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齊齊哈爾)下列實驗基本操作錯誤的是( �。�
分析:A、根據(jù)向試管中傾倒液體藥品的方法進行分析判斷.
B、根據(jù)固體粉末狀藥品的取用方法進行分析判斷.
C、根據(jù)量筒讀數(shù)時視線要與凹液面的最低處保持水平進行分析判斷.
D、根據(jù)濃硫酸的稀釋方法進行分析判斷.
解答:解:A、向試管中傾倒液體藥品時,瓶塞要倒放,標簽要對準手心,瓶口緊挨;圖中所示操作正確.
B、取用粉末狀藥品,試管橫放,用藥匙或紙槽把藥品送到試管底部,圖中所示操作正確.
C、量取液體時,視線與液體的凹液面最低處保持水平,圖中仰視刻度,操作錯誤.
D、稀釋濃硫酸時,要把濃硫酸緩緩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時用玻璃棒不斷攪拌,以使熱量及時地擴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濃硫酸中;圖中所示操作錯誤.
故選C.
點評:本題難度不大,掌握常見儀器的名稱、用途、使用注意事項及常見化學(xué)實驗操作的注意事項等是正確解題的關(guān)鍵.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xué) 來源: 題型:

(2012?齊齊哈爾)廚房中幾種物質(zhì)在互相談?wù)撝阏J為它們的敘述中屬于物理變化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xué) 來源: 題型:

(2012?齊齊哈爾)實驗課上,小舟同學(xué)向盛有澄清石灰水的燒杯中加入過量的碳酸鈉溶液,生成白色沉淀,過濾后得到無色溶液,他說:“我制得了氫氧化鈉溶液!”
(1)小帆同學(xué)卻說:“這種無色溶液中不一定含有氫氧化鈉”他做了如下實驗
實驗步驟 實驗現(xiàn)象 實驗結(jié)論
用試管取無色溶液少許,滴入2滴無色酚酞試液 無色酚酞試液變紅 無色溶液中含有氫氧化鈉
小玉認為小帆的實驗方案也不嚴密,不能證實無色溶液中一定含有氫氧化鈉,理由是:
碳酸鈉溶液也能使無色酚酞溶液變紅
碳酸鈉溶液也能使無色酚酞溶液變紅

(2)小玉設(shè)計了另一個實驗:
實驗步驟 實驗現(xiàn)象 實驗結(jié)論
①取少量樣品于試管中,加入
足量的可溶性的鋇鹽溶液或鈣鹽溶液
足量的可溶性的鋇鹽溶液或鈣鹽溶液

②過濾,向濾液中滴加幾滴硫酸銅溶液
生成白色沉淀
生成白色沉淀

生成藍色沉淀
生成藍色沉淀
無色溶液中確實含有氫氧化鈉
(3)小玉的實驗可靠性高的原因是①
排除碳酸鈉的干擾
排除碳酸鈉的干擾
證明有氫氧化鈉的生成
證明有氫氧化鈉的生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xué) 來源: 題型:

(2012?齊齊哈爾)現(xiàn)配制溶質(zhì)質(zhì)量分數(shù)為5%的NaCl溶液,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xué) 來源: 題型:

(2012?齊齊哈爾)下圖為某化學(xué)反應(yīng)的微觀模擬圖,表示氧原子,表示氫原子,表示水分子
根據(jù)模擬圖回答:

上述變化中的物質(zhì)屬于化合物的是(用字母表示)
A
A
,寫出該反應(yīng)的化學(xué)方程式
2H2O
 通電 
.
 
2H2↑+O2
2H2O
 通電 
.
 
2H2↑+O2
,該反應(yīng)的基本反應(yīng)類型是
分解反應(yīng)
分解反應(yīng)
,通過對上圖的觀察,請你從微觀角度描述由B到C的形成過程:
氧原子進行了重新的組合,且每兩個氧原子構(gòu)成一個氧分子
氧原子進行了重新的組合,且每兩個氧原子構(gòu)成一個氧分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xué) 來源: 題型:

(2012?齊齊哈爾)今天是化學(xué)實驗室開放日,小麥準備完成鹽酸、氫氧化鈉、碳酸鈉和氯化鈉四種無色溶液的鑒別實驗,他先分別取少量這四種溶液于試管中,再分別向這四只試管中,滴入紫色石蕊試液:
(1)先被鑒別出來的兩種物質(zhì)是
鹽酸
鹽酸
 和
氯化鈉
氯化鈉

(2)接著他用現(xiàn)有試劑,將另外兩種溶液鑒別出來,寫出鑒別時所發(fā)生反應(yīng)的化學(xué)方程式:
HCl+NaOH=NaCl+H2O
HCl+NaOH=NaCl+H2O

Na2CO3+2HCl=2NaCl+CO2↑+H2O
Na2CO3+2HCl=2NaCl+CO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