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習題
 0  31624  31632  31638  31642  31648  31650  31654  31660  31662  31668  31674  31678  31680  31684  31690  31692  31698  31702  31704  31708  31710  31714  31716  31718  31719  31720  31722  31723  31724  31726  31728  31732  31734  31738  31740  31744  31750  31752  31758  31762  31764  31768  31774  31780  31782  31788  31792  31794  31800  31804  31810  31818  211419 

科目: 來源: 題型:

(2010?上海)在研究酸和堿的化學性質時,某小組同學想證明:稀H2SO4與NaOH溶液混合后,雖然仍為無色溶液,但確實發(fā)生了化學反應.請與他們一起完成實驗方案的設計、實施和評價.
(1)方案一:測定稀H2SO4與NaOH溶液混合前后的pH(20℃).
測定某NaOH溶液的pH,pH
大于
大于
7(選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將一定量的稀H2SO4加入該NaOH溶液中,混合均勻后測定其pH,pH 小于7.
結論:稀H2SO4與NaOH溶液發(fā)生了化學反應,并且
稀H2SO4
稀H2SO4
過量.
(2)方案二:觀察
向滴有酚酞試液的氫氧化鈉溶液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溶液由紅色變?yōu)闊o色
向滴有酚酞試液的氫氧化鈉溶液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溶液由紅色變?yōu)闊o色
.(根據(jù)圖示實驗步驟,概括方案要點)

結論:稀H2SO4與NaOH溶液發(fā)生了化學反應,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2NaOH+H2SO4=Na2SO4+2H2O
2NaOH+H2SO4=Na2SO4+2H2O

(3)上述兩個方案在設計思想上的相同點是
混合前后溶液的酸堿性是否發(fā)生了變化
混合前后溶液的酸堿性是否發(fā)生了變化

(4)為了進一步獲取稀H2SO4與NaOH溶液確實發(fā)生了化學反應的證據(jù),依據(jù)中和反應是
放熱
放熱
(選填“放熱”、“吸熱”或“無熱量變化”)的反應,采用同溫下的稀H2SO4與NaOH溶液進行實驗,整個實驗中至少需要測定溶液溫度
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2010?上海)甲物質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線如圖,a、b、c、d為圖象中的四個點.
①t1℃時,甲物質的溶解度是
30
30
g/100g水.
②t2℃時,25g水中最多能溶解甲物質
15
15
g.
③要使甲物質的飽和溶液成為不飽和溶液,可采用的一種方法是
升溫
升溫

④甲物質的溶液分別處于a、b、c、d四個點時,溶液中甲的質量分
數(shù)大小關系正確的是
(選填下列編號).
Ⅰ.c>d=b>aⅡ.c=d>a=bⅢ.c>a>b=dⅣ.c>a=b>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2010?上海)能反映相關實驗過程中量的變化的圖象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18、能用于實驗室制取H2,并能隨開隨用、隨關隨停的裝置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17、常溫常壓下在實驗室收集NH3(氣體),與選擇收集方法無關的信息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氧元素由化合態(tài)轉化為游離態(tài)的變化是( 。
A、4P+5O2
 點燃 
.
 
2P2O5
B、H2+CuO
  △  
.
 
Cu+H2O
C、Fe2O3+6HCl═2FeCl3+3H2O
D、2KClO3
MnO2
.
2KCl+3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4、氯化鈷(CoCl2)試紙常用來檢驗水是否存在,其中鈷(Co)元素的化合價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2、常見的四種金屬中活動性最強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精英家教網(wǎng)為測定某未知濃度的氫氧化鋇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shù),取某稀硫酸溶液20g,逐滴加入氫氧化鋇溶液30g,同時用pH計測定并記錄反應過程中混合溶液pH變化情況(如圖所示).過濾后得濾液47.67g.請你通過計算,求出氫氧化鋇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shù).可能用到的相對原子質量:H-1  O-16  S-32  Ba-137.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2011?威海)化學與環(huán)境保護--探究酸雨的腐蝕性:
我國道教發(fā)源地山東威海圣經(jīng)山摩崖石刻,為國內罕見的大型道教石刻,可稱為瑰寶.圣經(jīng)山摩崖石刻的材質是大理石,主要成分是碳酸鈣,現(xiàn)在字跡已模糊不清.摩崖石刻被腐蝕,是否是酸雨所致?試回答下列問題:
(1)酸雨的成因:即使大氣沒有受到污染,正常的雨水或河水也呈微弱酸性(pH在5.6~7之間),原因是
雨水從空氣中吸收了二氧化碳,生成碳酸,碳酸呈弱酸性
雨水從空氣中吸收了二氧化碳,生成碳酸,碳酸呈弱酸性
.酸雨的酸性比正常雨水強,是因為雨水吸收了被污染的大氣中的
二氧化硫和氮的氧化物
二氧化硫和氮的氧化物
等有害氣體.大氣中這些有害氣體主要來自于
化石燃料的燃燒
化石燃料的燃燒

(2)定量實驗探究:
查閱資料及定性實驗表明:①醋酸和酸雨的酸性程度差不多,pH在5.6~3之間;②酸雨(醋酸)確實能加重大理石腐蝕的程度.③定性實驗顯示:將大理石放入pH=3的醋酸溶液中,短時間內幾乎看不出有氣泡產生.
現(xiàn)提供下列儀器和試劑:
儀器:燒杯、托盤天平、鑷子、量筒、膠頭滴管.
藥品:pH=6.5的普通雨水、pH=3醋酸溶液、大理石薄片.
請你設計一個“定量實驗方案”,證明摩崖石刻被腐蝕,主要與酸雨有關,與普通雨水無關.
實驗內容及步驟應得到的實驗結果
  
(3)下列與保護摩崖石刻有關的說法中,你同意的是
A、B、C、E
A、B、C、E

A.了解哪種人類活動最容易引起酸雨
B.引起酸雨原因的結論應建立在科學研究的基礎上
C.保護摩崖石刻要建立在有關損壞原因的科學證據(jù)的基礎上
D.要從根本上預防酸雨的危害,應禁止工廠和汽車排放氣體
E.要減少酸雨的危害,應研究和推廣減少有害氣體排放的技術
F.要從根本上保護摩崖石刻,主要應研究修復被酸雨損傷的摩崖石刻的方法與技術.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