二氧化硫能與水反應生成酸。

[設計實驗]

(1)小雨同學將二氧化硫氣體通入紫色石蕊試液中,觀察溶液顏色的變化。他認為,若紫色石蕊試液變 色,則證明假設成立。

(2)小濤同學認為小雨同學的實驗方案不嚴密。小濤同學用紫色石蕊試液將白色濾紙染成紫色,干燥后做成三朵紫色的小花,然后按下列圖示進行實驗,在(I)、()、()中分別觀察到變色和不變色的兩種現(xiàn)象。

小濤同學認為,若 (填序號)中的紫色小花變色,則證明假設成立。

[交流反思]小明同學對小濤同學的實驗方案提出了質(zhì)疑,他認為上述實驗還不足以證明“二氧化硫和水反應生成了酸”,其理由是 。三位同學討論后補充了一個實驗,使探究活動獲得了成功,你認為這個實驗應該是 (簡述實驗步驟和現(xiàn)象)。

[結(jié) 論]通過上述實驗得出:二氧化硫能與水反應生成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高鈣牛奶中的“鈣”一般是指

A.原子 B.分子 C.單質(zhì) D.元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9分)用化學符號表示

1兩個氧原子_____(2)一個氮分子_______(3)三個亞鐵離子_______(4)兩個硫酸根離子

(5)氦氣_______(6)氧化鋁_______(7)碳酸鈉_______(8)氯化鈣中鈣元素化合價為+2價_______

9保持氫氣化學性質(zhì)的最小粒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硅鋼是變壓器、充電器中的核心材料,其主要成份是FeSi。某學生用硅鋼樣品做了如下實驗:取4.2g硅鋼樣品,將60g稀硫酸分6次加入樣品中(其中稀硫酸與硅及其它雜質(zhì)不反應),充分反應后過濾、洗滌、干燥、稱重,得到的實驗數(shù)據(jù)如下:

稀硫酸的用量

剩余固體的質(zhì)量

第一次加入10g

mg

第二次加入10g

2.8g

第三次加入10g

2.1g

第四次加入10g

1.4g

第五次加入10g

0.7g

第六次加入10g

0.7g

1)從以上數(shù)據(jù)可知,稀硫酸加入第 次充分反應后,鐵恰好完全反應。

2)表格中m= 。

3)計算所用稀硫酸中溶質(zhì)的質(zhì)量分數(sh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利用周末時間,某班組織野炊活動。

(1)生火時先將紙點燃,再用燃著的紙引燃枯枝,說明紙張的著火點較枯枝的著火點 (填“高”或“低”)

(2)將枯枝塞滿灶時產(chǎn)生大量濃煙,火易熄滅,抽出部分枯枝,火燒得更旺,說明燃料充分燃燒需要的條件是 。

(3)某同學準備了一個紙火鍋(如下圖所示)。這種紙火鍋是用紙代替金屬材料做容器來盛放湯料,當燃料燃燒時紙不會被點燃。紙火鍋使用時紙不會被點燃的原因是

A.空氣不足,紙不燃燒

B.紙張被水浸濕,著火點降低了

C.紙火鍋加熱時,著火點升高了

D.紙火鍋中的水蒸發(fā)時吸熱,溫度達不到紙的著火點

紙火鍋的燃料是固體酒精,固體酒精的主要成分是乙醇(C2H5OH),寫出酒精充分燃燒的化學方程式: 。

(4)野炊結(jié)束,同學把火熄滅后,又往灰燼上倒水,從滅火原理分析,其目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