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對下列事實的解釋錯誤的是( �。�
選項事實解釋
A用酒精溫度計測量溫度分子間的間隔隨溫度的升降而增減
B用普通顯微鏡觀察不到苯分子分子很小
C公路上大霧彌漫分子在不斷運動
D夏天的食物比冬天易變質(zhì)溫度越高,化學反應速率越快
A.AB.BC.CD.D

分析 根據(jù)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質(zhì)量和體積都很小;分子之間有間隔;分子是在不斷運動的;同種的分子性質(zhì)相同,不同種的分子性質(zhì)不同,可以簡記為:“兩小運間,同同不不”,結(jié)合事實進行分析判斷即可.

解答 解:A、用酒精溫度計測量溫度,是因為分子間的間隔隨溫度的升降而增減,故選項解釋正確.
B、用普通顯微鏡觀察不到苯分子,說明分子很小,故選項解釋正確.
C、公路上大霧彌漫,霧是宏觀的物質(zhì),不能說明分子在不斷運動,故選項解釋錯誤.
D、夏天的食物比冬天易變質(zhì),是因為夏天溫度高,溫度越高,化學反應速率越快,故選項解釋正確.
故選:C.

點評 本題難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質(zhì)(可以簡記為:“兩小運間,同同不不”)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質(zhì)分析和解決問題的方法是解答此類題的關(guān)鍵.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2.下列反應發(fā)生后,固體質(zhì)量增加的是( �。�
A.用雙氧水與二氧化錳制取氧氣B.加熱高錳酸鉀制取氧氣
C.煤燃燒后余下固體質(zhì)量D.鐵絲在氧氣中劇烈燃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3.下列歸類錯誤的是( �。�
選 項歸 類物質(zhì)或現(xiàn)象
A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氣
B常見的合金硬鋁、黃銅、不銹鋼
C人體中微量元素Ca、I、Fe
D環(huán)境問題酸雨、溫室效應、PM2.5超標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10.實驗室里,某化學活動小組的同學在用石灰水與碳酸鈉濃溶液反應制取氫氧化鈉固體.過程如下:
(1)首先將兩種溶液混合并攪拌均勻,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Na2CO3+Ca(OH)2═CaCO3↓+2NaOH,基本反應類型為復分解反應;靜置后要進行的操作是過濾,完成該操作需要的玻璃儀器有玻璃棒、燒杯、漏斗,最后得到了澄清的溶液.
【提出問題】該澄清的溶液一定是氫氧化鈉溶液嗎?
【建立猜想】該溶液中的溶質(zhì)可能是(1)氫氧化鈉;(2)氫氧化鈣和氫氧化鈉;   (3)碳酸鈉和氫氧化鈉.
【設(shè)計并進行實驗】請你對二號猜想,設(shè)計實驗方案加以證明.
方案是(包括實驗過程、現(xiàn)象及結(jié)論,其中“實驗過程”選擇的藥品不可以用石灰水和碳酸鈉”,“結(jié)論”的表述中能用化學方程式表示的要寫出化學方程式)
實驗步驟現(xiàn)象結(jié)論
將二氧化碳通入反應后的溶液中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說明溶液中有氫氧化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7.學習熱情和學習方法是成才的必備條件,靈活掌握不同的學習方法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請用以下方法解決下列問題:
(1)分類法:利用下列3組物質(zhì)
A.ZnO、MgO、CO2、Na2O                 B.Cu、N2、O2、Cl2
C.金剛石與石墨的混合物、過氧化氫的水溶液、冰與水混合、氧氣與臭氧混合
請按要求填寫如表空白(填寫物質(zhì)的化學式或分類標準)
序號ABC
分類標準金屬氧化物
屬于該類別的物質(zhì)Cu
(2)對比法:
A.如圖1所示:其實驗目的是探究二氧化錳可以催化過氧化氫分解生成氧氣.
B.如圖2所示:杰克同學將盛有干燥白磷的甲試管和干燥紅磷的乙試管插入盛有80℃的燒杯里(甲、乙試管均套有氣球密封).過一會后,發(fā)現(xiàn)甲試管中的白磷燃燒,乙試管中的紅磷沒有燃燒.請根據(jù)杰克同學的實驗現(xiàn)象,對比得出可燃物燃燒所需的條件之一:可燃物溫度達到著火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7.電解水實驗完成后若在正極得到10mL氧氣,同時可在負極得到20mL的氫氣.(填物質(zhì)名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4.關(guān)于氧氣的描述,正確的是( �。�
A.氧氣是一種無色、無味的氣體
B.氧氣是一種化學性很活潑的氣體,能與所有物質(zhì)發(fā)生化學反應
C.氧氣能燃燒,也能支持燃燒,是一種常見氧化劑
D.氧氣對人類有有利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1.規(guī)范的實驗操作是保證實驗成功的關(guān)鍵.下面四組實驗的做法符合操作要求的是(  )
A.“用高錳酸鉀制取氧氣”實驗中,收集完氣體后先將導管移出水面再撤酒精燈
B.“配制一定質(zhì)量分數(shù)的氯化鈉溶液”實驗中,多取的藥品要放回原瓶免得浪費
C.“粗鹽提純”實驗中,將溶解后得到的粗鹽濁液直接倒入漏斗中過濾可省時間
D.“探究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含量”實驗中,在燃燒匙內(nèi)可多多裝些紅磷以耗氧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17.請結(jié)合如圖回答問題:

(1)標號①②的儀器名稱:①鐵架臺,②長頸漏斗.
(2)實驗室選用A、D裝置制取O2,裝藥品前先檢查裝置氣密性,氣體收集完畢時,應先從水中取出導氣管(填“從水中取出導氣管”或“熄滅酒精燈”).
(3)實驗室可用硫酸銨固體和熟石灰混合加熱制取氨氣,應選擇發(fā)生裝置為A(選填序號,下同). 若用圖G裝置來收集氨氣,試推測兩點性質(zhì):a易溶于水;b密度小于空氣.倒置漏斗的作用是防倒吸.
(4)選擇發(fā)生裝置B和收集裝置C可以用于實驗室制取CO2,寫出該反應的文字或化學表達式CaCO3+2HCl═CaCl2+H2O+CO2↑,檢驗CO2是否收集滿的操作是將燃著的木條放在瓶口,若將發(fā)生裝置由B改為F,其優(yōu)點是可控制反應的發(fā)生和停止.用H圖來測生成二氧化碳的體積,測得結(jié)果偏�。ㄆ ⑵�、無影響).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