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習題
 0  32719  32727  32733  32737  32743  32745  32749  32755  32757  32763  32769  32773  32775  32779  32785  32787  32793  32797  32799  32803  32805  32809  32811  32813  32814  32815  32817  32818  32819  32821  32823  32827  32829  32833  32835  32839  32845  32847  32853  32857  32859  32863  32869  32875  32877  32883  32887  32889  32895  32899  32905  32913  211419 

科目: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2009?常德)實驗室有一包白色粉末A,經分析由Na2CO3、NaHCO3、CaCO3中的兩種組成.小明為確定其成分進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假設】白色粉末A的成分可能是
假設1:Na2CO3和NaHCO3;
假設2:
Na2CO3和CaCO3
Na2CO3和CaCO3
;
假設3:
NaHCO3和CaCO3
NaHCO3和CaCO3

【查閱資料】小明收集了以下一些可能用到的相關資料
【資料1】碳酸鈉、碳酸氫鈉易溶于水,向碳酸鈉溶液中滴加酚酞試液溶液顯紅色,向碳酸氫鈉溶液中滴加酚酞試液溶液顯淺紅色.
【資料2】碳酸氫鈉能與堿溶液反應.如NaOH+NaHCO3=Na2CO3+H2O
【資料3】部分酸、堿、鹽的溶解性表(20℃)
       陰離子
陽離子
OH- Cl- CO32- HCO3-
H+ 溶、揮 溶、揮 溶、揮
Ca2+
Ba2+
說明:“溶”表示那種物質可溶于水,“不”表示不溶于水,“微”表示微溶于水,“揮”表示揮發(fā)性
【實驗設計】小明依據查閱的有關資料設計了如下實驗方案,請完成下面的表格.
實驗步驟 實驗操作 實驗中可能出現的現象 相應結論
向A的試樣中加入足量的水 ①A的試樣全部溶解 A是
Na2CO3和NaHCO3
Na2CO3和NaHCO3
②A的試樣部分溶解 A是
Na2CO3和CaCO3或NaHCO3和CaCO3
Na2CO3和CaCO3或NaHCO3和CaCO3
若A的試樣部分溶解則向其濾液中加入
酚酞試液
酚酞試液
溶液顯紅色
溶液顯紅色
A是
Na2CO3和CaCO3
Na2CO3和CaCO3
溶液顯淺紅色
溶液顯淺紅色
A是
NaHCO3和CaCO3
NaHCO3和CaCO3
【實驗結論】小明通過實施上述實驗方案最終確定了A的成分.
【評價反思】實驗結束后,小明反思認為在“實驗步驟二”中還有其它方法也可確定出A的成分,該方法可能是
向濾液中加入CaCl2(或其它可溶性鈣鹽、鋇鹽)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則A是Na2CO3和CaCO3,無明顯現象則A是NaHCO3和CaCO3;(或取部分A的試樣加熱能產生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氣體,則A是NaHCO3和CaCO3,否則A是Na2CO3和CaCO3
向濾液中加入CaCl2(或其它可溶性鈣鹽、鋇鹽)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則A是Na2CO3和CaCO3,無明顯現象則A是NaHCO3和CaCO3;(或取部分A的試樣加熱能產生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氣體,則A是NaHCO3和CaCO3,否則A是Na2CO3和CaC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2010?常德)兩瓶無色溶液分別是食鹽水和稀鹽酸,試寫出三種鑒別方法.(不要求寫出操作過程和實驗現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用汽油或加了洗滌劑的水都能除去衣服上的油污,兩者的去污原理是否相同?試用學過的知識解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2011?常德)現有一CuO樣品,加入適量稀硫酸,攪拌,使其充分反應,發(fā)現人有少量粉末沒有溶解,此時溶解的顏色為
藍色
藍色
色;所發(fā)生反應后的混合物過濾,在濾液中逐滴滴入NaOH溶液至不再產生沉淀為止,此時溶液呈
中性
中性
(填“酸性”、“堿性”或“中性”),若向其中滴入幾滴酚酞試液,溶液顯
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A、B、C是初中化學中已學過的物質,它們之間有如圖的轉化關系,請推斷:
(1)填化學式:A
Fe
Fe
,B
H2
H2

(2)A和稀硫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Fe+H2SO4 ═FeSO4+H2
Fe+H2SO4 ═FeSO4+H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氫氧化鈉固體如果擱置于空氣中,長時間后,滴入足量鹽酸會有氣泡產生,所以氫氧化鈉固體要密封保存.試寫出上述有關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2NaOH+CO2═Na2CO3+H2O
2NaOH+CO2═Na2CO3+H2O
;
Na2CO3+2HCl═2NaCl+H2O+CO2
Na2CO3+2HCl═2NaCl+H2O+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2010?常德)如圖(甲)是A、B、C三種固體物質的溶解度曲線

回答下列問題:
(1)t1℃時,A、B、C三種物質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順序為
C>B>A
C>B>A
;
(2)曲線上的P點表示的意義為
在t2℃時,A和C的溶解度相等
在t2℃時,A和C的溶解度相等

(3)t2℃時,在50g水中加入20g A物質充分溶解,所得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為
16.7%
16.7%

(4)如上圖(乙)所示,往常溫下的蒸餾水中慢慢加入濃硫酸,結果發(fā)現試管內的溶液中出現晶體.則X應該是A、B、C三種物質中的
C
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把50克 98%的濃H2SO4配制成20%的稀H2SO4,需要加水
195
195
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商代的司母戊方鼎標志著我國在3000多年前青器鑄造已達到一個較高的水平.西漢時期,我國首開“濕法煉銅”之先河,西漢劉安所著的《淮南萬畢術》中已有“曾青(硫酸銅溶液)得鐵則化為銅”的記載.試回答下列問題;“濕法煉銅”的原理可用一個化學方程式表示為:
Fe+CuSO4=FeSO4+Cu
Fe+CuSO4=FeSO4+Cu
;該反應屬于
置換
置換
反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寫出煉鐵過程中赤鐵礦石被還原為鐵的化學方程式:
3CO+Fe2O3
 高溫 
.
 
2Fe+3CO2
3CO+Fe2O3
 高溫 
.
 
2Fe+3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