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來源:2016屆山東省菏澤市九年級上學期教學質(zhì)檢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變化屬于化學變化的是
A.石油分離出汽油、煤油和柴油等
B.煤焦化產(chǎn)生焦炭、煤焦油、焦爐氣等
C.工業(yè)上分離空氣制取氧氣、氮氣
D.膜法和熱法淡化海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6屆山東省菏澤市九年級上學期教學質(zhì)檢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某化學興趣小組,為驗證Ag、Fe、Cu三種金屬的活動性順序,設計了如圖的實驗操作,其中可以達到實驗目的組合是
A.①②或②③或②④⑤ B.②④或①③或②④⑤
C.①③或②③或①④⑤ D.①②或②③或③④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6屆山東省菏澤市九年級上學期教學質(zhì)檢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同學們做完實驗后的玻璃試管中常附著難清洗的物質(zhì),下列清洗方法錯誤的是
A.內(nèi)壁有CaCO3的試管用稀鹽酸清洗
B.內(nèi)壁有碘的試管用酒精清洗
C.內(nèi)壁有銅粉的試管用稀硫酸清洗
D.內(nèi)壁有植物油的試管用洗潔精清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6屆山東省菏澤市九年級上學期教學質(zhì)檢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化學用語是學習化學的基本工具.請用化學符號或化學式填空:
(1)2個氫原子 ;
(2)氦氣 ;
(3)天然氣的主要成分 ;
(4)硝酸銨的陰離子 ;
(5)地殼中含量最高的金屬元素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6屆山東省菏澤市九年級上學期教學質(zhì)檢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化學使世界變得絢麗多彩.如圖是鐵與其他物質(zhì)之間的關(guān)系及顏色變化.請寫出:
(1)編號①處表示鐵能與 反應;
(2)發(fā)生編號②處反應所需的物質(zhì)是 ;
(3)編號(4)處發(fā)生化學反應的反應類型是 反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6屆山東省菏澤市九年級上學期教學質(zhì)檢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2013年12月14日21時11分,嫦娥三號成功著陸于月球表面,開始對月球進行勘探.這標志著我國成為世界上第三個具有地外天體軟著陸和巡視探測技術(shù)的國家.
(1)嫦娥三號的著陸器以液氫、液氧做推進劑.工業(yè)上制取氧氣、氫氣方法有:
①分離液態(tài)空氣法制氧氣:是利用空氣中各成分的 不同進行分離的;
②水電解法制氫氣:可在水電解器的兩極上分別制得氫氣和氧氣,氫氣在與電源 極相連的電極上產(chǎn)生;
③水煤氣法制氫氣:用焦炭(主要成分是碳單質(zhì))為原料與水蒸氣在高溫時反應制得H2和CO2.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這個反應中發(fā)生還原反應的物質(zhì)是 ;
④氫能是理想的能源,但從上述兩種制法看,還不能廣泛使用的原因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6屆山東省菏澤市九年級上學期教學質(zhì)檢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計算題
小明在實驗室里加熱31.6g高錳酸鉀制取氧氣,完全反應后剩余固體質(zhì)量為28.4g.將剩余固體溶解、過濾、烘干,回收二氧化錳.請計算:
(1)生成氧氣的質(zhì)量為 g.
(2)回收二氧化錳的質(zhì)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6屆江蘇省鹽城市九年級上學期期末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二氧化碳滅火器常用于撲滅圖書、檔案、貴重設備、精密儀器等的失火,下列關(guān)于二氧化碳滅火器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液態(tài)二氧化碳氣化時吸熱,降低可燃物的著火點
B.CO2覆蓋在可燃物表面,隔絕空氣
C.CO2不能燃燒,也不能支持燃燒
D.滅火時不會留下任何痕跡,也不會使物體損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6屆江蘇省鹽城市九年級上學期期末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是小強同學設計的“家庭小實驗”方案,其中不可行的是
A.用食品級的小蘇打和檸檬酸等可自制汽水
B.將鉛筆芯粉末放入鎖芯,使鎖開啟更靈活
C.用淬火后的鋼針制釣魚鉤
D.用肥皂水檢驗軟水和硬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6屆江蘇省鹽城市九年級上學期期末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往如圖所示的燒杯中加入一種物質(zhì),攪拌后,發(fā)現(xiàn)塑料片滑落.加入的物質(zhì)不可能是
A.濃硫酸 B.生石灰 C.硝酸銨 D.氫氧化鈉固體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quán)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