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習題
 0  164296  164304  164310  164314  164320  164322  164326  164332  164334  164340  164346  164350  164352  164356  164362  164364  164370  164374  164376  164380  164382  164386  164388  164390  164391  164392  164394  164395  164396  164398  164400  164404  164406  164410  164412  164416  164422  164424  164430  164434  164436  164440  164446  164452  164454  164460  164464  164466  164472  164476  164482  164490  211419 

科目: 來源: 題型:選擇題

5.下列所貼的警示標識與存放的物質$\underset{不}{•}\underset{相}{•}\underset{符}{•}$的是( 。
A.
乙醇
B.
一氧化碳
C.
濃硫酸
D.
氫氧化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選擇題

4.下列過程是通過物理變化獲得能量的是(  )
A.水力發(fā)電B.煤燃燒發(fā)電
C.炸藥爆炸開山修路D.汽油燃燒驅動汽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解答題

3.NaOH、Na2CO3、NaCl在不同溶劑中的溶解度如下表所示.
表1  NaOH、Na2CO3、NaCl分別在水中的溶解度(S/g)
t/℃NaOHNa2CO3NaCl
0427.135.7
105112.235.8
2010921.836.0
3011939.736.3
表2  常溫下,NaOH、Na2CO3、NaCl分別在乙醇中的溶解度(S/g)
NaOHNa2CO3NaCl
17.3<0.010.1
根據(jù)表1和表2提供的數(shù)據(jù)回答下列問題:
(1)NaOH在水中的溶解度隨溫度升高而增大(填“增大”或“減小”)
(2)20℃時,飽和食鹽水中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為26.5%(計算結果精確到0.1%);
(3)為證明CO2能與NaOH發(fā)生反應,小明同學將CO2通入飽和NaOH的乙醇溶液中.請推測該實驗可觀察到的現(xiàn)象溶液變渾濁,推測依據(jù)是碳酸鈉在乙醇中的溶解度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下列實驗操作和分析都正確的是( 。
操  作分  析
A用帶火星的木條伸入集氣瓶底部來檢驗CO2是否收集滿因為CO2的密度比空氣大
B取一小塊乒乓球碎片和濾紙碎片,分別用坩堝鉗夾住放在酒精燈火焰上加熱目的是證明這兩種可燃物的著火點不同
C蒸發(fā)操作時,要用玻璃棒不斷攪拌目的是為了加快水的蒸發(fā)
D木炭還原氧化銅時,加熱用的酒精燈可加網(wǎng)罩,最好使用酒精噴燈網(wǎng)罩的作用是使火焰集中并提高溫度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氯化鈉還是一種重要的化工原料.如:
①2NaCl(熔融)$\frac{\underline{\;通電\;}}{\;}$2Na+Cl2↑ ②2NaCl+2H2O$\frac{\underline{\;通電\;}}{\;}$2X+H2↑+Cl2
(1)②中X的化學式為NaOH,氯化鈉與金屬鈉中都含有鈉元素,從微觀角度分析兩處鈉元素的不同之處在于氯化鈉中的鈉元素是以鈉離子存在,而金屬鈉中的鈉元素是以鈉原子存在.
(2)通過上述①②兩個反應還能得出的結論是電解氯化鈉時有水存在會影響生成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9.如圖是初中化學實驗室常見氣體的制取裝置:

(1)實驗室制取氧氣的原理之一是2KMnO4$\frac{\underline{\;\;△\;\;}}{\;}$K2MnO4+MnO2+O2↑(用化學方程式表示),此原理對應的發(fā)生裝置是A(填序號〕.用D裝置收集氧氣,驗滿的方法是用帶火星的木條放在集氣瓶口,如果復燃,則證明已滿;
(2)收集二氧化碳應選擇的裝置為D(填序號).理由是二氧化碳的密度大于空氣且易溶于水,欲收集一瓶干燥的二氧化碳,還需選用E裝置,則E中應裝入的藥品是濃硫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8.圖中A、B、C、D、E是初中化學常見的五種不同類別的物質. E是導致溫室效應的一種氣體,圖中“-”表示相連物質能發(fā)生化學反應,“→”表示兩種物質間的轉化關系(部分反應物、生成物及反應條件省略).
(1)寫出物質E的一種用途滅火等;
(2)物質C與E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CO2+2NaOH=Na2CO3+H2O(合理即可);
(3)寫出圖中一個屬于中和反應的化學方程式2NaOH+H2SO4═Na2SO4+2H2O(合理即可).
(4)A與B反應的微觀實質是2H++Fe=Fe2++H2↑(合理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7.如圖分別是水蒸氣液化,水通電分解和氫氣在氯氣中燃燒的微觀變化示意圖.請回答下列問題:

(1)圖②表示的化學方程式為2H2O$\frac{\underline{\;通電\;}}{\;}$2H2↑+O2↑;
(2)從微觀角度解釋圖①、圖②的本質區(qū)別是①中水分子本身沒有改變,只是分子間隔變小,發(fā)生了物理變化;②水分子變?yōu)闅浞肿雍脱醴肿,發(fā)生了化學變化;
(3)由圖②、圖③可得到:化學變化中一定不變的粒子是原子,可能發(fā)生改變的分子的數(shù)目;
(4)由圖③還能獲得的一條信息是化合反應(合理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6.如圖是甲、乙兩種固體物質的溶解度曲線.
(1)由圖可獲得的一條信息是t1℃時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
(2)若乙中混有少量甲,提純乙的方法是蒸發(fā)結晶.
(3)t2℃時,將不飽和的甲溶液,轉化成該溫度下的飽和溶液的一種方法是加入溶質.變化過程中,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增大(選填“增大”、“減小”或“不變”).
(4)將等質量的甲、乙兩種物質的溶液由t2℃降溫至t1℃時,析出晶體的質量C(選序號).
A.甲>乙      B.甲<乙    C.無法確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5.某初中化學社團--“拉瓦錫實驗室”的活動豐富多彩.下面是他們以“化學與社會發(fā)展”為主題的兩次活動記錄:
活動1:在觀看了“西氣東輸”與“石油分餾”等視頻后.通過小組討論,同學們認識到:
①煤、石油、天然氣是人類社會重要的自然資源.天然氣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完全燃燒的化學方程式是CH4+2O2$\frac{\underline{\;點燃\;}}{\;}$CO2+2H2O.
②現(xiàn)在化石燃料等不可再生能源面臨枯竭,化石燃料對環(huán)境的影響也不容忽視.所以,開發(fā)和利用風能、太陽能等新能源成為越來越迫切的要求.
③人們將化石燃料通過化學工藝可以制造和合成價值更高的藥物、化學纖維、塑料和合成橡膠等.其中,塑料屬于合成材料.隨意丟棄會造成“白色污染”.
活動2:同學們展示了各自收集到的關于“化學物質與健康”的相關資料及一些常見食品,如:高鈣牛奶、加碘食鹽等.并針對“化學制品對人體有益還是有害”展開了激烈的辯論,從而認識到鈣、鐵、鋅等元素對人體健康有重要作用,如缺鐵元素會引起缺鐵性貧血,缺鈣元素會引起骨質疏松;還認識到一氧化碳、甲醛等物質對人體健康的危害.通過這樣的社團活動,大家形成了“保護自然,關愛生命”的共識.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