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習題
 0  140277  140285  140291  140295  140301  140303  140307  140313  140315  140321  140327  140331  140333  140337  140343  140345  140351  140355  140357  140361  140363  140367  140369  140371  140372  140373  140375  140376  140377  140379  140381  140385  140387  140391  140393  140397  140403  140405  140411  140415  140417  140421  140427  140433  140435  140441  140445  140447  140453  140457  140463  140471  211419 

科目: 來源: 題型:


電影《黃金大劫案》上映后,里面用“王水”(濃鹽酸與濃硝酸的混合液)溶解黃金的情引起了廣泛的熱議.“王水”溶解黃金的化學方程式為:Au+HNO3+xHCl═HAuCl4+NO↑+2H2O,其中x的數(shù)值和四氯合金酸(HAuCl4)中金元素的化合價分別是(     )

A.2,+7價  B.4,+3價  C.4,+7價  D.4,﹣7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甲是初中化學常見的一種物質(zhì),長期敞口放置會發(fā)生變質(zhì),將鹽酸滴到變質(zhì)后的物質(zhì)中有氣泡出現(xiàn).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甲是氫氧化鈣或氫氧化鈉

B.甲變質(zhì)一定是與氧氣發(fā)生了反應

C.甲變質(zhì)可能是與二氧化碳發(fā)生了反應

D.甲變質(zhì)一定與空氣中的水分沒有關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小明同學在實驗室中測定某未知溶液的pH,他的實驗操作如下:先用蒸餾水將pH試紙潤濕,然后用玻璃棒蘸取待測液于pH試紙上進行測定,你認為小明同學這樣測得的結(jié)果與該溶液的實際pH比較(     )

A.偏低 B.偏高 C.不變 D.無法判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洗潔精除去餐具上的油污是“乳化作用”

B.煤、石油、乙醇是三種重要的化石燃料

C.物質(zhì)發(fā)生化學反應的同時伴隨著能量變化

D.使用乙醇汽油能減少污染,節(jié)約石油資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鈉是一種銀白色固體,放置在空氣中會迅速與氧氣反應生成氧化鈉,把鈉投入水中,與水劇烈反應,熔化成閃亮小球在水面上游動,生成了氫氧化鈉和氫氣.下列有關鈉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金屬鈉必須隔絕空氣保存

B.鈉與水反應放熱,使鈉熔化,鈉是熔點最低的金屬

C.鈉和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2Na+2H2O=2NaOH+H2

D.把鈉投入硫酸銅溶液中會產(chǎn)生無色無味的氣體和藍色沉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根據(jù)事物的某些相似性類推其他的相似性,并預測類似的可能性,是我們經(jīng)常使用的一種思維方法.以下類推結(jié)果與實際相符的是(     )

①氧化物中都含有氧元素: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氧化物

②堿溶液都呈堿性:堿性溶液一定都是堿溶液

③氫氧化鈉溶液中有OH,能與酸反應:氫氧化鉀溶液中也有OH,也能與酸反應

④鹽中含有金屬離子和酸根離子:NH4NO3中沒有金屬離子,不屬于鹽類.

A.①②④   B.②③④   C.只有③   D.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下表所給出的各組概念中,不符合如圖所示從屬關系的是(     )

X

Y

Z

A

飽和溶液

溶液

混合物

B

氧化物

化合物

純凈物

C

中和反應

復分解反應

化學反應

D

稀有氣體元素

金屬元素

元素

A.A    B.B    C.C    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某同學對家中的一些食品及生活用品進行了pH測定,結(jié)果如圖:

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A.食醋可以除去皮蛋的澀味

B.牙膏是中性物質(zhì)

C.醬油顯堿性,可以使酚酞變紅色

D.胃酸過多的人宜多吃葡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在一密閉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種物質(zhì),在一定條件下存在某個反應,測得反應前后各物質(zhì)的質(zhì)量如下表:對該反應,下列描述正確的是(     )

物質(zhì)

反應前物質(zhì)/g

20

m

20

20

反應后物質(zhì)/g

2

待測

32

26

A.該反應中甲、丙、丁的質(zhì)量比為1:16:13

B.乙在該反應中一定是催化劑

C.待測質(zhì)量一定為4g

D.該反應是分解反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通過下列實驗(如圖)可以得出的結(jié)論,其中合理的是(     )

A.甲實驗既可說明分子在不停地運動,又可說明氨氣溶于水顯堿性

B.乙實驗既可說明二氧化碳易溶于水,又可說明二氧化碳具有酸性

C.丙實驗可以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

D.丁實驗可以驗證質(zhì)量守恒定律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