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來源:新教材新學案 化學 九年級 上冊 題型:013
某CO和CO2的混合氣體中,碳的質量分數(shù)為36%.取5.0 g該氣體混合物通過足量灼熱的氧化銅,再將氣體通入足量的澄清石灰水中,得到白色沉淀的質量為
A.5 g
B.10 g
C.15 g
D.20 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新教材新學案 化學 九年級 上冊 題型:013
鎂在空氣中燃燒時,發(fā)生如下兩個反應:
2Mg+O2已知24 g鎂在純氧中燃燒可得40 g產(chǎn)物,則24 g鎂在空氣中完全燃燒所得產(chǎn)物的質量
A.等于40 g
B.小于40 g
C.大于40 g
D.無法確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新教材新學案 化學 九年級 上冊 題型:013
甲、乙兩同學分別按照如圖中的A和B裝置做質量守恒定律的探究實驗.他們的做法是:①將反應前的裝置放在各自的天平的左盤上,往右盤上加砝碼使天平平衡;②取下裝置:甲擠壓膠頭;乙將氣球內一定量的鎂粉倒入瓶中,觀察到氣球逐漸脹大,最終如圖C所示;③把裝置放回各自的天平上.待天平平穩(wěn)后,兩同學的天平所處的狀態(tài)
A.甲、乙都不平衡
B.甲不平衡,乙平衡
C.甲平衡,乙不平衡
D.甲、乙都平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新教材新學案 化學 九年級 上冊 題型:013
人類發(fā)明并使用氟里昂(主要用作制冷劑)若干年后,科學家發(fā)現(xiàn)氟利昂在紫外線的照射下能分解出氯原子破壞臭氧層,其破壞臭氧的循環(huán)示意圖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A.臭氧的相對分子質量是32(相對原子質量:O-16)
B.反應②是化合反應
C.反應③是分解反應
D.經(jīng)過①②③反應過程后,氯原子數(shù)目沒有發(fā)生改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新教材新學案 化學 九年級 上冊 題型:013
在一個密閉容器中有X、Y、M、N四種物質,在一定條件下反應一段時間后,測得反應前后各物質的質量如下表所示:
試推斷該密閉容器中發(fā)生的化學反應是
A.Y→M+N
B.M+N→Y
C.M+N→X+Y
D.X+M+N→Y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新教材新學案 化學 九年級 上冊 題型:013
在19世紀,化學家對氧化鋯的化學式有爭議.經(jīng)測定,鋯的相對原子質量為91,其氯化物的相對分子質量是233.若氧化鋯中鋯的化合價與氯化物中的相同,試判斷氧化鋯的化學式為
A.Zr2O
B.ZrO2
C.Zr2O3
D.Zr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新教材新學案 化學 九年級 上冊 題型:013
1999年度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艾哈邁德·澤維爾(Ahmed Hzewail)開創(chuàng)了化學研究新領域,他運用激光光譜技術使觀測化學反應時分子中原子的運動成為可能.你認為該技術還未能觀察到的是
A.氧原子內部質子、中子、電子的運動
B.氧分子分解成氧原子的過程
C.氧原子結合成氧分子的過程
D.氧分子的不規(guī)則運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新教材新學案 化學 九年級 上冊 題型:013
小林通過計算得知,電解水時生成氫氣和氧氣的體積比為2∶1,但實驗測得氫氣和氧氣的體積比略大于2∶1.針對這一發(fā)現(xiàn),你認為下列做法不可取的是
A.大膽提出假設:氧氣比氫氣易溶于水
B.反復多次實驗查找原因
C.實驗所得數(shù)據(jù)與理論值相差不多,可以不必認真研究了
D.查找實驗裝置是否漏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中華題王·九年級化學(上冊·配人教版) 人教版 題型:013
常溫下,某氣體可能是由SO2、CO、N2中的一種或幾種組成的,測得該氣體中氧元素的質量分數(shù)為50%,則該氣體中的組成可能為下列的:①SO2;②SO2,CO;③SO2,N2;④CO,N2;⑤CO2,CO,N2
A.①②③
B.②③⑤
C.①②⑤
D.①④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中華題王·九年級化學(上冊·配人教版) 人教版 題型:013
已知某物質的著火點為t1℃.現(xiàn)在該物質在空氣中發(fā)生火災,下圖中A、B、C、D四個點表示所采取的滅火措施.其中表示完全可以滅火的是
A.D點和A點
B.B點和D點
C.A點和B點
D.B點和C點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