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來源: 題型:
某學習小組設計如圖實驗裝置,通入純凈氣體后,給黑色固體粉末加熱.
(1)請根據(jù)如表中對可能出現(xiàn)的實驗現(xiàn)象的描述,推測氣體、黑色粉末可能的組合.
可觀察到的實驗現(xiàn)象 氣體的
化學式 黑色固體的化學式
A中紫色石蕊試液 C中澄清石灰水
① 不變色 變渾濁
② 變紅色 無變化
(2)若從環(huán)保的角度分析,該實驗裝置可能存有不完善之處.該做怎樣的改進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根據(jù)如圖1的實驗裝置,回答問題:
(1)寫出圖1中標號儀器的名稱:① ,② .
(2)寫出實驗室用A裝置制取氧氣的化學方程式 ,收集氧氣可選用C裝置或 裝置,若選用C裝置收集較純凈氧氣的適宜時間是 (填字母)
A.當導管口剛有氣泡冒出時B.當導管口停止冒出氣泡時C.當導管口有連續(xù)均勻氣泡冒出時
(3)下列是有關二氧化碳制取的相關問題:
①雞蛋殼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鈣,用雞蛋殼與稀鹽酸反應制取和收集二氧化碳氣體,其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
②如果用圖2裝置制取二氧化碳氣體,反應進行一段時間后,將燃著的木條放在集氣瓶口,火焰不熄滅的可能原因是:
③實驗操作中將雞蛋殼搗碎的目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溶解是生活中常見的現(xiàn)象,不同物質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不同.
①下表是KNO3、NaCI在不同溫度下的溶解度(單位:g/100g水).
溫度(℃) 0 20 40 60 80 100
KNO3 13.3 31.6 63.9 110 169 246
NaCI 35.7 36.0 36.6 37.3 38.4 39.8
Ⅰ.上表中的兩種物質在40℃時, 的溶解度較大;請用相應的數(shù)據(jù)列式表示該溫度時KNO3飽和溶液的質量分數(shù) (不要求計算).
Ⅱ.請寫出一種將KNO3的不飽和溶液轉化為飽和溶液的方法 .
Ⅲ.20℃時,將20g NaCl放入50g水中,所得溶液的質量是 g.
Ⅳ.從NaCl溶液中得到NaCl晶體的方法是 .
②用硫酸銅進行如圖所示的實驗,完成下列填空(用編號表示).
所得三個溶液中:一定屬于飽和溶液的是 ,溶液中溶劑質量的大小關系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如圖為某鈣片的商品標簽,請根據(jù)標簽的有關信息完成下列各題:
(1)主要成分碳酸鈣(CaCO3)由 種元素組成.
(2)碳酸鈣中鈣、碳、氧元素的質量比為 .
(3)某兒童按標簽用量服藥,每天補充鈣元素質量是 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化學是在原子、分子的水平上研究物質及其變化規(guī)律.請回答下列關于水與過氧化氫(H2O2)的問題:
(1)H2O2中氧元素的化合價為 .
(2)1個過氧化氫分子中含有 個H,個O.
(3)寫出下列反應的化學方程式:①水通電后分解: ;②過氧化氫分解: .
(4)下列關于它們的說法正確的是 (填編號).
①水、過氧化氫組成元素相同,化學性質也相同
②過氧化氫溶于水得到的物質仍然屬于純凈物
③水是生物體內重要的組成物質
④硬水可以使肥皂水產(chǎn)生更多的泡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化學概念在邏輯上存在如圖所示關系,對下列概念間的關系說法正確的是( 。
A.純凈物與混合物屬于包含關系
B.氧化反應與化合反應屬于并列關系
C.化合反應和分解反應屬于交叉關系
D.化合物與氧化物屬于包含關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下列關于氧氣和二氧化碳兩種氣體的說法正確的是( )
①氧氣在空氣中的體積分數(shù)約為78%
②二氧化碳沒有毒性,但不能供給呼吸
③氧氣能支持燃燒,是一種可燃性氣體.
④二氧化碳能參與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是最好的氣體肥料
⑤在實驗室中兩種氣體可以用相同的裝置制。
A.②④⑤ B.①③⑤ C.②③④ D.①③④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當前我國環(huán)境保護部正在著力推進以防治PM2.5為重點的大氣污染防治工作.下列措施對PM2.5的治理不能起到積極作用的是( )
A.將盜版光盤潑上汽油焚燒處理
B.大力植樹造林
C.用清潔能源代替化石燃料
D.禁止焚燒農(nóng)作物秸稈和垃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下列物質的性質與用途沒有直接關系的是( 。
A.石墨能導電﹣﹣用作電極
B.稀有氣體化學性質穩(wěn)定﹣﹣用作保護氣
C.氧氣密度比空氣略大﹣﹣用于急救病人
D.干冰升華吸熱﹣﹣用于人工降雨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