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習題
 0  157230  157238  157244  157248  157254  157256  157260  157266  157268  157274  157280  157284  157286  157290  157296  157298  157304  157308  157310  157314  157316  157320  157322  157324  157325  157326  157328  157329  157330  157332  157334  157338  157340  157344  157346  157350  157356  157358  157364  157368  157370  157374  157380  157386  157388  157394  157398  157400  157406  157410  157416  157424  211419 

科目: 來源: 題型:解答題

3.請結合如圖1回答問題:

(1)標號①②的儀器名稱:①鐵架臺,②長頸漏斗.
(2)實驗室選用A、D裝置制取O2,其反應方程式為2KClO3$\frac{\underline{MnO_2}}{△}$2KCl+3O2↑;氣體收集完畢時,應先A.(填序號)
A.從水中取出導氣管B.熄滅酒精燈
(3)實驗室可用(NH42SO4固體和熟石灰混合加熱制取NH3,應選擇發(fā)生裝置為A(選填序號).
(4)選擇發(fā)生裝置B(選填序號)和收集裝置C可以用于實驗室制取CO2,若將發(fā)生裝置由B改為F,其優(yōu)點是可控制反應的發(fā)生與停止.
(5)工業(yè)常需分離H2、CO2的混合氣體.某同學采用如圖2所示的裝置也能達到分離該混合氣體的目的.操作步驟如下:
①關閉活塞B,打開活塞A,通入混合氣體,可收集到氫氣氣體.
②然后,關閉A,打開B(填操作),又可收集到另一種氣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某興趣小組為了研究露置于空氣中的純凈生灰石(CaO)的變質(zhì)情況,進行了如下實驗:

下列結論正確的是(  )
A.A轉(zhuǎn)化為B過程中鈣元素的質(zhì)量分數(shù)逐漸增大
B.若無濃硫酸,則粉末B中CaO質(zhì)量測定值偏小
C.粉末B中Ca(OH)2質(zhì)量為5.0 g
D.A到B中生石灰的變質(zhì)程度為33.6%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推斷題

1.A-I九種物質(zhì)都是教材中涉及到的物質(zhì),它們相互間的轉(zhuǎn)化關系如圖所示.
請回答下列問題
(1)A物質(zhì)的化學式Cu2(OH)2CO3
(2)D物質(zhì)的顏色是黑色;
(3)②的化學方程式6CO2+6H2O$\frac{\underline{\;\;\;\;\;光\;\;\;\;\;}}{葉綠素}$C6H12O6+6O2;
(4)觀察④實驗現(xiàn)象黑色固體溶解,溶液由無色變?yōu)樗{色;
(5)⑤的化學方程式2NaOH+CuSO4═Cu(OH)2↓+Na2SO4;
(6)⑥反應的用途是檢驗葡萄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20.某興趣小組的同學為了探究化學反應前后反應物與生成物之間的質(zhì)量關系設計了如下三個實驗:

實驗甲:稱量鎂條,在空氣中點燃,待反應結束后,將生成物全部收回再稱量.
實驗乙:將裝有稀鹽酸的小試管放入裝有鋅粒的燒杯中,稱量,然后將鹽酸與鋅粒接觸,過一會再稱量.(化學方程式是:Zn+2HCl=ZnCl2+H2↑)
實驗丙:將裝有氫氧化鈉溶液的試管放入盛有硫酸銅的錐形瓶中,并在錐形瓶口塞上橡皮塞,稱量,然后設法將兩種溶液接觸,過一會再稱量.(化學方程式是:CuSO4+2NaOH=Cu(OH)2↓+Na2SO4
他們得到三次實驗的數(shù)據(jù)如表:
 編號 實驗甲實驗乙 實驗丙 
 反應前/g 4.8 112.6 118.4
 反應后/g 8.0 112.4 118.4
(1)在實驗甲中反應后的質(zhì)量比反應前明顯增加了,請解釋原因:鎂燃燒時,和空氣中的氧氣反應生成了氧化鎂,因此氧化鎂的質(zhì)量大于反應的鎂的質(zhì)量.
(2)由上表中數(shù)據(jù)分析可知實驗甲中參加反應的氧氣質(zhì)量為3.2g,實驗乙中生成氫氣的質(zhì)量為0.2g.
(3)在上述三個實驗中都遵循(填“遵循”或者“不遵循”)質(zhì)量守恒定律,但只有實驗丙正確反映了反應物與生成物之間的總質(zhì)量關系,因此,用實驗來探究化學反應前后反應物與生成物之間的總質(zhì)量關系時,當有氣體參加或生成時,必須在密閉容器中進行.
(4)請從分子、原子的角度解釋反應前后質(zhì)量相等的原因: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總個數(shù)、質(zhì)量都不變.
(5)在化學反應前后,肯定不會變化的是①③④.
①原子的數(shù)目   ②分子的數(shù)目  ③元素的種類  ④物質(zhì)的質(zhì)量總和  ⑤物質(zhì)的種類   ⑥物質(zhì)的體積   ⑦物質(zhì)的狀態(tài)
(6)質(zhì)量守恒定律這條結論的獲得對化學研究的重大意義在于可以定量進行化學反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9.從分子、原子的角度認識化學反應是化學研究的基本方法.如圖是某密閉容器中物質(zhì)變化過程的微觀示意圖(“●”表示氧原子,“○”表示氫原子):

請回答:
(1)氫氣在空氣中點燃的現(xiàn)象產(chǎn)生淡藍色火焰,放出大量的熱量,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2H2+O2$\frac{\underline{\;點燃\;}}{\;}$2H2O.
(2)變化Ⅰ的過程中的最小粒子是氫原子、氧原子(填粒子名稱);
(3)下列關于變化Ⅱ的說法中,正確的是AC(填寫序號):
A.分子的化學性質(zhì)沒有改變   B.分子變小了
C.分子間的距離變小了    D.分子的種類發(fā)生了改變
(4)從變化Ⅱ的微觀過程可分析出,該變化過程的一條宏觀信息是沒有新物質(zhì)產(chǎn)生(或發(fā)生物理變化);
(5)已知“●”的相對原子質(zhì)量是“○”的m倍,則參加反應的○○和●●的質(zhì)量比為2: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計算題

18.純凈物A是一種氣體燃料.在一定條件下,將一定質(zhì)量的A與40gB按圖所示充分反應,當B完全反應時,生成33gC和18gD.

(1)參加反應的A物質(zhì)的質(zhì)量是11g;
(2)已知A的相對分子質(zhì)量為44,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C3H8+5O2$\stackrel{一定條件}{=}$3CO2+4H2O;
(3)該反應中A、B、C、B微粒的個數(shù)比為1:5:3:4.
(4)該反應中A、B、C、B微粒的質(zhì)量比為11:40:33:18.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7.如圖是對20℃一定質(zhì)量的甲的溶液進行恒溫蒸發(fā)結晶的實驗過程,下列說法正確是( 。
A.蒸發(fā)前原溶液是飽和溶液B.甲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減小
C.n的數(shù)值是11D.20℃時甲的溶解度是6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6.向一定質(zhì)量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Zn,溶液質(zhì)量與加入Zn的質(zhì)量關系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取a點溶液,滴加稀鹽酸,產(chǎn)生白色沉淀
B.圖標上b~c段質(zhì)量增加的原因是Zn與Cu(NO32溶液反應
C.b點時溶液中金屬離子有Zn2+、Cu2+,金屬單質(zhì)有Zn、Cu、Ag
D.c點和d點溶質(zhì)種類相同,金屬單質(zhì)種類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5.用化學方程式表示下列反應原理
(1)用石灰水檢驗CO2氣體
(2)用磁鐵礦石(含F(xiàn)e3O4)煉鐵
(3)用稀鹽酸除鐵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4.請從H、C、O、N、Na、K六種元素中選擇合適的元素,寫出符合下列要求的化學式或化學方程式:
(1)常用作復合肥料的鹽KNO3
(2)用于人工降雨的氧化物CO2
(3)通過高粱、玉米發(fā)酵、蒸餾得到的燃料燃燒的化學方程式C2H5OH+3O2$\frac{\underline{\;點燃\;}}{\;}$2CO2+3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