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蝗蟲的呼吸是由什么結構完成?( )
A.由口呼吸
B.由尾部呼吸
C.由身體內的氣管呼吸
D.由內鰓協(xié)助呼吸

【答案】C
【解析】蝗蟲屬于節(jié)肢動物,身體分部,軀體、足和觸角均分節(jié),體表具有外骨骼;认x是通過氣管與外界進行氣體交換,氣門只是氣體進出的一個門戶,所以蝗蟲的呼吸器官是氣管。

故答案為:C

昆蟲的主要特征:體表具有外骨骼,包裹在體表外,保護和防止水分蒸發(fā),具有蛻皮現(xiàn)象;氣門是氣體出入蝗蟲身體的門戶;身體分為頭、胸、腹三部分,有1對觸角、3對足,一般有2對翅.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將大米播到地里,長不出幼苗,原因是( )
A.胚被破壞
B.除掉了種皮
C.胚乳被損傷
D.除去了谷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紅細胞并排時,不能通過下列哪個管道( )
A.動脈
B.靜脈
C.毛細血管
D.毛細淋巴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形成尿液的器官是( 。
A.腎臟
B.輸尿管
C.膀胱
D.尿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為桔的果實和種子形成過程,以及種子萌發(fā)、幼苗生長過程的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

(1)①是由種子的_____發(fā)育而來,幼苗吸水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_____

(2)桔開花后,成熟的花粉從[____]_____中散放出來,要結出果實必須經(jīng)過__________兩個過程。

(3)E由D圖中的④發(fā)育而來,E在植物體結構層次上屬于_____。

(4)在圖C中,桔樹的莖能逐年加粗,主要原因是_____

(5)在圖B中,②表示根尖的結構,用顯微鏡觀察根尖臨時裝片時,發(fā)現(xiàn)視野中的細胞很小、排列緊密,有的細胞正在進行細胞分裂,由此他判斷所觀察到的細胞屬于根尖_____部位的細胞。

(6)從E可判斷桔屬于______(填“裸子植物”或“被子植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科學探究式學習是研究生物學的重要方法。甲圖中的A、BC是綠色植物在白天進行的三種生理活動;乙圖是某生物興趣小組的同學為研究植物的生命活動設計的實驗裝置(注:氫氧化鈉溶液可以吸收二氧化碳);丙圖是對葉片進行脫色的裝置。請據(jù)圖回答問題:

1)植物吸收的水份絕大部分通過圖甲中的_____過程散失到環(huán)境中,參與了生物圈的_____,同時也拉動了水與_____在植物體內的運輸。

2)把乙圖中的兩個裝置放在黑暗處一晝夜,然后移到光下照射幾小時后,裝置_____內的氧氣含量比較高。這是因為該植物進行了甲圖中的_____(填字母)生理活動。

3)從乙圖的兩個裝置中各剪去一片綠葉,分別置于丙圖裝置中進行脫色處理,圖中標號_____代表酒精,在脫色后的葉片上滴加碘液,裝置_____內的葉片會變藍。

4)如果將乙圖裝置二中的清水換成澄清的石灰水,要使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裝置二必須放在_____環(huán)境中。

5)該生物興趣小組還發(fā)現(xiàn)溫度與植物生長有密切關系。為探究這一問題,該小組將植物放在特定的實驗裝置中,實驗結果如表所示(mg/h表示毫克/小時)

溫度(℃)

5

10

15

20

25

30

35

光照下吸收二氧化碳(mg/h

1.00

1.75

2.50

3.25

3.75

3.50

3.00

黑暗下釋放二氧化碳(mg/h

0.50

0.75

1.00

1.50

2.25

3.00

3.50

根據(jù)表中數(shù)據(jù)可知,如果連續(xù)12小時光照,再連續(xù)12小時黑暗,則溫度控制在_____℃時,植物積累的有機物最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不具有社會行為的昆蟲是( )
A.蜜蜂
B.蝗蟲
C.螞蟻
D.白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一個細胞經(jīng)過一次分裂后形成兩個新細胞,那么經(jīng)過5次分裂后細胞的數(shù)目是( )
A.5
B.10
C.16
D.3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美國及挪威的三位科學家因發(fā)現(xiàn)了“大腦中的GPS”﹣﹣組成大腦定位系統(tǒng)的細胞,而獲得2014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yī)學獎,這些具有特殊功能的細胞被稱為網(wǎng)格細胞,它們構成人體四大基本組織中的( )
A.神經(jīng)組織
B.上皮組織
C.肌肉組織
D.結締組織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